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竖屏短剧的片段刷爆社交平台,画面中那个西装笔挺、眼神凌厉的“霸总”让无数观众愣住,这不是曾以“横店劳模”著称的演员韩栋吗?从横店影视城的“钉子户”到短剧赛道的“新贵”。
昔日“横店一哥”韩栋转战短剧市场,引发热议:演员的“体面”究竟该如何定义?
当竖屏短剧的片段刷爆社交平台,画面中那个西装笔挺、眼神凌厉的“霸总”让无数观众愣住,这不是曾以“横店劳模”著称的演员韩栋吗?从横店影视城的“钉子户”到短剧赛道的“新贵”。
这位非科班出身的演员用19年时间书写了一段跌宕起伏的演艺人生。当舆论场中“掉价”“自降身价”的质疑声四起时,我们或许该重新思考: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演员的生存法则究竟该如何书写?
2005年,中南大学土木工程系的高材生韩栋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放弃稳定工作,揣着400元钱独闯横店。这个选择背后,是他对表演近乎偏执的热爱。非科班出身的他,靠着每天蹲守剧组门口的“扫楼”式试戏,硬生生在横店影视城扎下了根。
“横店一哥”的名号绝非虚名。据同行透露,韩栋曾创下一年362天驻扎剧组的纪录,平均每年接拍6-8部戏。这种“以量取胜”的策略让他迅速成为横店最熟悉的面孔。
从《封神榜》中英气逼人的杨戬,到《步步惊心》里毒舌傲娇的九爷,再到《天龙八部》中憨厚纯善的虚竹,韩栋用一个个经典角色证明了自己的可塑性。但命运似乎总爱和他开玩笑。
尽管演技备受认可,他却始终徘徊在“戏红人不红”的尴尬境地。与同期演员相比,韩栋的星途显得格外曲折:当林更新凭借《楚乔传》跃居一线,当吴奇隆通过《步步惊心》事业再攀高峰时,这位“横店劳模”却始终差那临门一脚。
2023年,43岁的韩栋做出了一个让业内震惊的决定,转战短剧市场。这个选择背后,是长剧市场对中年男演员的残酷淘汰。据统计,近三年古装大剧中35岁以上男主占比不足15%,而现代剧市场更是被“小鲜肉”垄断。
短剧市场的崛起为韩栋打开了新窗口。这个年产量超2000部的新兴领域,以“5秒钩子”“30秒反转”的强节奏特征,重塑了观众的观影习惯。对韩栋而言,短剧不仅意味着更短的拍摄周期(通常7-15天)和更快的回款速度。
更重要的是能让他摆脱“中年男演员只能演爹”的刻板印象。在首部短剧作品中,韩栋饰演的“霸总”颠覆了传统认知。没有油腻的撩妹桥段,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微表情传递的压迫感:
西装袖口整理时的指尖用力,谈判桌上突然眯起的眼睛,这些细节处理让观众惊呼:“这哪是短剧?分明是电影级表演!”
当韩栋的短剧片段登上热搜时,评论区瞬间分裂成两大阵营。支持者认为:“剧组开机就是工作,踏实赚钱不丢人!”反对者则痛心疾首:“演过长剧男主的人,搞竖屏短剧,太掉价!”
这种争议折射出的是整个行业的焦虑。当曾经给韩栋做配角的演员纷纷跻身一线,当他昔日的“徒弟”们开始在综艺中指点江山时,43岁的韩栋选择“向下兼容”的行为,触动了许多人关于“成功”的敏感神经。
但鲜为人知的是,韩栋的转型并非仓促之举。早在2021年,他就开始系统研究短剧表演体系,甚至自费参加短视频表演工作坊。
在他看来,短剧需要的“情绪爆发力”恰恰是传统表演训练中缺失的环节。“15秒要完成一个情绪弧光,这对演员是全新的挑战。”
韩栋的转型之路,实则是整个影视行业变迁的缩影。当长剧市场陷入“IP依赖症”,当电影圈被“流量至上”逻辑绑架,短剧市场反而为实力派演员提供了新的表达空间。
数据显示,2023年优质短剧演员的片酬已达到长剧配角的80%,且工作机会是长剧市场的3倍。更值得关注的是,韩栋在短剧领域展现出的专业素养。为了演好“霸总”,他专门研究金融大鳄的肢体语言。
为呈现真实的职场状态,他甚至考取了高级商务礼仪证书。这种“较真”的态度,让他的短剧作品保持着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质量,“所谓咖位,不该是绑架演员的枷锁。”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韩栋这样回应争议,“能把角色演活了,就是演员最大的体面。”这句话,或许该成为整个行业反思的起点,当流量泡沫逐渐退去,当观众审美日益成熟,韩栋的选择或许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在这个时代里,演员的价值不再由戏份长短决定,而取决于能否在每个镜头里绽放光彩。从横店到竖屏,从长剧到短剧,这位“劳模”演员用19年的坚守证明:真正的演员,永远不会被介质定义。
来源:半眠学姐一点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