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樊振东又被大家聊起来,还是绕不开追星这事,霉霉官宣订婚,国内外音乐圈沸腾,体育这边也没闲着,球迷、网友、吃瓜的,眼光全都跑到小胖身上去了,估计没想到吧,体育圈和娱乐圈,这么容易就又扯一块了。
樊振东又被大家聊起来,还是绕不开追星这事,霉霉官宣订婚,国内外音乐圈沸腾,体育这边也没闲着,球迷、网友、吃瓜的,眼光全都跑到小胖身上去了,估计没想到吧,体育圈和娱乐圈,这么容易就又扯一块了。
说起来小胖,谁不晓得他在乒乓球圈影响力,成绩在那摆着,国家队主力,世界冠军,平时训练、比赛,生活里也跟普通年轻人一样,追个星,晒个歌单,喜欢霉霉也不是一天两天,社媒、采访都讲过,粉丝们调侃他“全球最能打的霉粉”,但这事偏就有人盯着。
去年三月去新加坡比赛,正好赶上霉霉开演唱会,小胖抽空去听了,现场视频被发出来,一下子全网传开,有人觉得挺有趣,也有人开始嘀咕,说什么“打球不专心”“训练不用心”“输球怪看演唱会”这些声音,社交平台上能刷一整天。
小胖比赛输了,林诗栋赢了,正常的比赛结果,就是被人拿来无限放大,话题就变成了“是不是追星耽误了状态”“是不是飘了”,有人说运动员应该全身心扑在训练和比赛上,哪有时间追星啊,评论区一大堆,正反观点吵半天。
但小胖没躲,直接回应,视频是被意外传出来的,自己看演唱会那天训练任务都完成了,赛场上拼尽全力,赛场外也有自己的爱好,霉霉的音乐能带给他治愈和信心,这种表达很坦诚,也很直接。
其实有点意思,越是顶尖运动员,越容易被放在放大镜下,粉丝、网友、媒体,关注的点已经不只是成绩,生活、兴趣、情感,样样都想知道,有人喜欢他真实,也有人说他太“放飞”,但小胖每次面对争议,态度都挺明确,不回避,不掩饰,喜欢什么就分享什么,自己的路自己走。
粉丝有不少也挺理智,开玩笑说“樊振东不是去追星,是去为国争光的顺便追个星”,巴黎大赛那会,球迷P图把他头像贴到霉霉海报上,大家一起玩梗,比赛赢了,霉霉歌单也晒出来,社媒介绍直接写“霉霉粉丝”,这事儿就这么成了话题。
但也确实,争议没断过,尤其是国内体育圈这几年,饭圈氛围越来越重,运动员成绩被“饭圈”包装,生活被过度关注,网上各种讨论、质疑、谩骂,压力特别大,小胖、王楚钦、陈梦这些主力,谁没被骂过?有成绩的时候都是“好样的”,一旦输球,私生活、训练态度全被翻出来说,动不动就上热搜。
樊振东这次追星风波,背后其实是体育圈和娱乐圈边界越来越模糊,饭圈文化渗透进来,运动员也变得“明星化”,这带来的关注度和商业机会,但也有副作用,隐私被侵犯,生活被议论,情绪压力大。
小胖换了新俱乐部,德甲联赛,外媒报道、国内球迷讨论,俱乐部还专门为他开了加盟发布会,待遇很高,队友采访也夸他“有趣又顶”,这些都是认可,也能看出他的人气和号召力。
俱乐部还特地说要保护他隐私,比赛期间住址保密,避免极端粉丝闯酒店这种事再发生,外界压力大,身边人更注意这些细节,说明小胖现在得到的尊重和重视,比以前多了不少。
生活上,他依旧会追喜欢的明星,分享喜欢的音乐,比赛上依然拼尽全力,这就是他最真实的状态,网友、粉丝其实都看得到,喜欢他的人关注的是人品和性格,不只是成绩。
运动员其实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兴趣和选择,没人有权力干涉,粉丝能做的,就是支持他、理解他,别动不动就站到道德高点去审视,压力留给自己,空间留给别人。
现在霉霉订婚,热搜又见小胖,体育和娱乐的界限再一次被打破,大家还在讨论“运动员能不能追星”“能不能有生活”,但小胖用行动在回答,顶尖选手也能活得精彩,也能有属于自己的热爱和放松方式。
接下来,德甲联赛要开始,樊振东还会继续出战,粉丝们期待他新环境下的表现,网友继续关注他场上场下的故事,争议可能还会有,但生活还得继续。
体育终归是体育,运动员终归是运动员,成绩和生活其实可以兼得,谁说顶尖选手不能追星?谁说顶级明星不能打球?这些标签和框架,也许该放一放了。
小胖走自己的路,别人说什么,日子还得过,喜欢就去做,支持的人会一直在,争议也会慢慢淡下去,生活本来就是自己的。
来源:卡皮巴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