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毕业的孩子应先学会脚踏实地"——这条疑似郑恺朋友圈的截图在8月中旬疯传时,没人想到会把27岁的苗艺博推上风口浪尖。这个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毕业的姑娘,突然被贴上"吸血姐夫"的标签,甚至被传用郑恺给丈母娘的亲属卡刷了8.2万元买爱马仕包。直到8月26日深夜,她
"刚毕业的孩子应先学会脚踏实地"——这条疑似郑恺朋友圈的截图在8月中旬疯传时,没人想到会把27岁的苗艺博推上风口浪尖。这个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毕业的姑娘,突然被贴上"吸血姐夫"的标签,甚至被传用郑恺给丈母娘的亲属卡刷了8.2万元买爱马仕包。直到8月26日深夜,她在社交平台连发三条视频,这场持续半个月的闹剧才逐渐露出真相。
一、八口之家的"原罪"
事情要从2022年郑恺在综艺里那句"一家八口住在一起"说起。为了照顾三个孩子,苗苗父母从北京搬到上海常住,妹妹苗艺博也在那年暂住过一段时间。可谁能想到,这个原本温馨的家庭画面,却成了网络暴力的导火索。
"你看她拍的跳舞视频,背景都是姐夫家的大别墅!"网友们盯着苗艺博2022年的短视频截图,把她在北京租房的IP地址选择性忽略。直到2023年她晒出北京独居vlog——30平的一居室收拾得井井有条,飘窗上摆着猫咪玩具,练功镜前散落着舞鞋,才让部分网友意识到:这个姑娘早在一年前就搬离了上海。
更讽刺的是,苗艺博在《原罪》里饰演的女警角色即将上线。预告片中她穿着警服擒拿歹徒的片段,被网友调侃"现实中被造谣,戏里抓造谣犯,这波梦幻联动绝了"。可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努力打拼的演员,会因为亲情被泼脏水?
二、8万包的罗生门
8月15日,某营销号突然甩出"上海恒隆广场消费记录",声称苗艺博用丈母娘的亲属卡购买了爱马仕Birkin包和两件首饰。这个漏洞百出的谣言迅速发酵,甚至衍生出"菜摊主爆料苗苗妈妈改用现金买菜"的离奇剧情。
"从小到大买的包没超过8000块。"苗艺博在澄清视频里举起自己的帆布包,"这个才300多,陪我跑了三年组。"她特意展示了手机里的购物记录,从优衣库到ZARA,最贵的单品是2021年买的7999元通勤包。
郑恺工作室的声明则直击要害:"亲属卡交易记录无异常,所谓'停卡'纯属捏造。"值得玩味的是,网传的"郑恺朋友圈"始终没有官方截图流出,甚至有法律人士指出,这类"朋友圈内涵"很可能是有心人伪造的截图。
三、北漂女孩的反击战
这场风波最让人唏嘘的,是苗艺博长达半个月的沉默。她关闭评论区,却在私信里收到上千条辱骂:"吃相太难看""赶紧滚出娱乐圈"。直到8月26日深夜,她才在镜头前哽咽着说出真相:"我在北京跑组时,一天要赶三个试镜,连地铁都舍不得坐。"
更打脸的是,当网友扒出她2023年的银行流水时,发现这个姑娘全年收入不足15万。"就这收入,敢刷8万买包?"有财务博主算了笔账:"就算真刷了,也得连续三个月不吃不喝才能还上。"
四、娱乐圈的照妖镜
这场闹剧撕开了娱乐圈的遮羞布。当郑恺在声明末尾不忘宣传新剧《重影》时,网友们突然意识到:原来辟谣也能成为流量密码。更讽刺的是,早在2023年,苗艺博就参演了姐夫主演的《前任4》,但她坚持用"演员苗艺博"而非"郑恺小姨子"的身份宣传。
"她在《照明商店》里演的哑女,只用眼神就让观众落泪。"一位看过点映的影评人说,"这样的演员,不该被家庭关系定义。"而苗苗在风波中始终保持沉默,或许正是对妹妹最大的支持——毕竟在亲情与舆论的夹缝中,她们比任何人都清楚:真相,永远比流量重要。
五、当亲情成为流量工具
这场闹剧背后,折射出娱乐圈的畸形生态。从"星二代""星嫂"到"星小姨",似乎每个明星亲属都能成为流量密码。可当苗艺博在北京出租屋里啃着泡面背台词时,那些躲在键盘后的造谣者,是否想过自己正在摧毁一个年轻人的梦想?
更值得深思的是,郑恺工作室在声明中强调"已委托律师取证",却迟迟没有公布造谣者信息。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操作,不禁让人怀疑:这究竟是维权,还是另一场舆论博弈?
结语
如今,苗艺博重新打开了评论区,置顶视频里是她在北京舞蹈教室的练功日常。弹幕里既有道歉的声音,也有仍在质疑的留言。但这个27岁的姑娘,早已学会了在流言蜚语中成长——就像她在《原罪》里饰演的女警,面对黑暗时,永远选择用行动证明自己。
当娱乐圈的浮华退去,真正能留下的,从来不是亲属关系的光环,而是一个演员对职业的敬畏。希望这场风波过后,苗艺博能带着这份清醒,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毕竟,比起8万的奢侈品包,一个演员用实力赢得的尊重,才是最珍贵的奢侈品。
来源:梦溪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