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顶流带货主播翻车之后,还有没有翻红的可能?对于这个亿万网民关注的话题,国务院这次给出了终极答案,而且现场点名“三只羊”和“东北雨姐”,彻底堵死了他们的复出之路。
顶流带货主播翻车之后,还有没有翻红的可能?对于这个亿万网民关注的话题,国务院这次给出了终极答案,而且现场点名“三只羊”和“东北雨姐”,彻底堵死了他们的复出之路。
或许很多人不明白,觉得二人虽然都是钱千万级的大网红,但也不应该上升到被国务院关注的高度,可如果知道他们在被封后都做了什么,就明白为何国家会下重手了。
直播顶流的崛起,往往始于一个深入人心的人设,人设是他们与千万粉丝建立情感连接的桥梁,也是他们将流量转化为财富的密码。然而,当这个人设从诞生之初就与商业欺诈深度捆绑时,它便成了一把双面利刃,最终会刺向自己。
“三只羊”的创始人“疯狂小杨哥”,其成功的核心正是“草根逆袭”的亲民形象,他那幽默接地气的风格,让普通人感到亲切,仿佛是邻家那个爱开玩笑的兄弟。这种信任感,在直播间里被迅速变现,消费者们愿意相信,这个“实在人”推荐的东西,一定物有所值。
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号称“香港买不到的高档月饼”,同时也抢购了所谓的“澳洲谷饲原切牛肉卷”,然而,收到的却是货不对板的月饼和廉价的调制肉。亲切的人设,成了掩盖虚假宣传的最佳外衣,除此之外,低俗直播、夸大功效、兜售山寨品等问题也层出不穷。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东北雨姐”身上,她凭借“劈柴生火”的短视频一炮而红,千万粉丝被她浓郁的乡土气息所吸引。东北方言、大铁锅、广袤的玉米地,加上她本人憨厚老实的形象、庞大的体格和独特的发型,共同构建了一个令城市用户无比向往的“真实乡土”世界。
这份淳朴感,让她带货的产品极具说服力。当她宣称自己售卖的红薯粉是“纯天然无添加”、“纯红薯制作”时,粉丝们深信不疑。直到打假博主将其产品送检,残酷的真相才被揭开。
检测结果显示,产品的红薯含量为零,其真实成分不过是木薯淀粉,人设的背叛,莫过于此。这种欺骗,不仅仅是商业上的虚假宣传,更是对粉丝情感与信任的彻底践踏。
当信任的大厦轰然倒塌,塌房网红们并未真正反思,而是熟练地启动了一套可预见的公关剧本。这套剧本包含法律风险切割、公众形象洗白和舆论风向试探等标准化操作,但在日益警惕的公众和监管面前,显得透明而无效。
他们的第一式,是法律与资产层面的切割。2024年2月,“东北雨姐”卸任了本溪雨姐传媒的法定代表人,其丈夫白国辉则集中注销了12家空壳广告公司,仅保留5家实体食品厂。这种操作,旨在制造一种“金蝉脱壳”的观感,似乎想将个人与问题企业剥离开来。
“三只羊”也采取了类似路径,他们在2025年春天复出尝试前,缴清了近7000万的罚款与没收的违法所得,并高调声称已完成全面整改。这些动作,都是为了摆出“改过自新”的姿态,试图在法律层面获得安全感,为复出铺路。
第二式,则是形象重塑与舆论试探。“东北雨姐”选择在高考期间,出现在考点门口搞“爱心补给”,为考生和家长送水送饮料。这一举动,本意是想营造关心社会的正面形象,却被网友一眼看穿是“作秀”、“刷存在感”,最终相关视频只能灰溜溜地删除。
在线上,他们则玩起了“曲线救国”,“东北雨姐”的片段开始出现在其徒弟“雨姐家盖莲子”等账号的视频中。更有甚者,一位名为“金玉满堂”的博主发布与她的合拍视频,配上“生活不易,讨生活而已”的文案,试图以卖惨博取同情。这种试探很快就遭到了网友的有力反驳:“卖假货时怎么不说生活不易?”
而“三只羊”的动作更大,他们试图通过推出自营品牌的APP,来绕开主流平台的严格监管和海量负面舆论。然而,所有这些表演式的“洗白”与规避,公众早已具备了免疫力,这套被看穿的剧本自然无法收获预期的效果。
8月22日,一场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为两场悬而未决的网红复出大戏,划上了斩钉截铁的句号。当“三只羊”与“东北雨姐”的名字被公开点名,并被定性为直播电商领域的重大典型案件时,所有观望和猜测都失去了意义。
官方“将继续查办”的表态,无异于宣告了他们流量生命的彻底终结,这一裁决在网络上引发了几乎一边倒的“拍手称快”。
网红复活之路之所以走不通,是因为他们面前立着两道无法逾越的铁壁。一道是官方记录在案、并会持续追查的“监管记忆”;另一道,则是在互联网上留下永久烙印、几乎不可能修复的“公众信任崩塌”。
国新办的点名并非一次孤立的惩罚,而是对此前一系列监管行动的总结与延续。从央视点名批评,到地方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正式立案,监管的链条从未断裂。2024年9月,合肥市就为“三只羊”的问题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最终,一个被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近7000万,一个被罚款165万。
除了巨额罚单,还有责令暂停经营、全面整改的行政处罚,以及平台方作出的账号停播或永久禁言的严厉处理。官方那句“继续查办”的表态,更是明确告知所有人,这件事并未因为罚款缴清或暂停营业而“翻篇”,他们的劣迹,已被永久记录在案。
另一道墙,则来自公众的“旧账本”。互联网的记忆是擦不掉的,打假博主那份“红薯含量为零”的检测报告,被曝光的扣人、删除证据、威胁他人安全的行为,以及“东北雨姐”酸菜造假、打人风波等一系列负面事件,都已成为公众心中无法抹去的黑历史。
信任这种东西,一旦碎了,就再也拼不回去了,消费者付出的不仅是金钱,还有被欺骗的情感,这种伤害,无法通过一场公益秀或几句轻飘飘的道歉来弥补。
尤其是在一个网红层出不穷、竞争激烈的时代,消费者没有任何理由去原谅一个有严重诚信污点的主播,他们完全可以选择更值得信赖的人。
“三只羊”和“东北雨姐”的最终结局,并非仅仅是两个个案的终结,他们的倒下,揭示了行业内虚假宣传、劣质产品、哄骗消费者等乱象,只是冰山一角。
这深刻警示了所有从业者,任何沉迷于短期利益,试图绕过诚信、玩弄人设的流量玩法,终将被所有人所唾弃,不是吗?
信息来源:
红星新闻2025-08-22《国务院发布会上,“三只羊”“东北雨姐”被点名》
上游新闻2025-08-13《“东北雨姐”账号迎来解禁背后:被曝多次“试探性复出”,掉粉666万仍关联多家企业》
来源:闻史探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