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被群嘲为“野心家”、“情商低”的蓝盈莹,如今凭一场红肚兜甩鞭的“驯夫戏”,强势逆袭成为最受关注的演技派。
曾被群嘲为“野心家”、“情商低”的蓝盈莹,如今凭一场红肚兜甩鞭的“驯夫戏”,强势逆袭成为最受关注的演技派。
在话剧、综艺、影视剧之间来回辗转,一步步从“浣碧”走到“银子”,把所有的争议都用演技回应。
但她的爆发并不是一夜之间的奇迹,而是十年沉淀后的必然结果。
当“野心”不再是贬义,当“不讨喜”也能赢得掌声,她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生万物》刚开播那几天,剧组主打的是杨幂回归年代剧,全网也都在围观她从精致女明星转型为“地主千金”的努力。
但没过多久,戏里的气场就换了主角。
原本镁光灯给足的“宁绣绣”,被一个灰扑扑、土里土气、披着破棉袄的“银子”给抢了风头。
这角色之所以能立住,最大的功劳不是剧本,而是蓝盈莹给角色添了“骨头”。
这个角色最迷人的地方,不是她有多“抢戏”,而是她一开口就带着时代的沙哑,一落泪就牵动人心最真实的酸楚。
那种对生活认怂却不跪下的劲头,配上蓝盈莹干净利落的表演方式,让角色一出场就直接碾压了备受好评的女主。
这一次,观众终于不用被提醒她有多拼——因为她早就把“拼”写进了每个角色的皱纹里。
还在上戏附中读书的时候,她的表演梦就遭到了家里的“全线否决”。
父母不仅不支持,甚至动手撕掉她的录取通知书,直接和学校打招呼封死她的舞台梦路线——演出,别想了。
可惜蓝盈莹不是那种会知难而退的乖学生,反倒一路顶风操作,硬是以优异成绩杀进了中戏。
刚出校门那几年,第一部电影就和孙俪合作,第二部电视剧就是全民爆款《甄嬛传》。
她演的“浣碧”虽是女配,却情绪层次复杂、存在感拉满,凭一身哭戏挤进了观众的记忆库。
可惜,成也角色、困也角色——从此,“心机脸”“苦情女配”的角色成了她的固定戏路。
观众承认她演得好,却也顺带决定了她“不适合当主角”。
理由五花八门:脸太精明、太会抢戏、眼神太狠,总让人担心她下一秒要开始搞事。
这些评价要是换个性格玻璃心一点的演员听,可能早就半退圈了。
但蓝盈莹没怂,她还跑去《演员的诞生》与章子怡同台飙戏,一句“该我上场了”成了综艺名场面。
本来以为这段“王炸”能刷一波好感,结果舆论扑面而来:“太自信”“太用力”“太有野心”。
一个综艺瞬间,她直接被盖章成“演艺圈卷王代表”,可这股“太想赢”的劲儿并没有被浇灭——转头就去参加《浪姐》。
别的姐姐都在找状态、谈梦想、想清空自己的人设,她已经列好了训练计划表,带着队友“拼绩效”。
结果观众不买账,评论区的“太累人”“不懂综艺感”又成了她的过错,拼命永远不如“佛系躺平”更招人喜欢。
这不是节目效果的问题,而是内娱对“认真脸”的某种天然排斥。
哪怕你全程业务能力拉满,只要没有“玩得开心”,那你就“太有心机”。
偏偏她就是不懂什么叫“收一收”,从综艺回到影视剧,她也不走捷径,不靠炒CP,不贴网红妆造。
没搭谁的资源顺风车,也没抱紧哪个制片大腿,能接的戏就接,没戏就回人艺演话剧。
在别的演员还在争抢C位剧本的时候,她在舞台上一遍遍排练。
北京人艺是出了名的“挑人”,蓝盈莹能拿第一名进去,也只是“进门”。
她演了好几年小配角,每天泡在排练厅,排一遍还不够,要琢磨五遍。
她怕自己上节目给人艺丢人是认真的,怕不是因为不自信,而是对“演员”这两个字格外敬畏。
可敬畏归敬畏,她也没想在剧场里养老,她想出去打仗。
这一次,她带着的是《玫瑰的故事》里那个短暂却令人眼前一亮的“关芝芝”。
戏份不多,但她的表演风格已然变了模样,不再是当年“浣碧”的犀利冲撞,也不再是“卷王”的强势压迫。
