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访谈暴露黄渤“真实处境”:摊上这样的父母,赚钱再多也没用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8-25 16:40 1

摘要:百亿影帝面对镜头束手无策,原来钱财在阿尔兹海默症面前,也会“失去了法力”。

文/筱晓

编辑/筱晓

百亿影帝面对镜头束手无策,原来钱财在阿尔兹海默症面前,也会“失去了法力”。

在《热浪之外》的访谈现场,黄渤罕见地一脸苦涩,谈到了关于父母的事。

当谈到父亲曾因老年痴呆将他错认为“老战友”时,这位影帝眼中闪过难以掩饰的痛楚。

坐在对面的鲁豫问:“你害怕遗传吗?”黄渤接下来的回答,却让所有人都大感意外。

黄渤直言说“我都恐惧多少年了”,还说自己以后离确诊也是八九不离十的事情。

他曾主动停工半年做陪护,父亲三次走丢后,他才狠心将人送去专业养老院。

网友质疑他已经赚了那么多,自己的父母自己最上心,为什么不亲自尽孝?

他也只能苦笑回应,亲眼看着父亲一点点忘记自己,其实比挨网友骂更难受。

直到后来父亲因阿尔兹海默症离世,母亲也开始记不清事,仿佛要走上父亲的老路。

这位百亿影帝才开始害怕了,因为不管什么身份,在疾病面前全都一律平等。

朋友曾安慰他若只有单亲患病,遗传概率不高,黄渤却看的开:“我这,好像就是。”

父母双方如果都确诊了,那么孩子的患病几率最高将达到50%。

这远远高于普通人群的患病风险,难怪黄渤会如此谨慎病症的发作。

观众这才明白,纵然有百亿票房,也挡不住他对生老病死的烦恼和忧愁。

由于父亲是行伍出身,所以黄渤的家教严厉得近乎苛刻。

他痴迷音乐,家里却为他规划好了要走的路。

争吵是预料之中,但父亲的惩戒却从不手下留情。

皮带抽打成为家常便饭,甚至被打断过七节。

这段充满对抗的父子关系,在黄渤成名后本有机会修复。

当黄渤带着百亿票房的光环回家时,父亲却开始出现异常。

从记不清日期,到到在家附近迷路,再到看见黄渤时,以为他是陌生人。

黄渤回家看望父亲,父亲却无法认出他究竟是谁,就连对待他也是像客人一样。

母亲故意试探:“这是谁呀?”父亲端详许久,憋出一句:“是老战友吧。”

黄渤形容那一刻“头皮都麻了”,曾经打断皮带的严父,如今连亲生儿子都认不出来。

百亿影帝的来时路

1974年夏天出生的黄渤,从小在青岛机关大院里长大。

父亲是处级干部,母亲也在政府单位工作,姐姐早早做起了服装生意。

父母给他规划的路很清晰,考重点大学、找体面工作。

但这个在九中读书的男孩,偏偏迷上了唱歌跳舞。

后来他组乐队,串场演出,最后揣着三千块演出费回家。

父亲直接把钞票摔在地上,痛骂他:“不务正业!”,态度决绝。

可当黄渤去北京闯荡时,父亲又默默塞给他两万块钱。

这份拧巴的父爱,成了他后来,无论如何也要待在家里照顾父亲的执念。

19岁的黄渤带着几百块钱到北京,在王府井地下通道卖唱,晚上挤在地下室通铺睡觉。

后来签了唱片公司,却因长的普通被指火不了,结果一语成谶,唱歌多年也没有任何奖项。

和他同期跑场的周迅、满文军都红了,他还在为房租发愁。

直到2000年,发小高虎给他打电话:“电影缺会说青岛话的演员,你来试试吧?”

