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2日,吴京参演的新片《再见坏蛋》上映了,之前他还亲自录宣传片、跑路演帮忙造势,可票房成绩却让人没想到——上映6天累计才26.4万,排片率更是跌到0.1%以下,单日票房最低的时候才2760块,这部电影也成了吴京演戏以来少见的票房“翻车”作品,它主要讲武汉里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请点个关注支持一下,你的鼓励对我很重要。)
8月22日,吴京参演的新片《再见坏蛋》上映了,之前他还亲自录宣传片、跑路演帮忙造势,可票房成绩却让人没想到——上映6天累计才26.4万,排片率更是跌到0.1%以下,单日票房最低的时候才2760块,这部电影也成了吴京演戏以来少见的票房“翻车”作品,它主要讲武汉里份文化背景下的市井温情故事。
这部片子说的是讨债人大武(陈明昊演)和得了脑癌的小朋友豆豆(陈宇喆演),从一开始对着干到后来互相治愈的事儿,吴京在里面客串了一个吹黑管的邻居。虽然主创团队一直说“不刻意卖惨,就想传递点善意”,但暑期档后半段的竞争实在太激烈了,它根本扛不住,同期的《捕风追影》票房都破5亿了,《浪浪山小妖怪》《南京照相馆》这些大片还牢牢占着排片的好位置,有影院经理直白地说:“放十场有九场没几个人看,连空调电费都赚不回来。”
武汉有个影城的工作人员说,这片子上映第一周,黄金时间段的场次只卖出3张票,影厅里空荡荡的,偶尔传来的咳嗽声都特别明显,还有观众看到一半就走了,说“剧情有点假,而且武汉话里掺着京片子,听着特别出戏”。
更让人无奈的是,有观众为了拍屏摄,不管别人劝阻就举着手机,还跟后排观众吵了起来,这种没什么互动的观影体验,和路演时“好多人看哭了”的说法完全不一样。
其实这部片子的困境,也暴露了不少问题,首先是类型没选对,暑期档大家更爱看看特效大片或者故事性强的类型片,小成本的温情片没什么生存空间,之前《无名指》这类电影也票房不好,就能看出来市场规律就是这样;然后是故事本身有争议,虽然豆瓣上有观众说“看着很治愈温暖”,但“患癌小孩加彩票救赎”的剧情被吐槽太老套,角色的转变也没说服力,而且武汉方言和普通话混着用、服装道具也不够精致,这些都让观众没法沉浸进去;
最后是宣传没跟上,除了吴京自己出来站台,电影没什么话题营销,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还不到一千万,跟成龙《捕风追影》靠动作戏和明星效应拉热度比起来,《再见坏蛋》这种“不怎么主动宣传”的做法,根本没法让更多人知道。
导演俞钟也说实话:“我们本来想通过孩子的视角,来表现怎么面对生活里的不容易,可没想到市场接受度这么低。”他还提到,电影里实景搭的“幸福里”街巷,观众扫码就能买里面的东西,演员也提前三个月体验角色找感觉,可这些用心的细节,没能帮票房提上去。吴京在路演的时候说:“电影就像一面镜子,能看到我们心里有没有温度。”不过没直接说票房不好的事儿。
互动话题
这部豆瓣开分7.2、有人说“是被市场错过的好片子”,到底是因为赶上了竞争太激烈的档期,还是电影本身确实有问题呢?现在《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这些大片把暑期档的热度都占了,小成本温情片该怎么找到自己的出路?大家不妨在评论区说说自己的想法。
来源:京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