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表面上看起来,这对夫妻是郎才女貌的一对,实际上女方却被爆出“知三当三”“靠孕肚上位”。
文|森森
编辑|小娄
有谁还记2005年许戈辉嫁入豪门的新闻。
当时真的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表面上看起来,这对夫妻是郎才女貌的一对,实际上女方却被爆出“知三当三”“靠孕肚上位”。
一晃20年过去,她还是没能彻底“洗白”,如今更是迎来了自己的“报应”。
很多人可能好奇为什么过去了20年,许戈辉还能受到这么大的争议。
按理来说这个圈子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好事情发生,多少明星今天火了明天就凉了。
一个已经过了20多年前的桃色新闻,早该被大家忘了吧。
可偏偏她这档子事儿时不时的就被人提起。
其实也不难理解,主要就是这个瓜本身就“够劲儿”。
想当年她是从央视出来的,后来去了凤凰卫视,也是女神级别的人物。
高高在上的精英,一旦牵扯到感情纠葛,特别还被传插足别人家庭,那在老百姓心里就不是一般的私人感情问题了。
而男主角丁健,更是IT界的风云人物,企业家大佬,这种财富和美貌的结合在很多人眼里本身就不单纯。
大家很容易就把这种结合,脑补成了一场带有目的性的“上位”剧本。
即便当事人解释是这样的,可是很多人就是不愿意相信。
还有当年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细节,更是让这件事变得相当复杂。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丁健当年那番“离婚是对婚姻负责”的高论。
他说自己和前妻婚姻破裂跟许戈辉没关系,是家庭沟通不足,感情淡了。
为了孩子才负责任地选择分开,还说成功人士不会因为诱惑而离婚,因为如果是那样的话,可是要承受巨大压力。
这话听着有道理,似乎还有点“高大上”,可问题是这话听着就是觉得有点“虚”。
尤其是他主张的负责任离婚的说法,难道不是在糊弄人吗?
在大部分人心里,真正负责任是好好维系一段婚姻,哪怕不幸福也得为孩子硬撑着。
不是因为负责人才提出离婚,尤其还是和他一路走过来的原配。
所以这种为了追求生活质量而离婚,听起来就像是给自己的不负责任找借口。
更别提新婚妻子当年结婚不久就生了孩子,时间线太过于紧凑,也难怪很多网友就直接脑补出了“孕肚上位”的剧本。
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或者说当事人自己觉得“逻辑严密”但大众不买账的解释。于是就给这件八卦增添了更多悬念和槽点。
而时间一晃来到2024年,许戈辉出现在节目《圆桌派》里。
节目上她诉说女儿被校园霸凌的遭遇,或许也是想要博得一波关注和同情。
结果这张牌没打好,反而把自己和女儿一起推到了舆论的火坑里。
网友们那句“现世报”,直接就给这事儿做了定性。
大家都认为她当年做下的“孽”,现在报应到女儿身上了。
说句公道话,看到这种言论,真是觉得有点心寒。
因为不管怎么样孩子都不该替大人的“过错”买单。
不管她当年感情的事儿外人怎么看,是“第三者”也好是“真爱”也罢。
这都是她和她丈夫,还有丈夫的前妻三个人之间的恩怨。
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是个独立的小生命。
孩子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父母,更没有能力去左右父母的感情经历。
孩子在学校遭遇霸凌,这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关注和保护的事件。
可网友们就像拿着一把尺子,直接把母亲的“原罪”套在了孩子身上。
甚至认为女儿的遭遇,就是母亲当年行为的“报应”。
这种代际惩罚,祸及子孙的逻辑,真是最阴暗,最封建的一面。
这不就是把孩子当成了发泄对许戈辉不满的“出气筒”吗,这不公平也太残忍了。
实际上从过去这些年关于许戈辉的各种报道来看,她确实一直在试着撕掉身上那些“标签”,努力活出自己。
事业上稳扎稳打成就斐然,生了女儿之后也做了合格的母亲,丈夫事业低谷时她不离不弃。
还做公益建希望小学,一直都在不断学习,在自己的节目里,依然是那个睿智的主持人。
她自己也说了不给自己下定义,一直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但是即便如此,她的日子看起来似乎还是不怎么好过,或者是起码没有她仔细想的那么好过。
尤其是看到女儿被“欺负”了,想必她心里更难受了。
关键是网友们根本不关心她做了多少公益,获得了多少事业成就,他们记住的依旧是那个被传“知三当三”“孕肚上位”的她。
刻板印象太深了,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她再怎么努力地进行“自我救赎”。
只要互联网还在她就永远难以摆脱当年的那些事还有这些舆论。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句老话,此时套在她身上似乎看起来没什么违和。
虽然没有因此锒铛入狱,也没有家破人亡。
但说穿了她承受的却是更要命的精神折磨,这比蹲大牢,或者倾家荡产有时候还要让人难受。
在现在这个流量为王,全民吃瓜的时代,一个公众人物,一旦身上被牢牢地贴上了某种“道德瑕疵”的标签,还能翻身吗?
答案好像就是这么残酷,一旦公众心里形成了“就是个坏人”或者“当初做了坏事”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
再加上网络上各种添油加醋的传播,这印象就会变得非常坚固,比铁证还难动摇。
不管她后来再怎么努力,做了多少公益,取得了多大的成就。
那些所谓的“道德污点”就像一张撕不烂的狗皮膏药,死死地贴在她身上。
尤其像她这种被贴上“知三当三”“孕肚上位”这种原罪标签的,真的比登天还难撕掉。
任凭她再怎么强调自己幸福,可公众心里牢牢刻着的,还是那个最初的印象和标签。
而此时回头看她的故事,其实更为她的孩子揪心。
孩子有什么错呢?
本来灿烂成长的时候,网上却有一大堆人再嘲讽她,看她被“欺负”。
除了让人唏嘘,跟让人无奈,也想说一句,吃瓜群众在激情开麦的时候,是不是也能多一分理智,嘴下留情?
20年前的风波,到底有多少真相,多少是误解,咱们这些“旁观者”,真的就那么清楚吗?
那些“现世报”“活该”的言论,真是大家想要的正义吗?
当它无情地伤害到最无辜的孩子身上时,是不是也该收手了。
或许对于许戈辉来说,这场永无止境的道德审判,就是她无法逃避的宿命了。
这份“报应”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如影随形。
也存在于每一个恶意的眼神和评论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彻底终结。
只是可惜还顺带连累的她的孩子。
谁说互联网没记忆?
它不但记得清清楚楚,甚至随着互联网的进步,这些曾经的黑料,过往变得越发清晰起来。
现在不光是许戈辉要痛苦,现在甚至连她的孩子也不能幸免,有人可能就会说这不是“报应”又是什么?
但是换个角度说,是是非非对错黑白,吃瓜群众的评论真的就能代表全部真相吗?
这份集体“审判”,会不会有点冤枉了无辜的人?
这大概就是许戈辉用20年时间,也没能解开的困局。
来源:与君説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