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著小说中,费左氏是因为小婆婆在公公去世后与人偷情被费左氏发现了,于是费左氏用一碗加了毒药的小米粥结束了这个可怜女人的一生。
“喜脉。”
苏苏怀孕了。
费左氏的遗憾终于弥补了。
她这一生,为了费家后继有人,可谓是尽心尽力。
丈夫早逝之后,她就忙着给公公张罗填房。
后来生下费文典,她的丰功伟绩被到处传颂。
公公死后,小婆婆也去世了。
原著小说中,费左氏是因为小婆婆在公公去世后与人偷情被费左氏发现了,于是费左氏用一碗加了毒药的小米粥结束了这个可怜女人的一生。
小婆婆去世时候,费文典才三岁。
费左氏既当嫂子又当妈,把费文典抚养长大,供他上学至成人。
她在费文典外出求学之前,就替他物色好了绣绣。
没想到,阴差阳错娶了宁苏苏。
费文典在绣绣嫁给封大脚之后,把苏苏送回了宁家,但是宁家不要,没办法又被费左氏接了回来
费左氏已经认定苏苏只能是费家的媳妇,即便费文典不愿意,苏苏也得守在费家。
为了反抗嫂嫂的安排,与苏苏成亲后,费文典就要马上离开天牛庙村。
他不喜欢苏苏,也不想耽误苏苏。
没想到费左氏更狠,直接在费文典和苏苏的酒里下了催情药。
她想要断了苏苏和费文典的后路,即便是费文典不回家,也得在这里留一个羁绊。
苏苏即便是守活寡,也得给费家生一个孩子。
费左氏被费家困住了一生,费家的媳妇都得如此。
费文典和苏苏糊里糊涂就睡了一觉。
待到醒酒后,费文典不知道如何面对苏苏,便急不可耐地离开了。
费左氏观察了一下苏苏的状态,觉得不太可能怀孕,便想着再把费文典叫回来。
可是费文典不会这么乖乖听话的,她正一筹莫展的时候,机会来了。
绣绣和封大脚有事求费左氏。
起因是铁头家的十三亩地被费左氏抽走了。
铁头家的十三亩地产出的粮食并不多,不仅每年的租子交不上,铁头娘背着铁头跟费左氏借了好多钱。
这些钱一部分是用来给铁头爹治病,一部分用来买口粮。
费左氏眼看着铁头家欠的钱越来越多,多到几乎还不上了,便抽走了这十三亩地。
就如费左氏而言,抽地这种事情每年都有,也不是针对铁头家。
可是这十三亩地包含着铁头一家太多的期望。
铁头娘指望这十三亩地赚钱还东家的债。
铁头指望这十三亩地给银子家下聘,娶银子。
但是费左氏一个决定毁了他们所有的希望。
同时还令铁头家破防的是,这十三亩地被抽走后,租给了封二家。
封二家原本就有自己的地,而且封二之前言语间也透露出对铁头家那十三亩地的渴望。
铁头和他娘都以为封二故意仗着跟费左氏的亲戚关系,来抢地。
于是铁头家和封二家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封大脚得知自己家租的是铁头家唯一的口粮之后,主动去了费家,找到费左氏,想要把这地退了,还给铁头家。
与铁头做了十几年的邻居和朋友,封大脚也不愿意这样把铁头娘俩逼入绝境。
但是费左氏不肯。
她觉得封大脚不领情。
之前明明是绣绣找苏苏开口,想要租几亩好地来种,费左氏特意选了铁头家这十三亩好地给了封二家做人情。
这一举动是给苏苏体面,也是弥补绣绣。
但是没想到封大脚不领情。
费左氏也懒得再跟他掰扯。
没办法,只能绣绣出马。
费左氏看见绣绣,跟她做了一笔交易:
“费家嫂子跟俺说,地再给铁头租种一年,但她有个条件,劝费文典回来,这信不好写,俺又不能不写。所以俺就写了一个归字。”
绣绣为了大脚和铁头的关系,答应了费左氏的请求。
此时她已经是封大脚的媳妇了,费文典只能是自己的妹夫,为了不让费文典误会自己,也为了大脚的脸面,她只写了一个归字。
这个归字留有了太多想象的空间,也暗示着太多不可控的可能性。
