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刚跌落神坛,不再被观众宽容的他,让梅葆玖到死都耿耿于怀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8-26 13:37 1

摘要:这是歌迷给他的最高评价了,将他视为了梅兰芳的“接班人”,可李玉刚真的担的起这份“殊荣”吗?

文|财满筐

“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

这是歌迷给他的最高评价了,将他视为了梅兰芳的“接班人”,可李玉刚真的担的起这份“殊荣”吗?

曾经的万人追捧,到现在的“跳梁小丑”,李玉刚已经不再被观众包容了。

他做的那些事情,更是让梅兰芳的儿子梅玖葆到死都耿耿于怀。

早些年,李玉刚的家庭非常贫困,原本考上了吉林省艺术学院,但因为家里都已经揭不开锅了,只能放弃学业被迫出门打工。

在临走的时候,他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就提上了自己的行囊,拿上200块钱,开始追寻迷茫的未来。

19岁的他,独自一人来到了长春,因为没什么本事,就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做过餐馆的服务员,舞厅里的打杂工。

他的内心一直都有着唱歌的梦想,闲暇时也会去一些小歌厅演唱。

这个阶段的他只能算将唱歌当成了一个谋生的手段,没想过一辈子唱歌。

后来李玉刚开了一家家政公司,原以为可以大富大贵,却不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经营头脑,没多久就把自己挣的钱全赔干净了。

没办法又只能重新开始唱歌,决定一直走下去,他也开始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更多的唱歌技巧。

因为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让他悟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用自己的男女声转换完成了一次演出,然后深耕了下去。

2006年登上星光大道,开始了自己的歌手之路,并在该节目上获得了年度季军的成绩。

他的歌曲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新贵妃醉酒》,将京剧和现代流行音乐进行结合,受到了广大歌迷的追捧。

这首歌新颖的唱法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但同样有人认为这种唱法是对京剧的不尊重。

喜欢他的粉丝,将其拿去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相提并论,认为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

刚开始大家都认为是粉丝开个玩笑,毕竟两者之间的地位差距太大了。

但没想到李玉刚做的一件事,让梅玖葆先生到死都没原谅他。

2012年,李玉刚受邀参加央视的一次活动,而梅兰芳的儿子梅玖葆同样在现场。

万万没想到他竟然在台上直言不讳的说道:“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艺术,向全国的观众致以崇高的敬意。”

这番话把台下的梅玖葆先生给气的直接离席,丝毫不作停留。

本来之前李玉刚的一些粉丝把他和梅兰芳并列,就已经让很多京剧世家和爱好者感到不满了。

现在还自诩为“梅派代表人”,简直令人无法理解。

说句不好听的,李玉刚无门无派凭什么可以代表梅派呢?

京剧作为传统艺术十分讲究“门派”说法,既没有拜师,也没有经过梅兰芳一派的认可,怎么有脸说自己是代表的。

李玉刚的表演不是传统的梅派艺术,只能说是将传统京剧的唱法和流行音乐进行了结合。

对于不懂的人来说,只能看出形似,而真正懂行的人眼里李玉刚就是个“小丑”。

想要学习京剧有多刻苦李玉刚真的知道吗?

京剧被称为世界上最难学的艺术形式之一,对学习的人身体,嗓音,理解力,意志力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从小就要开始进行痛苦的童子功训练,例如下腰,劈叉,翻跟头等等,都是最基础的。

嗓音方面更是有着独特的发音方式,这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学会的,需要常年积累和磨练。

所以现在能够理解梅玖葆先生为什么生气了吧,相当于一个半吊子都算不上的人称自己是一个门派的代表人物。

这不是对梅派艺术的一种侮辱吗,让那些学习了那么多年的正宗梅派艺术的弟子怎么看?

自己几十年的学习算不上代表人物,一个门外汉却“成了代表人物”。

在梅玖葆先生的眼里,其父亲梅兰芳开创的梅派艺术有着严格的师承体系和关系。

李玉刚既没拜师,又没系统学习,就自称代表人物,这不是倒反天罡吗?

难不成自己粉丝捧两句,还真把自己当成了梅兰芳的“接班人”了?

骗骗自己算了,别骗其他人。

当李玉刚说出这番话后,对自己事业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无数网友攻击他“不要脸”。

而他后悔的时候已经晚了,梅玖葆先生在2016年去世,他在临死之前都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他没能够等到李玉刚对“梅派”的一句道歉,这算是他的遗憾了。

李玉刚就有点好笑了,在梅玖葆先生还在世的时候不亲自去道歉,偏偏在他去世后才在公众面前道歉。

事件的后续影响

据说,梅兰芳当时在说出那番话之后想过道歉的事情,还专门写了一封信让王昆老师帮忙进行转交。

但这种事情更应该自己亲自登门道歉,王昆便让他自己去。

可不知道是不是李玉刚理解错了意思,认为梅玖葆根本不接受他的道歉,便一直没有亲自上门,直到2016年梅玖葆去世。

其实当初李玉刚去亲自道歉,不管对方接受不接受,至少他的名声不会变的这么差。

可偏偏他就是“不去”道歉,永远失去了可以和解的机会,也成了自己身上洗不去的污点。

在人家去世后,才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哀悼,可这已经晚了。

李玉刚现在跌落神坛就是因为祸从口出,明明有很好的前途,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宣传传统文化,非要标榜自己是代表人物。

说的严重点就是在侮辱“梅派艺术”,侮辱那些付出多年光景的学习者。

李玉刚的唱法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输出方式,毕竟文化想要传承下去,需要结合时代的特性。

现在大家更愿意接受李玉刚的唱法也说明了他的作用和能力,但京剧这种文化讲究门别,讲究师承,不是一句话就能够代表的。

现在李玉刚的口碑下滑,完全就是自己作出来的,这点是洗不掉的。

来源:嫁接技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