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24号晚上,河南网络直接炸了锅。顶流带货网红辛巴突然整个账号清空,说一句“退网”,就像电视剧里主角扔下半截烟头,“老子不干了”。
2025年8月24号晚上,河南网络直接炸了锅。顶流带货网红辛巴突然整个账号清空,说一句“退网”,就像电视剧里主角扔下半截烟头,“老子不干了”。
消息一出,无数网友炸开了评论区,话题热度直接干到了“热搜工位”。
这次辛巴的退网有点特殊。他不是单纯说累了想歇菜,原因很直接——他主推那款“棉密码”卫生巾,被曝光含致癌成分硫脲,口碑大翻车。
消息出来后,消费者炸了窝,姐妹们纷纷上网发自己的经历,有人皮肤过敏,有人身体出问题,更有甚者直接怀疑人生。
“棉密码”本是他亲自站台研发的拳头产品,结果一波送检,成了“问题卫生巾”典型案例,连专家都摇头。信任说塌就塌,不愧是互联网速度。
在风暴面前,辛巴却操作了一套熟悉剧本:一上来先说自己身体垮了,肺功能跟95岁老人一样,哪还有心思直播卖货。
这话听着好像苦情戏开播,可网友懂啊,历史反复上演,这已是他第六次“退网”。
翻看以往,每次差不多遇到舆论爆炸,就立刻玩消失,隔段时间又原地复活,比手游签到还规律。
不少人调侃,这套路比“熬夜养生”更假,哪家真得病的人能隔三差五开长时间直播?这种博同情、转移视线的招式,现在真糊弄不过天眼网友。
站在吃瓜群众角度,很多人直言,辛巴“退网”只是临时避风,以为风浪过去了还能全身而退。
抖音快手流量水太深,他估计也是拿准了互联网健忘病——今天海啸明天平静,后天又能浪起来。
所以不少网友都怀疑,这一退只是等你们忘记,下回配音换套台词,再来个“王者归来”。
讲真,“棉密码”事件绝不是小问题。一个饰品直播间卖假货,大不了道个歉,最多赔点钱;卖卫生巾出事,那可是关乎广大女性的健康安全。
舍命追随辛巴买货的用户,结果收获一堆健康隐患。专家都说了,硫脲到底有多大害处没人敢拍胸脯打包票,出门走夜路都比这安全感强。
现在品牌方居然只丢出一句“检测合格”,根本没正面回应致癌成分的实质问题,仿佛网友都是NPC没感情,敷衍得让人气笑。
辛巴一直靠“草根逆袭”故事走红,什么童年贫穷逆袭,冲破桎梏屌丝变王,活生生把短视频演成《士兵突击》。
信任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粉丝愿意为他买单。可惜人设越高,摔下来玻璃渣更多。早些年的牛排、燕窝翻车事件,辛巴也是套路满分,最后被罚的多是厂家和品牌,自己总能“七十二变”全身而退。
这一波“卫生巾”翻车,辜负的不光是粉丝的钱包,最重要砸掉的是已经岌岌可危的新消费信任。
大家都说平台要有“零容忍”态度,其实也对,一边赚流量一边打马虎眼,指望商家主播自觉性估计够呛。每次大V踩雷,最后都留下一地鸡毛,谁来买单?
现在官媒都忍不住下场喊话,辛巴你退不退网都要把产品问题说清楚,别想着下线就能削数据跑路,行业信用不能继续被薅,真以为群众每天都刷短视频就没记性?
辛巴的这一出,彻底把直播带货行业的暗伤吊出来。从割韭菜到砍韭黄,这信任危机已经扩散到平台、品牌、消费者三方,或者说,整个“网红经济”的盲区浮出了水面。
打铁还需自身硬,建立健全的责任机制是唯一出路,有黑幕就该撕到底。
说来说去,辛巴这回是“退场”还是“跑路”,还不好定论。
不过可以肯定,遮丑布是捂不住锅盖的。只要底层逻辑不变,谁想当“招财猫”都得先过好“良心关”,逃避并不是掌握“剧本”的金手指,最终都得在聚光灯下亮出底牌。
就像网友说的:“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但假睡骗一回,谁给你第二次机会?”
来源:崖边豪迈放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