黄渤抱着回归的心态,进了好兄弟的剧组,没想到《上车,走吧》电影直接拿了金鸡奖。

蹲在监视器前啃馒头的他忽然发现,原来表演才是自己该走的路。

28岁“超龄”考上北电配音班,黄渤成了全班最较劲的学生,排演厅的灯总是亮到最晚,保安都认识了这个“夜猫子”。

争取来的幸福人生

2005年拍《生存之民工》,他直接住进工地扛水泥,三个月后晒得完全分不清他和民工。

电视剧播出时,真有观众打电话报警要“解救被拐民工”。

拍《疯狂的石头》跳臭水沟那场戏,污泥漫到胸口,同剧组的刘桦直摇头说这傻小子太实在。

最苦的是拍《斗牛》,四个月就穿坏37双鞋,天天牵着牛爬山坡,摔得满腿淤青。

但这份实在换来了回报,2009年他,凭“牛二”拿到金马奖。

站在领奖台上他咧嘴笑:“以前总被说丑,今天发现颜值真能当饭吃啊!”

台下哄堂大笑里,是同行对实力派的认可。

2012年被媒体称为“黄渤年”,他在《泰囧》里演奸商高博,梳着油头算计人。

《西游降魔篇》里颠覆传统的孙悟空吓哭小孩,三部电影总票房19亿。

但他不愿被定型,2017年《冰之下》的颓废赌徒让他拿下上海电影节影帝。

隔年导演处女作《一出好戏》票房破10亿,荒岛求生故事里藏着人性寓言。

2025年新片《戏台》里,他更是亲自上阵唱京剧,每天吊嗓子练身段。

综艺里的他也真实,《极限挑战》里用青岛话插科打诨,《忘不了餐厅》陪健忘老人包饺子。

这些经历让他获得2023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奖状是中宣部发的。

黄渤的妻子小欧是他的初恋,两人在中学元旦晚会相识。

他组乐队时拉她当舞伴,结果舞伴成了爱人。

黄渤考北电,小鸥掏出攒了多年的6000块学费,工厂破产时,她打三份工帮他还债。

2007年黄渤刚凭《疯狂的石头》走红,转头就和小欧领了结婚证,黄渤这才有了自己的小家。

直面命运的安排

此刻的影帝,依然是青岛老城区里那个踩着拖鞋吃烤串的邻家大哥。

只不过他朴实的本身,也成了亿万普通人所能照见自己的镜子。

作为中国影坛的“百亿先生”,黄渤年收入过亿。

但当主持人质问“为何把父亲送养老院”时,他却眼眶发红:“我真的无能为力。”

亲自照顾期间,父亲常常独自坐在院子里发呆。

更危险的是,老人会突然出走,更会在寒冬失踪数小时。

黄渤既要奔波拍戏,又要担心父亲走失,身心俱疲。

最终选择专业养老机构,成了这位孝子最无奈却最理性的选择。

如今母亲也步入父亲后尘,带黄渤来到世上的妈妈,最终也会忘记自己最宝贝的儿子。

艺术创作成为他转移焦虑的出口,却抹不去潜意识的恐惧。

阿尔兹海默症如缓慢蔓延的锈迹,侵蚀着最珍贵的记忆。

早期只是忘关煤气、叫错名字,中期开始迷路、性情大变,晚期则完全丧失生活能力。

黄渤的恐惧并非杞人忧天,研究显示,一级亲属中两人以上患病,自身风险呈指数级上升。

面对镜头很少紧张的黄渤,谈及此事的声音却有些微微发抖“这种焦虑会在你的潜意识里。”

面对高遗传风险,黄渤开始积极预防。

除了做艺术雕刻这类活动锻炼脑力,他还推动“新导演计划”,通过社交互动保持思维活跃。

但他不知道的是,全国近1700万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背后,仍旧是数千万同样焦虑的家属。

当阿尔兹海默症,降临到父母、家人、或者自己身上的时候,他们又该如何自处呢?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真心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转身就忘、重复多次,甚至还会情绪激动、离家出走。

但如果家人能陪在身边进行照顾,想必即便是父母忘了自己,也一定能感受到子女的爱意,对此大家怎么看?

来源:筱晓的世界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