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申明:本作品版权归本账号「花影故事」所有,内容引用权威资料/真实故事,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不偏颇、不诱导,用中立态度客观事实描述事情本身。
导读:看了《姐姐当家》才会发现,王琳的高能量,都是表面,实际上的她,孤独,又不快乐。
申明:本作品版权归本账号「花影故事」所有,内容引用权威资料/真实故事,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不偏颇、不诱导,用中立态度客观事实描述事情本身。
01
我对于王琳的记忆,停留在小时候看《情深深雨蒙蒙》中的雪姨,泼辣的性格让人印象深刻。
接下来是参加《乘风2024》,大家都对她的状态赞叹不已,网上关于她“满50减20”,“高能量姐姐”的话题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可是最近爆火的综艺节目《姐姐当家》里,展现出来给观众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她。
一个人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清晨醒来要给地毯梳整齐,床铺整理得一丝不苟,不停给房前屋后做清洁,还要定期自己洗车等等这些过度追求完美的习惯;
去朋友家吃饭的时候对朋友家的“人气”不自觉流露出的羡慕;
在春天看到门前树叶抽嫩芽,感慨的却是,等待自己的不知道还有几个春天;
得知节目录制要结束,工作人员马上就要撤离,刚才还在分享自己对舞蹈的热爱,下一刻就流下了眼泪……
凡此种种,都让人觉得她的世界,好像隐约暗藏着危机。
02
她的生活很空旷,还孤单;感情很细腻,又软弱。
因为一通和儿子的电话交流,儿子不想和母亲的通话被镜头记录,但是王琳很希望儿子作为自己唯一的亲人能在节目中给自己更多的支持和能量,两人产生争吵。
这一幕让很多网友的讨论把“王琳被批与儿子的相处方式太窒息”这一话题推上热搜。
她敏感脆弱,悲观焦虑,对儿子有很深的情感依赖,所以当儿子明确拒绝在镜头前展现与母亲的交流时,她会突然崩溃。
因为自己童年没有感受到很多的爱,过得不幸福,所以在自己成为母亲后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想要给他全部的爱。
我们当然可以告诉她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人生,成为母亲也要有自己的生活,要做一个快乐的妈妈,而不是用情感去束缚孩子的妈妈……这些,我们都可以说,但是她本身对孩子的爱和奉献,不应该被批评。
就像倪萍老师说的,真的感觉两个人都没错。一位孤单的独居母亲,在万家灯火热热闹闹的对比下,希望最亲的儿子给自己一些能量和支持,这也不是过分的要求。而已经独立的儿子,想要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不想和母亲的日常聊天被镜头记录,被万千观众窥视,又有什么错呢?
更何况,下一次通话的时候,王琳就主动拿下麦,先跟儿子道歉。会反思自己的错误并主动道歉,这已经比很多的父母做得好了。
03
我想起另一个画面是王琳窝在沙发上和朋友讲电话,说到有另一个朋友离开了,电话里两人互相叮嘱要活在当下,要快乐。
没错,我们都是会死的,要活在当下,要尽量过得快乐。可是看着王琳弱弱的声音和有点暗淡的表情,我的感觉是,她应该很难快乐吧。
我朋友里头有一个生活幸福感很高的“小太阳”,每次见面屁股刚落下就开始拿出手机跟我们分享最近吃到的美食,买到的好玩的小东西,或者是最近发生的事要吐槽,叽叽喳喳小嘴说个不停。
快乐是发自内心的快乐,生气也是那一刻的气愤,整个人都是鲜活的。
和她相见的时候我们从来没有聊过什么活在当下,或者是要过得快乐一些这种感觉像是在纸上谈兵的话语,聊的都是具体生活的快乐时刻。
王琳不断念叨要快乐,大概就是因为她不快乐,真正快乐的人,在热烈地生活,想不起来要默念快乐,快乐……
其实了解王琳本身的处境和成长经历的人,都很难对她过分苛责。
王琳姐姐的来时路,正如那句话:不好的原生家庭犹如湿了的棉袄,穿不上又脱不下来。
小时候跟着外公外婆,没有父母的爱和陪伴,到七岁时候好不容易回到家中,却没能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床,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她渴望外面的世界。
经历了两次婚姻以后,现在又回到一个人的独居状态。
好像是走了一圈又一圈,想要寻找一个温暖有爱的家,但是最终拥有的,是现在这个洁净但冰冷的家。
这让我想起万千惠,她的生活状态和王琳完全不一样,在公司的时候一群伙伴热热闹闹的,在家父母小孩儿生活在一起,自己也总是笑意盈盈,感觉生活很幸福热烈,但是她依旧饱受焦虑症的折磨。
这档节目让我觉得,好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困境,没有谁的生活没有烦恼。
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像“小太阳”一样,减少去思考宏大的话题,更多的关注当下生活真实的快乐。
End。
花影故事原创作品,专注情感心理领域,以走心的文字,书写有态度、接地气、有力量的观点与故事。
本文话题讨论:你生活中最大的烦恼是什么?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花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