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外的新颖抗战剧,首播四集热度第一,口碑在《万物生》之上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8-25 22:01 2

摘要:雪原中,八棵松树下,一群失散的抗联战士以生命立誓,他们将用信仰跨越了零下四十度的严寒,然后用归队之路书写一部荡气回肠的平民史诗。

文/景然

雪原中,八棵松树下,一群失散的抗联战士以生命立誓,他们将用信仰跨越了零下四十度的严寒,然后用归队之路书写一部荡气回肠的平民史诗。

“就算把这鞋底子走烂了,哪一个人也不能落下。”排长老山东对着散落在林海雪原中的战友们说道。

远处是密密麻麻的日军围剿部队,近处是零下几十度的极寒冰雪,他们到底要如何破局?

近日年代剧《万物生》以站内热度第一,央视收视率破4,大圆满收官,虽然结尾剧情多少还有争议,但故事还算精彩,只因剧集太少大家有些意犹未尽,而就在不少观众觉得热剧看完又要闹剧荒时,央八再次推出重磅大剧,甚至在口碑上还有望超越前者。

《归队》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创作,2025年8月25日在CCTV-8黄金强档和腾讯视频同步播出。

这部剧以东北抗联十四年艰苦抗战为背景,讲述了一支抗联小队在惨烈战役后与大部队失散,然后历经重重艰难险阻重新集结的故事。

不得不说这剧是真的很有质量,才仅仅开播四集瞬间就让大众上头,热度直线飙升,而且按照这质量比《生万物》只高不低。

本剧的开篇就是由胡军饰演的一身狼藉的鲁长山,在躲过又一次日伪军的搜山后用雪化开马粪寻找里面的玉米粒吃。

而这一个细腻的刻画就将剧情的整个主线徐徐展开,排长鲁长山是东北抗联军的一支小分队,因为日伪军的多次扫荡和断粮,抗联部队被彻底打散。

而在最后一次敌人成批的扫荡后,这一支十来个人小分队也被彻底冲垮,因为之前队长已经与战友们定下了八棵松“归队之约”,因此四散的小队成员开始了各自的亡命之路。

可以说面对敌人的围剿与饥寒交迫,还有残酷时代下普通人之间的人性博弈。

首先队长老山东和狙击手田小贵路遇采参人,然后亲眼目睹了一场为了利益而自相残杀的可怕人性局。

而队员云虎和福庆则是吃了可爱老乡家小女孩递过来的饼被迷晕送进了黑矿,为了救因伤发烧的福庆,云虎得罪了矿上老板差点被活埋而死。

之后侥幸命大的云虎被松林镇酒老板大阔枝所救,而逃出后的福庆又被日军当矿工抓回然后与另外的队员汤德远相逢。

而此时的老山东也发现了队中失联的医护员兰花被抢了山参的胡子带走,于是单枪匹马入寨寻救……

这就是首播前四集的故事,他们要如何活命又如何完成“归队”的任务?将会在后续的剧情中一一展开。

可以说这场小队的归队之旅宛如穿越炼狱的荆棘之路,战士们在各自的困境中上演一个个属于小人物的生存自救指南,从分散到集合,从小家到大义,面临着特殊时代下源于人性的艰难选择,这批人要归队难度不下于地狱磨练。

在这场试炼中,每个角色都在经历着自己的信念考验,有的动摇过后更加坚定,有的则在艰难选择中成长。

这部《归队》特别不一样的是,不是单纯的打鬼子而是在大环境下去面对真实时代下的普通人人性挣扎,一边战斗一边见众生。

整部剧也不会刻意塑造超级英雄,而会真实的去展现战士们的恐惧、犹豫与挣扎,而这种人性化的刻画才会使得角色更加鲜活,也让观众能够真切感受到那个特殊年代的历史氛围。

这部《归队》将视角聚焦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大地,东北军民奋起反抗,打响了抗战第一枪,而这部剧详尽展现了那段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这部作品与以往抗战剧不同,该剧采用了是“小人物大历史” 的叙事手法,并不是去营造刻意的英雄主义,而是真实再现一个个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的普通抗联战士。

而且整部剧都是真实的人物改编,编剧高满堂团队深入东北抗联旧址采风调研,走访了三十多位抗联战士和多位英雄后人,结合的一手采访史料,进行了将近三年的剧本创作。

其中所有的故事都来自真实取材,有些观众不要觉得剧中角色的生命力塑造的夸张。

因为现实中每一个百战余生的士兵生命力都远超普通人的想象,多次在生命极限徘徊甚至被人当成死人后被刨出来还生还的可大有人在。

所以有些人不要总是在看剧的时候把自己当下的臆想放进去,觉得做不到的事那些战士们也做不到,要知道但凡在战场上挺过来的将士全都有所谓的主角光环,全都是杀不死的顽强生命,因为那些没有抗过来的英雄已经成了历史上一座座丰碑。

