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那种生活在都市里,打扮精致、光鲜亮丽的妈妈,而是脸上爬满皱纹、穿着旧衣服,整日操心孩子吃喝冷暖的农村母亲。但要是把时间倒回三十年,她可不是这副模样。
迟蓬这几年在电视上露面,演的几乎全是妈妈辈角色。
不是那种生活在都市里,打扮精致、光鲜亮丽的妈妈,而是脸上爬满皱纹、穿着旧衣服,整日操心孩子吃喝冷暖的农村母亲。但要是把时间倒回三十年,她可不是这副模样。
年轻时候的迟蓬,出演过《红叶,在山那边》,还有《黑龙江三部曲》 ,那时的她青春正好,皮肤状态极佳,眼睛里闪烁着灵动的光芒,就是青春的代表。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接演的角色风格越来越“土气”,年龄感也越来越大,以至于很多人都没意识到,不同电视剧里那些“妈妈”,竟然都是她演的。
这种转变不是偶然,像是她自己主动选择的道路。有些演员一辈子都想保持青春的戏路,可迟蓬不这么想,她愿意扮糙扮土去演戏。就拿《生万物》来说,她在里面饰演一个农村老太太,
皮肤黑黄、头发花白,背还有些驼,完全让人想象不到她曾经也是个漂亮姑娘。但恰恰是这类角色,让不少观众记住了她。演艺圈其实很现实。女演员年轻的时候能演青春少女,
年纪大了要是还想继续演戏,很多人就只能演妈妈,甚至奶奶辈的角色。但迟蓬和她们不太一样,她不是因为没别的戏可演才去演妈妈,而是主动深入钻研这类角色,
把一种类型的角色演到极致。就好比身边那些不挑工作岗位,一门心思钻研一个领域的人,慢慢就成了这个领域的专家。迟蓬和王澜的情况还不太一样,王澜当年也是因为长得漂亮而出名,
后来因为生病吃药,身材发胖,戏路彻底改变。她属于被动转型,但她没有放弃演戏,发胖之后依然活跃在不少电视剧里,像《红高粱》里的孙大脚,她就演得十分出彩,让人印象深刻。
生病之后找她的角色自然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但她都很好地驾驭住了。牛银红的情况就更典型了。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根本不认识她,但看过老版《封神榜》的,
肯定记得她演的妲己妹妹,扮相漂亮,还带着一丝妖气。可这几年她在《生万物》里演一个农村老妇人,造型特别土气,和当年的形象截然不同。这种形象上的巨大颠覆,
一般演员可不敢尝试,担心掉粉丝,也怕被固定戏路。但牛银红好像不在乎这些。你说这些演员到底图什么呢?可能就是单纯热爱演戏。不在乎角色是美是丑,也不在乎角色戏份多少,
只要有戏可演,就会认真对待。演艺圈里有很多这样的人,年轻时风光无限,年纪大了名气没那么大了,但演技还在,对表演的热爱也丝毫未减。现在娱乐圈总在追捧少女感、少年感,
好像演员必须永远保持年轻的状态才行。但对迟蓬、王澜、牛银红这类演员来说,年龄的增长反而为她们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演妈妈、奶奶,或者底层小人物,需要生活阅历,
需要岁月的沉淀,不是只靠一张漂亮脸蛋就能演好的。就像迟蓬在《幸福到万家》里演赵丽颖的婆婆,这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形象,胆小怕事,还有点自私,但在关键时候还是会护着自己的孩子。
这种角色要是让年轻演员来演,根本演不出那种被生活打磨后的真实感觉。观众有时候也很矛盾。一边吐槽演员装嫩,演和自己年龄不符的角色,一边又不太愿意看老演员担任主角。
但实际上,很多戏里的配角才是真正撑起剧情的关键。要是没有这些演妈妈、爸爸、奶奶的专业户,很多家庭剧根本立不起来。像迟蓬这样的演员,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大红大紫过,
但在演艺行业里,她们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她演的每一个母亲形象都不一样,有的性格懦弱,有的很强势,有的乐观积极,有的充满悲情色彩,这些复杂的人物形象不是随便换个人就能演绎到位的。
王澜也是如此,生病之后戏路受到限制,但她没有消失在观众视野里,反而在不少电视剧里把小人物演得活灵活现。比如在《一树桃花开》里,她演一个有点泼辣,
但心地善良的中年女人,观众看了都觉得特别真实。牛银红从曾经的古装美人转变为农村老妇,这种巨大的形象转变,一般人在心理上可能都难以接受。但她好像没有太多纠结,
该化妆就化妆,该说方言就说方言,完全沉浸在角色里,把自己和角色融为一体。说白了,在演员这个行业里,有的人靠青春吃饭,有的人靠颜值吃饭,但真正能在这条路上走得长远的,
往往是那些对表演怀有敬畏之心的人。他们不在乎自己的形象是否完美,不在乎在剧中是主角还是配角,只在乎能不能把角色演好,能不能把戏演精彩。现在的市场环境变了
流量明星占据了很大的关注度,但像迟蓬、王澜、牛银红这些演员,反而显得更加沉稳扎实。你可能记不住她们的名字,但一定能记住她们演过的角色。对于真正热爱看戏的观众来说,这就足够了。
别总是轻易说谁过气了、谁不红了。演员的价值不是由热搜决定的,而是由他们塑造的角色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决定的。哪怕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配角,只要演得好,
照样会被观众记住很多年。迟蓬她们可能从来没有爆火过,但她们也从未被这个行业淘汰。
来源:向美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