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被送往慎戒司的康王氏至死不知,两女儿的下场凄惨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8-24 10:22 2

摘要:康王氏啊,这一生活得真不算糊涂,但也没能避过那些让人生出一口苦水的曲折。说她命硬吧,前半辈子锦衣玉食、父母疼得像掌上明珠,可后半生,却掉进了无底深坑。软饭丈夫康海丰一身没“本事”,连累她处处尴尬——她那些怨和恨,最后是撒到了什么人身上,怕是连她自己都说不清了。

康王氏啊,这一生活得真不算糊涂,但也没能避过那些让人生出一口苦水的曲折。说她命硬吧,前半辈子锦衣玉食、父母疼得像掌上明珠,可后半生,却掉进了无底深坑。软饭丈夫康海丰一身没“本事”,连累她处处尴尬——她那些怨和恨,最后是撒到了什么人身上,怕是连她自己都说不清了。

讲康王氏的事,其实都绕不太开她的两个女儿:一个允儿,一个元儿。这个家,明面上看着像一锅热腾腾的粥,谁知道底下全是砂子、小刺,人人往嘴里送,总有不顺口。康王氏不是没尝过甜头,小门小户的姑娘,后来能在父母膝前享尽宠爱。只不过,这好运气没能保鲜多久。嫁了康海丰后,日子像拧麻花——怎么拧都不圆润。

外人看待她,难免觉得她活得太给自己添堵。喜欢兴风作浪,小事闹到天塌。剧里那段和明兰的冲突,最后竟是一剑封喉收场。其实原来的结局更惨,她一路作怪,最终被送进慎戒司——那地方,说白了是贵女的牢笼。进去就是半活不活,想出来?只能等天上掉皇帝的赦令。她第一天就被女官用木片抽得满脸高肿,嘴巴都裂了,身上阔太太的好料子也给扒得干干净净,霉臭粗布换上身,连自己都认不出自己。

你说苦是她自己招的吧,可她那两个女儿呢?外面看着没她惨,可命途也好不了太多。其实这话说起来有点绕,也有点让人心疼。允儿其实是她费了不少心思要“铺路”的长女——那会儿长柏中了科举,人家有了出息,她巴不得女儿攀上这门好亲。可盛老太太和盛纮压根不愿搭理,她们心里门清:康王氏脾气大,康海丰没用,女儿进门肯定是祸事一箩筐。

说起来,康王氏的娘家早就被她折腾得快散场了。结婚后有点风吹草动就回娘家闹腾,哥哥出银子、赔脸面,最后把家里的好资源全耗空了。哥哥一肚子苦水——自己升不上去,都是给妹妹擦屁股拖的后腿。盛纮最要紧家族面子,要是长子的媳妇是这样,就不怕给仕途添石头?

其实盛老太太早看透了“康”这个姓的麻烦。当初儿媳妇的名额就是个有心计的选择,现在自然儿孙的婚事,她做不了糊涂长辈。偏偏王若弗又是个脸皮薄的,面子上过不去,一直在家里闹腾。折腾到最后,老太太看不过去,索性给长房盛维出主意,让允儿嫁给盛家的次子盛长梧。说起来这桩亲事其实不错,允儿柔顺貌美,长梧也是有温度的人,俩人刚结婚那会儿还算恩爱。

可好日子刚开个头,就遇见婆婆李氏要她“立规矩”。幸亏明兰帮了把手,允儿才跟丈夫一块去京城。康王氏一看女儿日子顺心,转头就顺手把嫉妒撒到明兰身上。和小秦氏结伙找茬,甚至把自己的庶女兆儿硬塞给顾廷烨做小妾,这一下连盛纮都炸了。

盛老写信让长房家管管,“大房本的好日子,都是盛老给铺的路”。盛维像捧着祖宗牌位一般敬老太太,这会儿老太太一句话,李氏立马把允儿叫回宥阳。允儿那天回家,和母亲吵起来,话说得不难听但酸楚:“母亲,这盛家两房比外头的兄弟还亲,祖母的大房恩重如山,我公公气得直喊,姑母连我都骂。这家门,亲情是硬道理,你女婿孝顺,从不违了长辈意思呀。”

这一关,康王氏根本过不去。如果她收手,允儿还能熬个小岁月。但她不收,反而越想越心狠,竟琢磨起下毒杀盛老太太的法子。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果然没错——允儿最后被母亲这招害惨了。那天她听见母亲谋害老太太,当场就晕过去。偷偷爬到寿安堂外头跪了一天,老太太气病了,公婆直言要让她回家静养一年。当媳妇的,跪病了公婆——你说这关系还怎么过?

允儿好不容易熬回宥阳,又跑去求人。她居然用血写信,还打算递到明兰手里,多亏管事婆子机灵拦住。盛维吓得够呛:这要真送到顾廷烨手里,还不得整出天大的麻烦。婆婆李氏头一回真急了,带走允儿的孩子自己养,还找了个出身好、懂事的妾。那句警告可不轻:“再有一次,就请你回家,另找平妻。”你说允儿,孝敬母亲孝到这份上,可拖了丈夫、拖了孩子、拖了婆家。谁家能容得下这样没分寸的媳妇?丈夫长梧都离她远了。

康元儿这小的,本来也是康王氏的心尖子。本想和王家联姻,结果王若予当家强势,王老太太撑腰拍了板,元儿嫁给了表哥。元儿仗着外婆、母亲两路后台,把婆婆王舅母当空气。其实王舅母以前也是大家闺秀,温柔软顺,嫁进王家吃了王若予不少苦头。天生性格软一点,被家里折腾得叫苦不迭。王若予出嫁前闹得家里日子没个清净,出嫁后还让娘家帮她收拾烂摊子。

这王舅母被元儿气得够呛,家里有王老太太做主,她想躲都躲不了这个大姑子。被娘家当了主,她只能让儿子娶了王若予的女儿。忍得够久,终于碰上元儿被康姨妈教唆,偷偷往婆婆碗里下药。王舅母这次不忍了,回敬一剂狠药,让元儿终身断子绝孙。

康姨妈被押进慎戒司后,王舅母还去看她,话说得酸得很:“本来我怕她,想着只纳个妾就算了,现在嘛...呵呵,我回头给佑哥儿找平妻。”临走还不忘补刀:“她这脾气野得像疯了,我就给她找院子养养病。”

康元儿这孩子,直到最后也没明白,自己跟着母亲学的那些歪门邪道,竟把自己的后半生都葬送了。

你说,这一家子,明明可以过点安稳日子——允儿要是能分得清什么才是幸福,好好守着自己的小家,准不会被母亲拖下水。元儿呢,本来也是运气不坏,可脾气太像母亲,说不清对错,反倒把自己一生搭进去。

人说养儿育女,总是想着给她铺路。可康王氏心里那杆秤,根本不在女儿的幸福上,忙着帮女儿撒泼闹事,最后只把女儿推下了深坑。这母亲的“算计”,换来儿女的苦果,命里的冷暖如刀子割,谁也救不了谁。

你要问,这世上的父母是不是都得给孩子谋未来?也许吧。但什么是“好未来”,怕是比看天还难——康王氏这一条路,走到黑,连带着女儿都没了出头天。生活里谁没遇见过这样的人呢?有时候,长辈的一点执念,反倒成了后人过不去的大关。你说这是命,还是人心,谁又说得清?

来源:湖畔静赏的垂钓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