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够想到,全村最为善良的女子,未曾等到幸福来敲门,却等来了命运的毒药。
谁能够想到,全村最为善良的女子,未曾等到幸福来敲门,却等来了命运的毒药。
图片来自网络
《生万物》迎来大结局,刚刚产下女儿的苏苏,被费左氏的一碗毒粥夺走了生命。那个全村最纯粹、最善良的姑娘,终究,没能迎来属于她的美好日子。
编剧改写了那么多人的命运,可为什么,唯独不愿意放过苏苏?这悲剧的背后,藏着怎样令人心碎的真相。
---
图片来自网络
十八岁那年,费左氏嫁入费家,可新婚的丈夫,是个肺痨鬼。很快守了寡的她,从公公手中接过了钥匙和那句“长嫂如母”的责任——这些都成了禁锢她一生的枷锁。
她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费文典身上,期盼他延续香火、重振门楣。当费文典牺牲的噩耗传来,她的世界,在瞬间崩塌。半疯癫之中,她无法接受苏苏怀上别人的孩子,最终,选择了毁灭。
封建礼教吃人不见血,费左氏是施害者,却同样,也是受害者。
图片来自网络
苏苏的善良,全村人都看在眼里。费文典牺牲之后,本可以开始新生活的她,却因善心留下,照顾已经疯癫的费左氏。
甚至当费左氏行为明显异常,绣绣都察觉不对劝她离开。那顿致命的散伙饭,苏苏却因不愿扫兴,坚持吃下。毫无防备的她,最终让悲剧成了定局。
善良若没有锋芒,反而会变成伤害自己的利刃。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尽管剧版美化了原著诸多情节,但在那个年代,没有和费文典办理离婚手续的苏苏,没有结婚就和郭龟腰有了孩子——这是礼教绝不能容忍的。
砸了祖宗牌位的费左氏,看似冲破了牢笼,思维却仍困在旧时代。这样的处理,恰恰暗示了时代转型的复杂与艰难。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生万物》的改编可谓彻底——封大脚成了好人,宁学祥带来惊喜,银子也有了相对美好的结局。但为什么,唯独不肯放过费左氏与苏苏?
只因为,旧时代过渡到新时代,必需的牺牲品正是她们。费左氏代表固步自封的旧式女子,而苏苏,则成了交替时期的牺牲。
有时候,悲剧比团圆,更能折射一个时代的真相。
---
图片来自网络
苏苏死后,绣绣一度崩溃。直到看见苏苏的女儿一口口喝下羊奶,她才看见生命的光,决心将孩子抚养长大。
宁学祥到死都不知道小女儿已经离世,儿女们骗他,说苏苏去外面贩货了。分配财产时,他给每个孩子都分了地,却唯独不提苏苏——仿佛早有预感,却不愿捅破那层窗纸。
苏苏的悲剧告诉我们:善良何其珍贵,但也需留有底线;时代始终进步,但进步,从来都有代价。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回过头看,苏苏的命运并非没有转机。第一次,是费文典牺牲后,她本可离开费家开启新生活,但她放心不下已神志不清的费左氏。
第二次,是郭龟腰伤好之后,提出带她远走高飞。但苏苏仍想着无人照顾的费左氏,再次选择留下。心太软,是苏苏最大的优点,却也成了她致命的软肋。
第三次,也就是最关键的那次——吃散伙饭之前。绣绣明显感觉气氛不对,拉着苏苏说:“妹子,这饭不吃了,跟我回家。”可苏苏却笑答:“嫂子最后一点心意,我不能辜负。”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都在谴责费左氏,但有没有人想过,她内心的痛苦?十八岁守寡,一生奉献费家,把费文典当亲生儿子抚养长大。
突然之间,什么都没了:丈夫没了,小叔子没了,费家的香火也断了。这种打击,落在谁身上,都难以承受。她不是天生狠毒,而是被那个吃人的社会,逼至疯狂。
在她看来,苏苏怀上别人的孩子,就是对费家的背叛。她唯有以最极端的方式,去维护心中那份近乎执念的“家族尊严”。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如苏苏这般的悲剧,在那个年代其实屡见不鲜。1927年的中国农村,封建思想仍旧根深蒂固。女人要守贞节、从一而终——这些都是压在女性身上,无形的大山。
许多年轻守寡的女性,正是这样被逼上绝路。有的投河,有的上吊,有的如苏苏,被礼教无声吞噬。庆幸的是,时代终究向前,如今的女性,终于能自己选择人生。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看完《生万物》,内心久久难以平静。一方面为苏苏的遭遇痛心,另一方面也不禁反思:若我们生于那个年代,是否也会做出类似的选择?
善良本无错,但请记得保护自己。面对封建思想,更要坚决说“不”。这个时代的女性是幸运的,可以自由去爱,勇敢追求幸福。
图片来自网络
但请我们一定记得,今天的权利,是由无数个“苏苏”以生命换来的。愿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光亮,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看完这部剧,你最心疼的是哪个角色?你认为苏苏的悲剧是否可以避免?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
来源:思才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