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宋庆龄对世界和平的毕生追求 系列短视频《为了和平》今晚播出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8-26 14:32 2

摘要:淮海中路1843号,就在如今人声鼎沸的武康大楼对面,院落静谧,香樟环绕的草坪尽处有栋三层小楼,红瓦白墙。1949年春天,宋庆龄搬至此地,在这片葱郁之下,一住就是十多年。小楼、草坪及至屋内家具、摆设,都随曾经的主人,见往来客,成为历史的注脚。

文汇报记者 王彦

淮海中路1843号,就在如今人声鼎沸的武康大楼对面,院落静谧,香樟环绕的草坪尽处有栋三层小楼,红瓦白墙。1949年春天,宋庆龄搬至此地,在这片葱郁之下,一住就是十多年。小楼、草坪及至屋内家具、摆设,都随曾经的主人,见往来客,成为历史的注脚。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短视频《为了和平》将于今天22时在东方卫视“新纪实”时段完整播出。该系列片由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与真实传媒联合打造,围绕宋庆龄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外交实践这一核心主题,回溯这位伟大女性对世界和平的毕生追求,展现她可亲、可敬、可爱的新中国和平外交开拓者形象。

系列短视频每集约8分钟,分为《家国客厅》《国际友人》《睦邻友好》《国声远扬》《珍爱和平》5集。主创团队以上海宋庆龄故居为原点,串联起她在沪期间开展外交活动的珍贵记忆,深度联结城市与历史;同时通过展现其与国际友人的互动及跨国传播实践,凸显宋庆龄推动中外友好的全球视野。

宏大的历史主题下,《为了和平》独辟蹊径,用故居、文物文献等小切口来展现宋庆龄毕生追求和平伟业这一大主题,以期用人物的人格之美来呈现和平之大美,让历史可感、可触。

在《家国客厅》一集,主创团队由上海宋庆龄故居的餐桌,讲述她向苏联客人示范用筷子、为宴请金日成亲自修改菜单的历史细部;也从院落的草坪讲起,回望她与时任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的友谊。《国际友人》的篇章,观众将得以了解——20世纪上半叶,以埃德加·斯诺、马海德、白求恩、柯棣华、路易·艾黎、爱泼斯坦等为代表的国际友人,心怀正义与理想,跨越山海来到中国,将个人命运与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深度交织。那一首首动人的国际主义赞歌背后,很多国际友人将宋庆龄视为革命导师、人生导师,毕生与她保持深厚情谊。而《国声远扬》一集将揭开《中国建设》杂志定名、创刊始末,回顾这份出版物如何在宋庆龄手中冲破西方阵营对新中国的新闻封锁,通过民间关系推进对外报道,开创向世界讲述真实中国故事的往事。

主创团队介绍,他们共拍摄了近80件文献文物。其中在上海宋庆龄故居馆藏珍存的300件与和平相关文物文献中精选了近70件进行拍摄,在北京宋庆龄故居和国际友人旧居拍摄了10余件,首次系统性、创新性地让它们“走出”故居,连同历史的细节,鲜活呈现于观众眼前。除了宋庆龄故居,该系列片还对上海孙中山故居、路易·艾黎故居、马海德旧居等7个相关史迹地进行了实地实景拍摄。

为了和平,是宋庆龄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毕生追求。作为纪实类短片,《为了和平》注重叙事创新,采用“时空对话”方式,如历史老照片叠加故居同角度拍摄,将尘封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巧妙融入当下精心拍摄的故居原真场景中,让历史在现实空间里“苏醒”与“言说”,既“言之有物”,也能赋予历史叙述独特的沉浸感。

此外,全片采用4K超高清技术拍摄制作,从文物细节到场景还原都力求精致。后期制作上,运用AIGC技术,让珍贵的老照片动起来、活起来,赋予历史新的生命力。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