镜头里是个克制、隐忍、带点文艺气质的小职员,情绪藏在眼神里,说话不急,反而让人印象更深。
那一刻,观众才发现,她其实早就悄悄地“换了气质”。
这个阶段的蓝盈莹,已经褪去了那种初出茅庐时的“我一定要证明我不差”,而是开始回到“角色说话”的本心。
她不再需要在综艺里抢风头、在宣传中硬推话题,而是慢慢通过一个又一个作品,把那条早年被判死刑的“主角之路”走了回来。
秦海璐曾说话剧演员就是十年沉淀、三秒爆发,《生万物》里那个名叫“银子”的角色,干脆不靠浮具,直接扎进水底硬游。
结果她这一游,不仅游得稳,还游得出了圈。
原著中的银子,悲惨得令人窒息:卖己换粮、婚后被压制,甚至连生不生孩子都没自主权。
但剧版显然加了点“编剧的温柔”,她从一个任人摆布的悲剧女性,变成了一个披着泼辣皮囊、裹着生存智慧的小土妞。
她提前进驻拍摄地,进组不是为了“熟悉环境”,而是为了从根上把自己变成那个角色。
她跟村民一起干农活、练方言,脸晒红了不遮,手刮破了不怜,连指甲都染成了黄黑色。
那些苦活累活在她眼里都不叫事,反而像是为角色“踩泥巴做发酵”。
剧里那一场名场面——“红肚兜+马鞭+一脸不屑”的驯财主画面,就是她“沉泥三百米”之后冒出来的压轴戏。
这场戏没有台词铺垫,也不靠慢镜头渲染,就是一个甩鞭的动作,配上一个转身的眼神,观众齐刷刷高呼“蓝盈莹杀疯了”。
最有趣的是,那场和倪大红的“互呸”并不是写死的台词,而是两人当场临时加的戏,把角色间那种又尴尬又好笑的权力拉扯演得味儿十足。
这角色不是那种“大女主”挂的爽感,也不是“灰姑娘逆袭”式的幻想糖分,而是一个底层女性靠自己的脑筋、身体、情绪一寸寸筑起来的生存空间。
她嫁给了比自己父亲还老的宁学祥,不是因为“爱得深沉”,而是因为娘生病、家里没粮、弟妹等着吃饭。
银子之所以让人共情,不是因为她“美”,而是因为她“懂得苦”,蓝盈莹也一样。
尤其那段和曹骏的恋情,明明两人三观一致、节奏同步,甚至还一同健身分享生活。
却因为分手而引发外界一片“嫌贫爱富”“高攀不起”的舆论反噬。
可当女性演员黄金期被缩短到三十几岁、当每一部作品都可能是“最后一次翻身”的时候,不想输反倒成了一种稀缺而冷静的自我保护机制。
她不去争辩,也不跟风洗白“野心”人设,而是一次次拿出作品,让角色替她讲话。
银子,是她最响亮的一次回应。
如今的蓝盈莹,早就摆脱了“浣碧滤镜”。
不再是那个用力哭戏抢镜的女配,也不是那个和章子怡互飙演技被群嘲的综艺常客。
她演绎的是一个又一个“没光环”的角色,却让观众逐渐看清:没有主角剧本也能活成全剧亮点。
这一次的“银子现象”,其实也在悄悄改写着观众的观剧习惯。
在主角光环一统天下的审美疲劳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那些从“边缘线”往前站一步的配角们。
不是“她终于演主角了”,而是“她让配角也有了主角感”。
也许蓝盈莹的银子不会拿奖,也许这个角色不是她最终的顶峰,但在这个角色之后,她再也不是“有争议的女演员”。
“野心”这件事,不是原罪,也不该被嘲笑。
蓝盈莹走了十年,才让“野心”这件事变得不再刺耳——那不是锐利的刀,而是藏在骨头里的锋。
蓝盈莹资料作品经历:拒绝家族事业 上《演员的诞生》演技炸裂 第2页.闽南网 [引用日期2024-06-24]
蓝盈莹:有一天,我想被人称为“老艺术家”.搜狐 [引用日期2024-06-22]
《演员的诞生》收官之战 蓝盈莹实力爆发入三强.网易娱乐.2018-01-22 [引用日期2018-01-23]
“浣碧”蓝盈莹:每一次都可以重新认识自己.搜狐娱乐.2013-9-3 [引用日期2017-07-21]
来源:世界钱眼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