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敬先是狮吼剧团樊粹庭先生培养的学生,演青衣、花旦兼刀马旦,五十年代初期女演员有武功带打出手的不多,所以她也是很红的。王敬先是回族,出身寒苦,父母早逝,随姑母长大,逃鬼子到西安随狮吼学艺,她性格外向,较开朗。
王敬先是狮吼剧团樊粹庭先生培养的学生,演青衣、花旦兼刀马旦,五十年代初期女演员有武功带打出手的不多,所以她也是很红的。王敬先是回族,出身寒苦,父母早逝,随姑母长大,逃鬼子到西安随狮吼学艺,她性格外向,较开朗。
“丑小鸭”逃荒地学艺 名声大噪西安城
王敬先1933年生于开封,自幼父母双亡,随姑母逃荒至西安。1942年,年仅9岁的她投考由著名戏剧家樊粹庭先生开设的狮吼儿童剧团,因嫌她又瘦又小、又黑又脏,被主考官拒之门外。然而她并没有气馁,在以后的日子里,几乎天天到剧团,又唱又演,终于感动了樊粹庭,将她交给主教武功的韩盛岫先生培养。进入剧团之后,王敬先每次练功都非常刻苦,有次练习倒立,过度劳累的王敬先竟然倒立着睡着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3个月,王敬先就学会了七八出戏。
韩盛岫从京剧移植《红桃山》一剧,让她饰演武旦张月娥,完全按京剧的路数来要求,使她奠定了坚实的武旦基础。该剧公演后,西安的观众都知道“狮吼”出了一个小武旦。
此后,韩盛岫老师开始教她“绝活儿”。
他在樊粹庭专为王敬先编写的《水漫金山寺》、《雷峰塔》、《红珠女》中,为其设计了“打出手”、“跷功”、“耍火旗”、“钢鞭出手”等高难度动作,这些在豫剧舞台上从未出现过的“玩意儿”,让西安的观众大吃一惊。
“七年坐科育星,十年春风化雨”, 14岁的王敬先,名声已经大噪西安城。
1951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袁世海、叶盛章等,在开封看了她主演的《泗洲城》后赞不绝口,说她“是地方戏中很难得的一位全才演员,可与京剧界的关肃霜大师媲美”,誉她为“河南的关肃霜”。
王敬先这个“丑小鸭”终于变成了一只羽翼丰满、靓丽的“鹔鹴鸟”。
精彩演技令古城人倾倒 “汴京三王”深入人心
王敬先从“狮吼”出科后到甘肃的平凉搭“新道剧团”班演出,在平凉迎来了解放。
这个阶段她曾被邀参加了野战军部队文工团京剧队,唱了很长时间的京戏,演过《法门寺》、《盗御马》,还演过《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新歌舞剧。
1949年她回到宝鸡,单独挑班,成立“先乐剧团”,演出过《大家喜欢》、《改造二流子》、《王贵与李香香》以及《红娘子》、《李闯王》等配合解放区各项政策和方针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戏。
王敬先1950年年底返回开封,以3场开炮戏——《楚红玉》、《绿衣女侠》(即《涤耻血》)、《三拂袖》,轰动整个古城。
《涤耻血》和《三拂袖》是豫剧皇后陈素真的代表作,王敬先敢演陈素真的戏,让开封观众吃了一惊!
当时,和平大戏院3天的戏票被抢购一空,整个古城的观众都为王敬先的精彩技艺所倾倒,人们纷纷赞誉她说:“‘狮吼”来的武旦手脚真厉害,枪踢的满台飞!”“满台飞”的绰号便是在这个时候落下的。
此后,她又到许昌、郑州、安阳、邢台等地搭班演出,表演艺术在河南观众中深深地扎下了根。1952年以后,她与豫剧名旦王秀兰、著名小生王素君长期合作,结下深厚的友谊。
她们三位搭档演出的《王金豆借粮》、《西厢记》、《陈妙常》、《周仁献嫂》等剧在观众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被誉为“汴京三王”,深受观众欢迎。
曾为国家领导人表演 全国巡演广受好评
1952年,在中南区第一届戏曲会演上王敬先和陈素真、王秀兰、宋桂玲等为豫剧在全国赛事上夺回第一批金牌;1956年在河南省第一届戏曲会演中,王敬先凭借和王秀兰、王素君联袂主演的《王金豆借粮》获得表演一等奖。
田汉和崔嵬看了演出后,专门在宾馆设宴招待“三王”。崔老赞不绝口地夸王敬先表演细腻、唱腔优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会后,田汉还介绍她加入了中国戏剧家协会。
1955年,文化部举办了第一届戏曲演员训练班,王敬先和常香玉、魏云等同志一起被送去北京学习。
1958年王敬先曾先后在河南省军区礼堂和开封相国寺剧场为毛泽东主席、陈毅老总演出过《王金豆借粮》和《打焦赞》等传统剧目。
王敬先还于1960年、1962年、1965年随团多次参加全国性巡回演出,走了大半个中国。
她先后去过陕、甘、鲁、冀、云、贵、川、湘、鄂、皖、苏、浙和上海等省、市,所到之处,她的精彩表演受到各界好评,《文汇报》曾发表文章夸奖她武功底子厚、基本功过硬,驻防在西南边陲的老战士看了她的戏后纷纷表示,她的表演把他们又带回战火纷飞的年代,令他们想起河南的乡土人情。
重返舞台功夫不减当年 斯人离去音容笑貌犹存
受“文革”影响,王敬先曾离开舞台十多年。在改革开放以后,恢复古装戏演出,回到剧团时,老演员不多了,增添了许多青年演员。这些青年演员只听说过王敬先的过去,知道她唱戏水平很高、武功也很高,但是都没有亲眼见过。
王敬先回到剧团后的首场武戏排练,舞台上下围满了观看的人,大家纷纷被她的表演所吸引,为将近50岁的王敬先那不减当年的功夫所折服。她主演的《刘金定下南唐》大获成功,那年是1981年。
王敬先的许多代表剧目,如《陈妙常》、《借粮》、《刘金定》、《白蛇传》、《洛阳桥》、《打焦赞》等剧中的唱段,均被中国唱片社灌成唱片,发行全国。
2013年,这位艺术大师离我们而去,每当想到从此再也看不到她为我们扮演经典戏剧人物时,许多戏迷的心都在哭泣——为观众失去这样一位卓越的艺术家而哭泣,为豫剧界失去这样一位精英而哭泣!
来源:梨园留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