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次我说董璇之所以会选择二婚,是因为她性格太拧巴,不笃定。随着更多内容展开,我发现董璇的拧巴性格,很大程度是因为没有人坚定地支持她,所以她自己拿不定主意。
上次我说董璇之所以会选择二婚,是因为她性格太拧巴,不笃定。随着更多内容展开,我发现董璇的拧巴性格,很大程度是因为没有人坚定地支持她,所以她自己拿不定主意。
最新一期节目里,张维伊说他想要办婚礼。张维伊的态度很微妙,一方面他很坚定要办婚礼,另一方面他在董璇那里留了个气口——“最终还是以你的意见为主”。
而董璇对于“办婚礼”的态度,从她的表情就可以看出:她不想再折腾了。
董璇的态度很好理解。办婚礼是一件非常耗时耗力的事情,光是婚礼“四大金刚”司仪、摄影、摄像、跟妆的选择,至少要提前半年预定。除了“四大金刚”,还有一百八十件小事需要办理,而男方在这些细碎问题上通常秉承“我都行”的态度,小鹿那个段子说的丝毫不夸张——筹备婚礼到最后,基本是新娘一个人的项目。
董璇是第二次结婚,她已经感受过一次婚礼的盛大和繁琐,她不愿意再办婚礼是情理之中。但董璇的拧巴性格让她不好回绝张维伊,所以她的态度最终变成了:要办也行,可以办一个浪漫的海边婚礼。
董璇觉得在酒店里办婚礼一是太累,二是自我感受基本没有。她后来参加过几次海边婚礼,觉得海边婚礼轻松浪漫,如果真的要办,那就办一个完全符合自己心意的婚礼。
张维伊选择回家和董璇爸妈商量,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明显感受到没有人考虑过董璇的感受。
董璇告诉爸妈,她想要办一个海边婚礼,但董璇妈妈李艳英马上以“花钱不少”这个理由做出了第一轮否定。
考虑到“花钱不少”有可能是老人家节俭,但在董璇家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丈母娘意识到女婿的经济能力不如女儿,不想让女婿难堪。
董璇退而求其次,说那要不在镜泊湖办婚礼,去不了海边去湖边也行。李艳英听后再次表示“不行”,因为张维伊的姥姥年纪大了,不方便去那么远的地方。此话一出,张维伊马上搭腔,董璇的提议被第二次否定。
此时董璇爸爸加码,“那不如直接在山西大同办”。欸,说到这里大基调就定下来了,海边湖边河边,统统不符合实际,老老实实在男方老家办一场是正经事。
董璇还在坚持,李艳英却告诉董璇你是女方,办婚礼是要以人家男方为主的。董璇听到这个话明显没有太开心,可是三对一,最终董璇还是妥协了——在山西大同的酒店里办了一场婚礼。
除了办婚礼,关于生二胎这件事也没有人坚定地站在董璇那一边。
在结婚之前,董璇是不打算要二胎的,因为生孩子对女性的损伤太大,而且她已经46岁,高龄产妇的危险很大。可是婚后这个念头逐渐打消了,如果有可能的话,董璇还是想要一个孩子。
李艳英在这件事里的态度是“能要还是要(一个孩子),得考虑别人(张维伊)的感受”。对于高龄产妇这个因素,李艳英的态度也很乐观,说周围也有很多四五十岁生二胎的例子,所以对于女儿生二胎,她是百分百支持的。
李艳英是很典型的中国式母亲。一方面,她在燃烧自己。
董璇离婚之后,全靠着父母帮忙带孩子,李艳英是家里的大总管,几点接孩子、几点送孩子去课外班、几点让孩子洗澡……在董璇外出工作没时间照顾孩子的时候,都是李艳英在操持这个家。
李艳英过生日的时候,董璇给李艳英写了一封信,从这封信能看出董璇对妈妈的态度——愧疚。她知道自己人生绑住了妈妈的人生,在她有了新的家庭之后,妈妈为了让她多些时间感受小家,又承担下来大部分家庭工作。
李艳英在家庭中基本上牺牲掉了自我,年轻时带孩子,年老时帮着女儿带孩子,为了让女儿幸福继续带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李艳英是姥姥、是妈妈、是丈母娘、是妻子,最后才是自己。这就是很多中国母亲的写照,一生之中只有少数的时刻是在感受自我。
可是另一方面,李艳英在燃烧自己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燃烧了女儿。
她是赞成董璇二婚的,因为她潜意识里认为女人终究还是要有一个依靠,在她百年之后有人能陪着女儿。
她是赞成董璇二胎的,因为她意识里有相当传统的那一部分。她认为女人嫁给一个男人,传宗接代是必要的,尤其人家是头婚,需要以“生孩子”的方式给人家一个交代。
她难道不知道高龄产妇的风险吗?她一定知道。但她的传统思维将“风险”排在了后面。在不经意间,李艳英将这样的传统思维转移给了董璇,董璇也逐渐成为了一个认为自己有义务传宗接代的女性。董璇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燃烧自己。
李艳英和董璇是很矛盾的母女关系。
李艳英支持董璇,任劳任怨帮董璇操持大后方;但李艳英又不支持董璇,她一再忽略了董璇的感受,当董璇再次走进婚姻,传统思维让她考虑女儿是婚姻里的女性,而不是将女儿的自我放在第一位。所以董璇拧巴的一部分原因是她身后没有百分百真正支持她的父母,尤其是母亲。
董璇对张维伊的家人感恩,因为张维伊家人没有嫌弃她的过去。董璇这样一个有着强大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的女性可以说出这样的话,侧面印证她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
由此可见,母亲对女儿真正的支持,是完全支撑女儿去“做自己”,让她在以女性这个本体于世间生活时,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而活。但世间多数母女关系就是李艳英和董璇这样的形式,妈妈爱女儿,但在女儿成人之后,妈妈会报以“女性于一个家庭要有必要牺牲”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女儿。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母女关系,抛开深奥的女性主体意识的探讨,更多的是当一个母亲走完了为人妻为人母这一系列流程,即便内心知道这个过程中要吃很多苦,却仍会浓缩成一句:天底下多少女性都是这么过来的。因为这是一条虽然艰辛但有秩序的人生路,“不按部就班”过一辈子,听起来爽,可是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却也暗含着风险。
没有母亲不希望女儿幸福,只是在巨大的世俗观念裹挟下,母亲会主动选择燃烧自己并让女儿在不知不觉中也开始燃烧自己。以董璇为例子,她是想要优先自我感受的,但时间长了她会变得麻木,她会变成另一个版本的李艳英,说出“二胎会让两个人的关系变得更稳定”这样的话。
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议题是“女性要做自己”,可是从如此小的一个切面来看,这一代的女性想要做自己,可实行度其实很低,因为自己支撑自己是非常难的,大多数情况就是像董璇这样,没有人真正支持她,她想要支持自己但力量不够。
我不知道一个女性要有多少力量才能支撑自己实现每一个自我目标,我只知道有太多女性会被“人总得结婚”“你不生孩子怎么能行”“你嫁到别人家要给人家家一个交代”过完一辈子,明星和普通人在这一问题面前一样没得选。
来源:涂涂的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