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渤放着2000万片酬不拿,押注《戏台》票房5亿分红。结果现在,累计3.8亿(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预测顶多4.02亿(猫眼专业版最新测算)。
2025年暑假档,电影院里出了个意外。
黄渤放着2000万片酬不拿,押注《戏台》票房5亿分红。结果现在,累计3.8亿(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预测顶多4.02亿(猫眼专业版最新测算)。
• 这赌局咋开的?
黄渤自己说过俩理由:
一是从小看陈佩斯小品长大,合作算圆梦;
二是信陈佩斯的“金字招牌”——50后到80后,四代人呢。
可现实给了记实在的闷棍。
• 观众吵翻了
中老年揣着情怀进场,散场说“值”,剧情慢也认。
年轻人坐不住,有人吐槽:“老套路,看得犯困。”
电影院不傻,排片看买票的。《戏台》排片上不去,就因年轻人不买账。
• 问题出在哪?
陈佩斯想把话剧精髓搬银幕,心思是好的。
但话剧和电影,根本不是一回事。
40年前,《茶馆》电影能火,那时观众没见过多少好东西。
现在呢?大家看了太多大片、黑马,审美早提上去了。
硬把话剧的“慢节奏”“舞台感”塞给电影观众,可不就水土不服?
有网友说得扎心:“不是陈佩斯、黄渤不行,是没跟上现在观众的口味。”
也有人替他们委屈:“肯沉下心做艺术的,不该被票房埋了。”
说到底,电影这东西,从来不是“我觉得好”就行,得“观众觉得好”。
黄渤这趟“豪赌”,与其说输了票房,不如说给电影人提了醒:
情怀不能当饭吃,懂观众,比啥都重要。
你去看《戏台》了吗?觉得它到底差在哪?来评论区聊聊~免责声明
来源:壬水微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