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银河英雄传说中的舰队编制和兵力状况,历来是笔糊涂账。下面,小编根据书中描述的一些细节,试图尽量还原一下双方舰队的具体编制细节:
银河英雄传说中的舰队编制和兵力状况,历来是笔糊涂账。下面,小编根据书中描述的一些细节,试图尽量还原一下双方舰队的具体编制细节:
一、同盟军单舰队的数量:6400~9250~14400艘左右。
要塞对要塞时期,明确指出满编的第一舰队,拥有14400艘。
亚斯提会战的三个舰队约四万艘,分别是第二舰队约15000,第四舰队约12000,第六舰队约13000。
提亚马特会战中,5.9.11三个舰队加起来,一共才33900,也就是说这三个舰队才平均11300。
而新成立的14.15舰队,都不到一万艘。13舰队刚成立的时候更惨,只有区区6400艘!
可见同盟军除了新组建舰队,正常满编舰队在14500艘左右。而2.4.6.5.10.11.12这样经常在前线作战的,考虑到战斗损失和维修保养因素,常年兵力保持在12000艘左右。
二、同盟军的年舰艇补充能力:9000艘左右。
这个推测的主要依据有:
1.列扎古尼会战,吃了行星爆炸损失过半,第四次提亚马特又被暴打,损失不少的第二舰队,第二年齐装满员去亚斯提了。
2.提亚马特会战,第11舰队损失一半,提督战死。因为回去重建,连同盟大侵攻都没有参加。但是照样能在叛乱时,齐装满员的和13舰队打的风生水起。
类似例子有很多,这表明同盟的军舰补充能力,大概是年补充至少约三分之二舰队,9000-10000艘左右。
三、同盟各舰队编制:六个2200艘的分舰队约13200艘。
这个主要来自要塞对要塞中,援军总数是5500艘。
雅拉肯少将带2200艘。
莫顿少将带2040艘。
马里涅汀准将带650艘。
沙尼亚准将带610艘。
也就是说,同盟军基本上属于三三制,准将级带大概610-650艘。
三个准将级分队,组成一个少将级分舰队,是650*3=1950艘,再加100-300艘的少将直属舰队,大概2000~2200艘。
而这种2100艘左右的分舰队,就是同盟军主力舰队的主要基本兵力单元。同盟军舰队,一般是由6个这样的2000艘规模的少将级别分舰队组成,合计12000-13000艘。
但是要注意,这种编制,是在前线久经沙场,有所损失的分舰队构成。同盟军满编分舰队,兵力是多少呢?
这个在兰提马利欧会战中,有明确的记载。齐装满员的同盟军第一舰队,其中迪得涅分舰队,数量是840艘,在三个小时内被击灭至130艘。
840*3=2520艘也就是说满员的同盟军舰队,一个满员的少将级分舰队,数量应该是在2500艘左右。一个满编的舰队,数量应该是2520*6=15120,加舰队司令亲卫队,总量应该是15220艘左右才对。
四、帝国各舰队编制:三个中将级分舰队共13000艘左右。
同样是亚斯提会战中,同盟406万将兵,大概是4万艘总兵力。同盟军是帝国军的一倍,只是个约数。其实帝国军出动245万,按照搭载量来看,总兵力其实是在2.4万艘左右的,最次也不至于低于2.2万艘,只有这样,才能解释面对1.2万艘的第四舰队,和1.3万艘的第六舰队,构成了将近两倍的兵力优势,才能迅速将其击败。这样在总数22000-24000的情况下,帝国军兵力构成,就容易计算了。仅计算独立领军的五个将领的话:
两个少将各带1200~1500,
两个中将各带3500-4000,
老梅这个上将带了12000-13500。
金毛带了亲卫队100。
基本应该就是这个情况。也就是说,帝国军的基本舰队单元,是1200~1500艘规模的少将级分舰队。而贯彻三三制原则,三个少将级分舰队,组成一个中将级分舰队,三个中将级分舰队,组成一个舰队。每个舰队的满编兵力规模,是在13500艘左右。比同盟军的15000艘略小。
双方的最大区别,是同盟军准将就可以单独领军,正规舰队司令的军衔一般是中将。而帝国军是少将单独领军,正规舰队司令一般是上将~~主角一系特别是红毛例外,非常年轻的中将往往就是舰队提督了。
来源:逗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