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 月 18 日晚,快手主播辛巴在直播中表示,“跟大家做个告别,从今天开始辛巴再无能力承载直播这份工作,今天正式宣布退出直播行业。”此前,辛巴曾多次宣布退网,但其后又多次复出。不过,据知情人士消息,此次辛巴 因健康问题 是 “真的要退了”。
头部主播辛巴退网引发全网关注。
8 月 18 日晚,快手主播辛巴在直播中表示,“跟大家做个告别,从今天开始辛巴再无能力承载直播这份工作,今天正式宣布退出直播行业。”此前,辛巴曾多次宣布退网,但其后又多次复出。不过,据知情人士消息,此次辛巴 因健康问题 是 “真的要退了”。
今年以来,辛巴团队多次因带货产品质量问题引发舆论关注。此前,辛巴创办的辛选集团旗下 “棉密码”卫生巾因被检出超高含量硫脲引发质疑。据新京报报道,多位消费者称疑似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关联病症。 3 月 15 日,“辛巴带货牛排被指质量问题”登上微博热搜。有消费者投诉称,其推广的“仓野农夫牛排”疑似为合成肉,部分产品含未标识食品添加剂,且维权困难。
2024 年底,辛巴团队带货的某品牌调制乳粉因夸大功效被举报。 2020 年,其旗下主播销售的“茗挚碗装风味即食燕窝”被曝主要成分为糖水,辛巴公开道歉并承诺赔付 6198 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人主播正在崛起。 京东 618 期间, 1.7 万个数字人直播间昼夜不停地推销商品,它们成本不到真人主播的十分之一,却创造了超 140 亿元的 GMV ,一场直播电商的革命正在悄然发生。这些数字人主播成本仅为真人的 1/10 ,却能 7 × 24 小时不间断工作,提升直播间转化率 30% 。
直播带货行业要变天了吗?
1
真人主播退场,AI主播上岗
数字人直播带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电商领域。据行业预测, 2025 年 AI 无人直播市场规模将突破 3000 亿元,占直播电商总份额的 40% 以上。
京东在 2024 年春节试水数字人直播,言犀数字人春节期间累计带货 GMV 超 4000 万元,每天成本不到 100 元,最快两小时开播,且可以 24 小时不间断直播。
到今年 618 ,数字人直播已经实现“高商业可用”,让商家“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数字人直播成本仅为真人 1/10 ,可以 7*24 小时全天开播,提升直播间转化率 30% ,直播表现超过 80% 真人主播。
值得强调的是, 传统直播模式面临多重困境。头部主播的带货数据明显下滑成为行业焦点。
飞瓜数据显示, 2025 年上半年,与辉同行直播间日均观看人次为 1504 万,较 2024 年同期下降 45% 。李佳琦在今年 618 的带货 GMV 约为 25 亿元,对比 2024 年和 2023 年的 26.75 亿元和 49.77 亿元,整体呈下滑趋势。
人力成本高企是传统直播的首要痛点。一个头部主播的年薪可达千万,即便是腰部主播,月薪也普遍在 3-10 万。主播的“不可控性”更是摧毁商家利润——主播跳槽会带走粉丝和流量,状态波动导致转化率天差地别。
流量成本飙升同样让商家不堪重负。 2025 年单个获客成本已突破 15 元,是 2020 年的 3 倍,一旦停止投放广告,直播间流量立刻“凉凉”。
监管风暴也在洗牌直播行业。 2025 年,直播电商进入“强监管时代”,虚假宣传罚款起步 50 万,最高可达营收的 5 倍,税务稽查覆盖全链条。
2
数字人直播不再是“机械念稿”
2025 年的 AI 主播早已突破“机械念稿”的初级阶段,进化出三大“超能力”。
情感交互能力让 AI 能实时感知观众情绪。当检测到观众犹豫时,系统会自动触发“限时立减 30 元”话术;当观众愤怒时,立即切换温柔语气安抚。
多模态互动支持语音、文字、手势、表情全维度交互。 AI 主播能根据商品特性生成专属动作——卖口红时模拟试色效果;卖家具时 360 度旋转展示细节。 此外 跨语言带货能力内置 NLP 翻译引擎,可无缝切换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20 种语言,帮助商家一键开拓全球市场。
京东推出的 “高定数字人”突破了以往数字人能力上限,成为很多大品牌直播间的“ C 位主播”,不再像过去只是帮真人直播“补时长”和值夜班。
数字人直播在降低成本方面表现惊人。 据行业研报显示, 对比真人主播 平均 月薪 3 万加运营团队 2 万共计 5 万 / 月的成本, AI 主播系统月费仅 5000 元且 0 人力成本,使总成本直降 90% 。
智能场景工厂还进一步降低了直播间的搭建成本。传统直播间单次搭建需 2-5 万元且无法复用,而 AI 场景可无限次使用,将单场直播成本从 5000 元降至 50 元。
有报道显示, 某美妆商家借助数字人主播实现 “ 7 × 24 小时”直播后,夜间时段 GMV 占比从 12% 提升至 35% ,人力成本却降低 80% 。
京东 618 期间,数字人直播带动平台整体转化率提升 30% ,累计带动 GMV 超 140 亿元。这些数字人主播的成本仅为真人 1/10 ,但直播表现超过 80% 真人主播。
3
AI直播重塑电商格局
虚拟人技术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据行业研究机构预测,到 2025 年,全球虚拟人技术市场规模将突破 481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65% 。
技术突破是虚拟人爆发的根源。高精度 3D 扫描与神经辐射场( NeRF )技术将建模效率提升 10 倍以上,成本降低至传统方法的 1/5 。
基于扩散模型的语音合成与动作捕捉系统,实现了唇形同步误差小于 3 毫秒的实时交互。大语言模型的接入则赋予虚拟人理解复杂语境、进行情感化表达的能力。
北京在 2022 年就发布了国内首个数字人产业专项支持政策,提出到 2025 年数字人产业规模突破 500 亿元的目标。
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展。金融领域,虚拟客服已覆盖 85% 的银行基础业务;医疗行业, 3D 虚拟护士在术后康复场景中将患者依从性提升 40% 。
AI 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数字人直播可能只是 AI 电商的第一个切实惊喜,电商从前端、中台、后端,到生产、销售运营的每一个供应链环节, AI 的介入已经初具体量与规模。
2025 年的直播带货,早已不是“拼主播、拼流量”的游戏,而是“拼技术、拼效率”的战争。 AI 无人直播正在批量制造“躺赚”的财富神话——有人用它从负债百万到年入千万,有人用它实现“时间自由 + 财务自由”。
随着 5G-A 、脑机接口等技术的突破,虚拟人或将重新定义“生命”的形态——在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交融中, 新的风口正在到来 。
数字人直播不再需要灯光师调整布光,不需要场控拼命喊 “ 666 ”,甚至不需要主播嘶声力竭地喊“买它!买它!”它们只需一段代码和持续电力,就能 24 小时不间断工作,成本不足百元,却能在春节期间为京东创造超 4000 万元 GMV 。
当刘强东的数字人分身同时在成千上万个直播间卖货,当 头部主播 们的光环逐渐暗淡,我们正见证一个直播电商新时代的来临 ——在这个时代里,永不疲倦的数字生命正在重新定义销售的本质。
来源:科技财经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