费文典回来了,他也没有想到等待他的不是绣绣对他的期待,而是嫂子的催生。
“你这次回来,嫂子就让你办一件事,把孩子怀下。”
顿时,一碗老鳖汤就端上桌了,谁知道,费文典还没有行动,苏苏有了孕反应。
原来两个人第一次行房事时候,苏苏就怀孕了,这会儿正好到了孕反期。
这个消息断了费文典对绣绣最后的念想。
封大脚双赢。
绣绣替铁头家要回来了这十三亩地。
铁头虽然嘴硬,不需要封大脚的帮忙,但是这十三亩地始终是他最后的退路。
铁头娘又有了生活的奔头。
同样是失去土地,封四就没有铁头这么幸运了。
铁头失去土地是因为交不上租子,还不上债,被费左氏硬生生地抽回去的,而封四把最后的四亩地卖出去,是被宁学祥下套骗走了。
封四欠了宁学祥15个大洋,临近过年时候,宁学祥带着筐子去要债,封四一家躲在屋里不开门,宁学祥便一直在门外逼债。
多亏宁绣绣和封大脚路过,替封四一家解了困。
毕竟封四是封二家的亲弟弟,虽然说两家关系剑拔弩张,但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
绣绣出面赶走了宁学祥。
宁学祥知道这钱是要不回来了,碍于绣绣的面子,也不能老上门催债。
于是年后,宁学祥在家摆了一桌子菜,主动邀请封四来喝酒吃饭。
他趁着封四喝得醉醺醺时候,各种捧杀封四,鼓动他去扎觅汉,自己替他养地。
宁学祥说得好听,其实真实的目的就是想要封四欠下卖地的地契来抵债。
四亩地二十个大洋,宁学祥和封四达成了交易,扣除封四欠下的十五块大洋,封四拿着五块大洋离开了宁家。
封四典型把一副好牌打烂了。
他醒酒后,知道被宁学祥算计了,有苦说不出。
他是家里的老幺,极得父母的宠爱,为了分走父母的积蓄和土地,非要跟父母一起住,后来父母生病,他又把父母送回了封二家。
封二家把老人养老送终,只分得了十二亩地,而封四家则是占了二十亩最好的地。
但是封二一家越过越好,封四一家好吃懒做,为了填饱肚子,不出力,只卖地。
这会封四把最后的四亩地卖了,彻底没了生存的根基。
一开始封四和铁头一起去了潘小鬼家扎觅汉。
但是一次意外,封四跟马子搅在了一起。
他意外遇见了准备打劫潘小鬼家的马子,为了苟且偷生,他投了马子窝,拜在胡三手下。
为了保命,封四没有任何的底线,他立即表明愿意替马子踩盘子,他是在天牛庙村长大的,对于村里的情况一清二楚。
他愿意替胡三蹚平天牛庙村的路,可见他多么的忘本。
潘小鬼家,就是封四递给马子们的投名状。
他领着胡三等人,偷袭了潘小鬼家,把他家洗劫一空,马子们还杀了不少在潘小鬼家帮工的觅汉。
窝囊了一辈子的封四终于硬挺了一次,但是没想到屠刀对准的是无辜的人。
潘小鬼有罪,罪不至死,那些穷苦出身的觅汉更不应该成为祭祀品。
这些马子们打着劫富济贫的口号,但是做的都是丧心病狂的抢夺和杀戮。
他们跟剥削穷苦百姓的老财主们没有多大的差别。
原著中,杜大鼻子野心膨胀,想要踏平天牛庙村,也是派封四领着两个马子去村里踩点。
此时封四把被宁学祥算计的怨恨,全发泄到天牛庙村了。
他领着马子们准备占领整个天牛庙村,结果被宁可金率领的保卫人员发现了。
宁可金捆绑了封四在内的三个人,杀了他们来警告杜大鼻子。
封四的一生就这么潦草结束了。
同样被逼入绝境封四和铁头选了两条不同的路,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封四没有回头路。
在天牛庙村,他没有地,也就没有了根基,只能试图投靠鸡公岭的马子来挣口饭吃。
一步错,步步错,没吃几口饱饭就丧命了。
来源:UU书影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