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于正公司后,《归队》番位第四,袁姗姗番位降了戏路宽了?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8-27 10:25 1

摘要:资方排座次时,既要照顾实力派的江湖地位,又得平衡资本诉求,女性角色本就稀缺的群像戏里,袁姗姗的女一号身份,更像 “万绿丛中一点红” 的点缀,而非绝对核心。

当袁姗姗在《归队》的演员表中落到第四位时,很多人感慨,曾经于正戏里的大女主,怎么跑去给别人作配了?

但把这事搁东北抗联的冰天雪地里掰扯 —— 就像没人会盯着红旗上的穗子问 “为啥不飘在最前面”,番位背后的水,比林海雪原的冰窟窿还深。

《归队》是啥?东北抗联正剧,群像戏。这类剧的番位逻辑,从来不是偶像剧那套 “大女主独美” 的算法。

胡军往那儿一站,自带 “抗联领袖” 的厚重感;李乃文的戏骨滤镜,早把 “演技” 二字认证在名字前;就连陈靖可,说不定角色是串联故事的关键绳扣。

资方排座次时,既要照顾实力派的江湖地位,又得平衡资本诉求,女性角色本就稀缺的群像戏里,袁姗姗的女一号身份,更像 “万绿丛中一点红” 的点缀,而非绝对核心。

你看剧里的宣传,工作室猛推她的角色 “花儿”,说明戏份没被砍成背景板。这就像宴席上的主菜分盘,别人盘子里是硬菜堆成山,她的盘子里是精雕细琢的甜品 —— 分量不同,但都是宴席的必要组成。

正剧的番位,拼的不是 “谁站 C 位”,而是 “谁的角色能扛住历史的重量”,胡军、李乃文的角色,天生就带着抗联史诗的厚重感,袁姗姗的女性视角,更像在冰天雪地里添把温柔的火,功能不同,权重自然有别。

袁姗姗的前期作品,是于正剧里的 “大女主专业户”——《宫锁珠帘》里她是娇俏的钮祜禄・怜儿,《煎饼侠》里她是艳压群芳的女明星。离开于正后,她像只跳出金丝笼的鸟,想往正剧的森林里飞,可翅膀上还沾着偶像剧的粉。

宫锁珠帘-袁姗姗饰演的怜儿

《归队》里她被吐槽 “造型脏脏包,剧抛脸,没有存在感”,这不是演技差,是观众的刻板印象在作祟:大家总觉得,她就该是画着精致妆、踩着恨天高的模样,突然变成扛着包袱在雪地里跑的 “花儿”,视觉冲击比东北的寒流还猛。

但反过来,她零下几十度在林海雪原拍戏,脸冻得通红还咬牙坚持,又说明她在拼命撕标签。这种撕裂感,像极了她的番位处境:过去的光环拖着她,未来的可能性推着她,中间的夹缝里,她得重新证明自己。

娱乐圈的 “咖位”,本就是本糊涂账。番位是明面上的排序,咖位是暗地里的资源博弈。袁姗姗以前是偶像剧一番,现在正剧里排第四,但她接的戏类型变了 —— 从甜宠古偶到正剧群像,资源维度早就不是同一套算法。

正剧圈子里,胡军、李乃文是深耕多年的 “老炮”,袁姗姗算刚敲门的新人,番位靠后符合 “论资排辈” 的惯例。但咖位还得看后续:要是 “花儿” 这个角色能让正剧圈子认可,就算排第十,也是往上走的台阶;要是没溅起水花,才真叫 “降咖”。就像抗联的雪,看着厚,太阳一晒说不定就化了,现在下定论,太早。

观众对袁姗姗的评价,拧成了麻花:有人嫌她演技 “撑不起战争剧的粗粝”,有人赞她 “零下几十度拍戏够拼”。

这背后,是大家对转型演员的复杂心态 —— 既希望看到突破,又忍不住拿旧形象对比。蒋欣在剧里 “特别出演”,戏份不多却演技炸裂,更衬得袁姗姗的位置尴尬。

但换个角度想,能跟这么多实力派搭戏,本身就是偷师的机会,就像在高手堆里打球,就算暂时排第四,能学几招真功夫,将来也能涨球技。

《归位》-豆瓣评论

袁姗姗的番位讨论,不是简单的 “降咖” 与否,而是演员转型、行业规则、观众期待的三重碰撞。番位降了是事实,但咖位这东西,从来不是靠排序,而是靠作品和角色慢慢攒的。

她现在就像抗联路上的战士,前面有老大哥开路,她得在自己的位置上走出特色。

说不定哪天回头看,这次的 “第四”,反而是她往上走的台阶呢?毕竟,雪地里的脚印,浅的深的,都是路 —— 只要方向对了,终会走到天亮。

来源:一叶扁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