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1日晚上,王艳直播间里的数字一路跳到3000万,屏幕另一头,她的丈夫王志才正被限制高消费,连飞机都坐不了。
8月21日晚上,王艳直播间里的数字一路跳到3000万,屏幕另一头,她的丈夫王志才正被限制高消费,连飞机都坐不了。
她没哭,只是不停介绍手里的面膜,语速比平时快一倍,像是赶着把债务一块块撕下来。
这3000万不是奇迹,是精确计算。
王艳团队提前一周放出“晴格格重出江湖”的预告,选在晚上八点开播,正是家庭妇女做完饭、学生刷手机的空档。
她穿一件淡蓝色旗袍,镜头只拍到锁骨以上,既遮住了年龄,又勾起《还珠》滤镜。
面膜单价199元,买三送一,链接一放,库存三十万套瞬间扫空。
数据证明,情怀加上限时折扣,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再看产品。
面膜备案信息写的是广州一家代工工厂,成本不超过20元,毛利高达85%。
这笔钱先还银行利息,再补工程队的尾款,剩下的才能留给家里买菜。
王艳在镜头前说“我自己也在用”,镜头外,她得先确认这批货能顺利发出,不然第二天就是集体投诉。
豪门阔太如今成了客服主管,每退一单,她的心就跟着抽一下。
有人骂她“晚节不保”,可细想,她保的不是自己的节,是王志才的最后一张信用卡。
王志才当年靠北京王府井边上的地产项目起家,后来扩张到、海南,摊子铺得太大,一遇到调控,资金链就断了。
限高令下来那天,他正在工地跟人谈复工,手机里跳出法院短信,连对方都知道他走不了了。
王艳不救,王志才就得变老赖,孩子将来考公都受影响。
直播间的灯光打在她脸上,比平时电视剧里的滤镜还亮。
她不敢停,一停就掉粉,掉粉就掉销量。
助理在旁边递水,她喝一口继续讲,讲到嗓子哑,就把麦克风调近一点。
网友刷屏“格格缺钱吗”,她装作没看见,只是把面膜撕开,往脸上贴,动作熟练得像在拍电视剧。
这一贴,贴掉的是最后一点明星包袱。
对比同样复出带货的刘涛,王艳没有签约大公司,背后只有一个临时凑的小团队。
刘涛有聚划算首页,王艳只能在朋友圈和微博吆喝。
刘涛卖的是千元美容仪,王艳只能卖百元面膜,价格差十倍,销量差十倍,压力也差十倍。
刘涛可以笑着说不赚钱交个朋友,王艳必须每单都算毛利,因为王志才的债务表不会笑。
婆婆那边也没闲着。
老太太年轻时在王府井开餐馆,见惯了风浪,如今儿子出事,她把存折锁进保险柜,钥匙挂在自己脖子上。
王艳想拿,得先过婆婆这一关。
婆媳俩的谈判在饭桌下进行,一个在直播间拼命喊“买它”,一个在客厅把电视声音开到最大。
继子在国外读书,学费一年四十万,王艳的面膜得卖两万盒才够。
她不敢停,停了孩子就得转学。
有人算过,王艳一晚上赚300万,按这个速度,把已知债务还完需要三年。
可债务每天都在涨利息,她只能把直播从一周一次变成一周五次。
再往后,观众还会不会买单,谁也说不准。
她能做的,就是把旗袍换成T恤,把背景换成厨房,再请个厨师现场煮面,把“豪门太太”四个字撕下来,换成“拼命三娘”。
王艳不是第一个为夫还债的女明星,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李湘当年卖过卫生巾,甘薇卖过面膜,刘涛卖过家电。
她们都曾是别人眼里的“人生赢家”,最后都学会了一件事:银行卡里的数字比任何剧本都真实。
王艳只是把这个过程直播了出来,连滤镜都没开。
屏幕前的观众一边骂一边下单,像极了当年追《还珠》的自己。
那时候大家看的是格格飞上枝头,现在看的是格格自己爬下枝头,还得背着一家人。
三十年过去,观众还是同一批,只是剧情反转得太快,谁都来不及换台。
王艳用一晚3000万告诉所有人,豪门不是保险柜,是定时炸弹。
拆弹的人只能是自己。
她没时间伤感,下一场直播定在后天,产品还没选好,债务提醒短信已经来了。
她得继续撕面膜,也继续撕掉过去那个被保护得很好的自己。
结尾:
你觉得王艳是救夫还是自救?
来源:梦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