这部剧为真实还原先辈们的抗战历程,剧组在零下几十度的冰天雪地里,徒步将沉重装备运送至冰雪覆盖的山林之中,剧中对真实的追求使得剧集充满了历史厚重感。

《归队》的制作团队国内一流,编剧高满堂曾创作《闯关东》《钢铁年代》等现实主义佳作。

而剧组为了力求真实还原,剧组搭建的抗联密营等重要场景全部真实隐藏在白山黑水的林海雪原之间,在车辆无法通行的情况下,团队通过手搬肩扛的方式,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中徒步运送装备。

整个拍摄过程历时数月,剧组辗转辽宁、吉林多地,在零下30℃的林海雪原实景拍摄了几十个主要人物、将近1400场戏。演员们在深山野林摸爬滚打,亲身拍摄枪战、爆破、塌方等危险场面,而且该有文化和细腻的地方也一点不含糊,比如对于山参的过程刻画。

老梆子带着采参队高喊着棒槌,架棍采量,用鹿骨签子小心剥离,最后虔诚跪拜后,用树皮和苔藓保鲜……

太写实了,所以在这样优良的团队精心制作的情况下才有了让人惊艳的各种大场面。

同样《归队》的演员阵容也堪称国产抗战剧的顶配都是演技派。

胡军、李乃文、陈靖可、袁姗姗、任彬、宋家腾、蒋欣、林永健、倪大红、刘佩琦、艾丽娅、李洪涛等实力派演员齐聚。

胡军饰演的排长老山东,既有硬汉的骨头,也有兄长的柔情,他是队伍的主心骨。

李乃文饰演的班长汤德远有勇有谋,还有宋家腾饰演的福庆,李洪涛饰演的老采参客都很到位,同样这一次袁姗姗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而后面还有《生万物》里的两个爹倪大红和林永健,还有刘佩琦等老戏骨的加盟,越往后就越是演技大赏。

这部《归队》最打动人的就是它对普通人的关注,剧中的抗联战士不是脸谱化的英雄,而是带有各自人性弱点的普通人。

在一系列的人性考验中,他们会面临选择面临无尽的恐惧,他们有害怕、会犹豫、也会流泪,但正是在这样的真情实感中,他们最后选择了继续前行。

编剧高满堂本就擅长书写“平民史诗”,而这部《归队》也是将视角聚焦在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中,通过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角色,展现出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用失联的战士去串联起那个时代中形形色色的普通人,是真正的这样的群像 这样的故事带着不确定和种种出人意料才让人看得过瘾,因为他们不是完美无缺的神,而是带着人性的弱点去拼命的普通人。

《归队》的播出具有很特殊的历史意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该剧就是为了对抗联战士表达深切的缅怀和崇高的致敬。

东北抗联的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些战士们在极端恶劣的白山黑水之间坚持抗战14年,牵制了数十万的日伪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部剧就是通过艺术手法再现抗联战士“抗敌最早、坚持最久、条件最恶”的历史处境,战士从马粪中找吃的,整支小队分食一个干饼,这些细节真实又残酷的还原着历史的艰辛。

《归队》再一次提醒和平时代的我们,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无数人在冰雪中咬牙撑下来的,抗联战士们的付出和牺牲,绝不能被遗忘。

而本剧的“归队”在剧中还含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物理意义上的归队,散落的战士们重新集合到一起;另一方面则是精神层面上的归队,历经各种磨难和动摇之后对信仰的回归和坚守。

最后当老山东带着一个个散落各方的兄弟重新归队,他们紧紧抱在一起的画面,比任何枪炮轰鸣都让人震撼,那种喜极而泣的感觉,不是为了煽情,而是真正血肉的相依。

剧中的“八棵松之约”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精神的象征,就像抗联精神一样,不管风雪有多猛,寒风有多烈,松树的根依然深扎在土地,向上向上。

在白雪皑皑的林海间,枪声渐息。

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身躯,一步步走向了那八棵松树,而这一步步前行的路上充满了荆棘痛苦,一直在路上,有人永远留在了这个冬天,而有人则带着满身伤痕继续前行……

《归队》的最终画面定格在了那些刻在松树上的痕迹,那可不是简单的雕刻,而是历史最深的烙印。

八十载光阴流逝,松树依旧挺立,仿佛还在等待那些承诺归来的战士。

来源:景然观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