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顶着夏东海的光环混了十几年,谁不曾被他那种“开明老爸”气质骗过。
圈里人看新闻,是一半吃瓜一半审人设。
说实话,高亚麟这锅,谁背谁秃顶。
先不聊他当年多红,先问一句——你现在心里还觉得他是那个“国民好爸爸”吗?
顶着夏东海的光环混了十几年,谁不曾被他那种“开明老爸”气质骗过。
台前幽默后场鸡毛。
这波反差,我只能说:娱乐圈脸皮薄,现实生活里脸可真厚。
时间往回拉——
还能记得当年《家有儿女》里他那点烦恼吗?和孩子斗智斗勇,跟老婆打情骂俏。
那种家庭氛围,多少人梦里想过模仿,结果现实里的高亚麟,呵,怎么现实一百倍……
从部队文工团混到话剧团的五年“龙套生涯”,谁说不是苦逼?
那段工夫,多少同行只能陪跑。
可他脑筋活,知道熬资历不是长久之计,直接转型折腾导演。
再后来当制片人,才算把命运线攥紧手里。
很快,《人民的名义》让他一战封神——金牌制片人,业内哄抢。
那会儿的高亚麟,看谁不顺眼都敢怼两句:
“演员会演戏吗?”、“片酬占成本75%,合理吗?”、“行业乱象太多了!”
把艺德挂嘴边,把人品夸上天。
我承认,那会儿说这些话的人,总归也是有点担当的。
但行业风头大了,真心话总容易反噬。
时间线,咱再拉回到现在。
魏嘉突然上线,硬核爆料。
一连串实锤,让人直呼“情节比剧还狗血”:
孕期出轨?
动手掐脖子扇耳光?
几万块转账记录,聊天截图拉满细节。
哪点不像《家有儿女》里的好爸爸?
分明就是家庭泥潭里的“渣男”翻版。
高亚麟的妻子时玮,小他十一岁,还拍拍电影秀恩爱。
画面走温情路线,背地里却一地鸡毛。
魏嘉的爆料,把娱乐圈的“神话”撕得干干净净。
婚内出轨、未婚生子、孕期家暴——每一条都刷新三观。
观众还能淡定吗?
没两天,央视下场操刀。
《刑警的日子》AI换脸,强行“去高亚麟化”,满屏都是违和的张磊。
身形声音还是高某人,脸却被换得连亲妈都认不出。
嘴型对不上台词,观众直接出戏。
平台这么硬气,可真是把“劣迹艺人”的末路写在了屏幕上。
有网友吐槽——“再牛X的演员,私德一塌糊涂,终究还是被一刀切。”
这话没毛病。
比起拖几个月再慢慢凉凉,现在平台效率直接拉满。
今天爆丑闻,明天消人设。
剧情还没完,经济账单来了。
天津正源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不到两年,高亚麟虽然只有10%股份,也被法院揪出来强制执行310多万。
而且不止这家——
还有十几家公司层层关联。
手握杭州嘉惠义和投资合伙企业,跟沈振扯上关系,《人民的名义》的发行公司也是这家。
曾经的摇钱树,如今成了法院的“活靶子”——冻结股权,简直是断崖式下跌。
讲真,圈里这些年“翻车”能不能洗回来?
以前有可能,现在真没戏。
有些粉丝还等着他出来道歉、重塑形象。
我只能说,现在的观众不是傻子,谁塌房谁凉透。
咱再说回AI换脸这档子事——
技术再先进,也掩盖不了人的道德污点。
没哪个投资方愿意等一个劣迹艺人慢慢洗白。
作品被换脸,下架,广告解约,代言撤销,一切不是口头雷霆,是实打实的“财路断绝”。
法院这一招下去,“道德债务”直接折成真金白银往外还。
你对圈内那些“不靠谱”说三道四,结果自己撞得头破血流。
这打脸,真不是吹牛皮,现实就是这么狠。
很多圈里人私下聊,说高亚麟这回是“彻底凉了”。
不是没机会,“咸鱼翻身”,但前有央视优化,后有法院冷锅,谁敢接你的戏?
你自己造的“地雷阵”,还指望别人原地踩吗?
网友更毒:
“艺德不艺德,看谁犯事,轮到自己全都失忆。”
“当年夸的那么好,结果自己倒像漏网之鱼。”
圈子惯性认人设,但风险堆得越来越高。
不是昔日那一套“道歉+低调+复出”流程。
现在塌房,就真的一塌到底。
观众已经不把“国民好爸爸”当回事——而是问一句:
“你还有脸复出吗?”
有台媒还爆,说高亚麟还在尝试各种渠道力求翻盘。
要么找老友、找平台、找资本搭线。
但这年头,资本也怕舆论。
一个买卖,能出几个亿,谁敢赌你声誉?
你能说娱乐圈残酷,还是现实残酷?
以前靠作品续命,现在靠做人自救。
连连爆雷,谁还敢认你是“金牌制片人”?
像这种彻底翻车,谁还敢站队?
偶像说的话,最后都成了笑话——
不是你说了算,是你做了什么才算。
现在,“高亚麟塌房”成了大众瓜田里最新一波火苗。
有人冷嘲热讽:
“当初口口声声讲艺德,结果艺德掉地没声。”
还有人义愤填膺:“孕期家暴,演技再好也该永不复出!”
但话又说回来——
娱乐圈从来不乏“跌倒又爬起”的故事。
有人想看悲剧推倒重来,也有人等着下一波“洗白操作”。
你想,他还有可能翻身吗?
央视AI都动手了,法院都敲板了,这回还有啥筹码?
瓜已经切开,谁愿意吃谁吃。
但如果高亚麟还敢出来,装没事人一样造人设,你会买账吗?
评论区开麦,就想问你一句:
你还愿意原谅这样的“国民好爸爸”吗?
留言说你怎么看。
来源:格格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