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5岁的张嘉译,如今拍戏要随身带止疼药,走路腰都直不起来——这是真的,不是八卦。
55岁的张嘉译,如今拍戏要随身带止疼药,走路腰都直不起来——这是真的,不是八卦。
6月有人在西安拍到他拍新剧《主角》,骑着一辆三轮车,头发已经全白,背微微弯着,笑容很淡。
他演了一辈子硬汉,可现实比剧情更考验人。
张嘉译的人生,很少走直线——不是因为他的走路姿势,而是命运在弯曲。
他出生在西安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和文艺圈毫无关系。
17岁那年,北京电影学院来招生,他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去考,没想到真考上了。
长相憨厚,不像流行的小生,连跑龙套的机会都不多。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西安电影制片厂,二十多岁就开始演“孩子他爸”的角色,十年间摔了多少次跟头,全是真摔,没有替身。
那时候年轻,觉得身体扛得住,谁想多年后为此付出这么大代价——强直性脊柱炎,就是在那时落下的病根。
真正的转机来自贵人。
北漂的日子,住地下室、啃馒头、等不到角色,直到遇到投资人杜珺的父亲,一部《澳门儿女》让他搭上了杜珺,也搭上了主角的机会。
婚姻短暂,原因之一是杜珺公开说他靠岳家资源吃软饭,对自尊心极强的他,这是致命的戳伤。
他选择离婚,收拾心情,继续在片场拼命。
2008年,《蜗居》里的宋思明让全国观众记住了他。
那之后,他像开了挂一样,从谍战片《悬崖》到医疗剧《心术》,再到都市、农村、警察题材,奖项一个接一个拿。
2012年,几乎可以算是他的“张嘉译元年”。
但真正站在他背后的,是王海燕——实力派女演员,身价几十亿,却甘当他最坚定的支持者。
两人都离过婚,更懂得如何珍惜对方。
她的从容和底气,让张嘉译的路走得更稳。
可病痛从没真正离开过他。
强直性脊柱炎,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一次发作,腰就像被铁板锁住,疼痛蔓延全身。
外人看他走路晃,觉得是风格,其实是病态。
为了缓解,他每天早晚用热水冲脊柱。
近几年病情加重,站直成了奢侈。
2025年6月,《主角》剧组的人说,他拍戏时口袋里永远有止疼药——只要拍摄空当,他会侧过身在椅子上缓缓伸直腰背,像在和自己的身体谈判。
这病不只困住了他一个人。
周杰伦早在2003年就公开自己患有强直性脊柱炎,二十多年一直在和病魔拉扯,今年的近照里,他也微微驼着背。
还有铁路职工沈发德,在高海拔线路上巡守多年,患上多种慢性病,嗓子疼得说不出话,调离后依旧坚持巡线,四年磨坏六双球鞋。
不同的人,相同的痛。
但医学也在前进。
DelveInsight的《2025年强直性脊柱炎研发管线洞察》显示,全球有二十多家公司在研发新疗法。
去年9月,UCB的BIMZELX®获得美国FDA批准,能同时抑制两种关键细胞因子IL-17A和IL-17F,被认为是治疗上的突破。
只是,这些新药能多快、多广泛地惠及患者,还需要时间。
张嘉译很清楚,自己可能一辈子都要和这种病共处。
2024年他接受采访时说过一句话:“能站着,就好好站;能走,就走一段。”
简单,可背后的含义很沉重。
这几年,他减少了幕前的工作,把精力转去幕后。
有时候在西安街头能看到他,一个人骑三轮,穿着随便,甚至有点邋遢,可眼里有光——那是一个演员对生活的感情,和对健康的渴望。
想想他这些年的路:摔在片场、被嘲讽、熬过地下室的冬天、也捧过沉甸甸的奖杯。
病痛让他弯下了腰,但没让他低下头。
希望等到哪天,他能不用再带止疼药上戏,哪怕那一天,只是安静地走一走,不被疼痛打断。
来源:蓝胖子不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