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发现Apple TV+新上了三部剧,名字听着就有点刺激——《免责声明》《看见》《无罪的罪人》,网上评论说“尺度大”“争议多”,我这人平时看剧不爱挑花里胡哨的,但这种带话题的反而想看看值不值得。凑钱买了会员,一口气看完,还真被它们整懵了。
最近发现Apple TV+新上了三部剧,名字听着就有点刺激——《免责声明》《看见》《无罪的罪人》,网上评论说“尺度大”“争议多”,我这人平时看剧不爱挑花里胡哨的,但这种带话题的反而想看看值不值得。凑钱买了会员,一口气看完,还真被它们整懵了。
先说《免责声明》,女主是凯特·布兰切特演的,这人演技确实牛,但剧情像过山车。故事讲个纪录片导演生活挺美满,突然出本小说把她的黑历史全抖出来了。观众和女主一起分不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编的,看得人脑袋嗡嗡响。有人夸说“悬疑感强”,但也有人说“狗血到离谱”。我看完觉得,要是把那些乱七八糟的闪回少整点,剧情可能会更顺。
再来说《看见》,这剧设定很特别,未来人类全瞎了,靠听觉过日子,结果冒出几个能看见的孩子,直接引发部落混战。杰森·莫玛演了个部落首领,保护孩子又跟各方势力周旋,动作戏还挺燃的。但问题也多,比如那些瞎子穿得跟古代贵族似的,衣服那么精致,他们怎么织出来的?还有人问:“失明几百年了,为啥社会退化成原始部落,科技一点没留?”制片方可能觉得这些细节不重要,但看得人直犯迷糊。
最后是《无罪的罪人》,杰克·吉伦哈尔演的检察官被冤枉杀人,老婆是同事,案发后舆论全骂他,但他到底是不是真凶?这部剧节奏紧张,法庭辩论和调查过程写得细,但看得人累——证据一会儿指向他,一会儿又说不清,反转太多反而让人想快进。有观众说“猜不中结局”,也有说“为了反转而反转”。
其实这些剧争议大,可能是因为它们太敢拍了。比如《免责声明》讲隐私泄露,现在谁没点不想让人知道的秘密?《看见》里的“视力诅咒”听着像科幻,但细想想,现在社交平台天天刷屏,谁没被信息轰炸到麻木?《无罪的罪人》的舆论审判,和现在网上“人肉搜索”翻旧账的套路一模一样。
不过也有槽点。像《看见》这种科幻片,如果先把世界观讲清楚再讲故事,可能更好看。《免责声明》要是把女主的回忆线理清楚,观众也不会总在“是真是假”里绕圈。至于《无罪的罪人》,反转太多反而稀释了悬念,不如把重点放主角的心理挣扎上。
现在流媒体平台都爱搞话题剧,Apple TV+这几部明显是冲着“争议”去的。有人嫌它们逻辑漏洞多,但也有人觉得“瑕不掩瑜”。我倒是觉得,看这种剧不用太较真,抱着“就当是看个热闹”的心态,反而能发现更多有意思的地方。比如《看见》里那些瞎子靠声音判断方位的细节,虽然设定不严谨,但确实让人印象深刻。
说到底,观众口味千差万别。有人爱看“完美无缺”的故事,有人却喜欢有缺陷但真实的东西。这三部剧虽然不够完美,但至少敢碰隐私、舆论这些现实问题。要是制片方能多听点观众反馈,下次说不定能拍得更扎实。反正我这人觉得,能让人看完后还想和朋友讨论,就值回票价了。
来源:暖暖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