摘要:“于震又翻车?”——看到热搜那一刻,脑子里蹦出的不是惊讶,是“果然”。
“于震又翻车?”——看到热搜那一刻,脑子里蹦出的不是惊讶,是“果然”。
一个把“硬汉”焊死在脸上的演员,直播里却对着镜头喊“全网最低价”,下一秒被网友扒出同款贵出三十块。
屏幕里那张曾经演过无数英雄的脸,突然就变得滑稽。
其实翻车早有伏笔。
第一段婚姻闹得满城风雨,前妻一句“他动手”就足够把路人缘砸个稀碎。
后来娶了小13岁的辛月,大家以为他收心了,结果直播间里还是那股急吼吼的劲儿——选品不查、话术夸张,连“假一赔命”都敢喊。
观众不是傻子,一次两次,信任就像旧胶带,粘不回去了。
挺唏嘘的。
他小时候家里穷到揭不开锅,辍学打工,好不容易挤进中戏,跑了八年龙套才等到抗战剧的红利。
那些年在横店啃冷盒饭、冬天穿单衣拍爆破戏,是真苦过来的。
可苦过的人都知道,钱来得越快,人越容易飘。
直播带货像一台放大器,把“急”和“贪”照得清清楚楚。
好在还有戏。
新剧《生万物》里,他演的反派不再吼,而是蔫坏,一个眼神就把人摁进冰水里。
弹幕飘过“演技救场”,说明观众分得清角色和真人。
戏保住了饭碗,也给他留了一条回头路。
说到底,明星也是打工人,只不过舞台大,摔得响。
于震这一跤摔得值——提醒所有人:再大的腕儿,只要敢把观众当韭菜,镰刀迟早砍自己脚上。
来源:梦幻天空一点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