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那些出场不久就下线的宫斗牺牲品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8-16 21:59 1

摘要:宫廷斗争,尤其是后宫之间的斗争,自古以来都是残酷的。比起硝烟四起的热战,这种波谲云诡、直击人心的冷战造成的伤害也不遑多让。就像《宫心计》中姚金铃说的那样,“在后宫之中,人人都是尔虞我诈、各怀鬼胎,所有奴婢都是争权、争上高位;做妃子的就要争帝宠、争爱怜。在宫里,

宫廷斗争,尤其是后宫之间的斗争,自古以来都是残酷的。比起硝烟四起的热战,这种波谲云诡、直击人心的冷战造成的伤害也不遑多让。

就像《宫心计》中姚金铃说的那样,“在后宫之中,人人都是尔虞我诈、各怀鬼胎,所有奴婢都是争权、争上高位;做妃子的就要争帝宠、争爱怜。在宫里,根本就不会有真感情,有的只是虚情假意!”

《如懿传》中金玉妍也说过,“姐姐妹妹的称呼着笑脸相迎,心里头有多污秽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甄嬛传》中华妃更说过,“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耍心眼掉眼泪、扮笑脸说是非。表面上一池静水,底下却暗潮汹涌。”

身为主子的妃嫔想要保护地位尚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身为奴才的宫女、太监们则更是刀口舔血。

在《金枝欲孽》中,一开场,能和如妃平分秋色的陈妃,就因轻信皇上已驾崩的传言,惧怕会被要求殉葬,所以扮成太监漏夜出宫。

但行进中途,却遇见了奉皇后懿旨来处置她的如妃,才明白到自己中了如妃的计,给了她处置自己的正当理由。

看着白绫和匕首,惊恐的陈妃当即向如妃求情,承认了自己以往为和如妃争宠耍的手段,祈求如妃能看在她认错的份上饶她一命。

然如妃已经身经百战,明白陈妃只是因为惧怕低头而非真心向自己臣服,放她一马如同放虎归山,只会对自己和腹中的孩子百害而无一利,所以还是干净利落地结果了如妃。

陈妃之死也直接影响向观众展现了宫斗的结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无法共生,只有单赢。

当然,皇后也并非善茬儿。如妃产期临近,她便将素樱指派到如妃宫里服侍。

因皇后早前害如妃流产,两方势力可以说是面和心不和,如妃认为素樱是皇后的眼线,派她过来是为了监视自己、伺机再害自己腹中孩子,但如妃无法直接拒绝皇后,只能吃瘪接受,那这满腔怒火自然只能发泄到素樱身上,甭管她和皇后有没有勾结,谁让她是皇后指派的呢?

所以,素樱每天都要忍受永寿宫其他奴才们的霸凌,想到家中还有年迈的父母,她不知道能不能活着撑到离宫的日子,这让她十分想逃跑。

幸好人美心善的安茜阻止了她,教会了她如何坚强地在宫中生存下去,教给她吹笛子,并鼓励她要勇敢地撑下去。

但是命运并不打算放过可怜的素樱,她因搭救乌鸦摔碎了如妃供奉在祖庙供桌上的送子观音像,与此同时如妃因强行催生导致难产,情况极度危险。

如妃身边的灵公公前来取送子观音像,却发现了其已被打破,命手下追查。孔武不忍和自己同是奴才命的素樱受罚,将她藏了起来,准备帮助她离宫。但是善良且单纯的素樱觉得她救治乌鸦并没有错,而打碎了送子观音像确实做错了,应该接受处罚,所以主动站了出来,承认了一切。

翌日,如妃虽然有惊无险地生下了孩子,但因为只是个小格格,没法作为她与皇后分庭抗礼的筹码,对皇后的怨气加深,再加上听闻了送子观音像一事,当即便命鄂公公赐死素樱。

安茜知道一切都无法改变,毕竟主子高高在上,哪会怜悯他们这些奴才,但她也知晓素樱胆小怕事,更不想她走得痛苦,所以请求鄂公公给她一个人情,将白绫、匕首等换成死药,给她一个体面的死法。

当安茜端着死药进来时,素樱还在为乌鸦有没有被妥善安置而担心,当她得知乌鸦是大清的神鸟,不仅不会被亏待,在主子们眼里,乌鸦的命甚至比他们的命更加重要时,她终于放心地笑了。

安茜感慨素樱的善良,却只有深深的无力感,只能骗素樱死药是治病的汤药,让其配着家乡的小吃—“猫耳朵”一同服下,并含泪答应会再叫醒她,素樱就这样,无辜成为了如妃和皇后斗争的牺牲品。

在《甄嬛传》中,同样也有这样“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的可怜小宫女—福子。

福子本来是伺候皇后的,皇后言明是因为福子机敏,所以才将福子赐给华妃。实际上,一方面是为了监视华妃的一举一动,另一方面是看福子标志,皇上又常去华妃那边,福子如果因此被宠幸,可以成为自己最信赖的对抗华妃的工具人。

虽然宫中人人皆知华妃经常冲撞皇后,俩人不可能和平共处,一定不会善待伺候过皇后的福子,但福子身为奴才,并没有选择权和决定权,只能硬着头皮随华妃回宫。

回到宫中,哪怕福子处处小心翼翼地伺候,华妃还是十分厌恶她。当皇上一天夜里来找华妃时多看了眉清目秀的福子一眼,华妃便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翌日便随便找了个由头让周宁海处置了福子。

可怜福子正是大好年华,待年满离宫本该有精彩的人生,却因皇后的私心和华妃的嫉妒命丧黄泉。

还有芳贵人,被害得失去了孩子,忆子成狂,也失去了皇上的宠爱,沦落为冷宫疯妃,而她到死都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慈眉善目的皇后所为,而且是将麝香埋在碎玉轩院落的桂花树下,杀人于无形。

在《如懿传》中,在弘历还是宝亲王时,福晋、侧福晋、格格等相处还算融洽,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如此。

但等弘历登基,才从旁人口中得知为他诞下长子的哲妃早已香消玉殒,并且母女俱亡(原著中的情节),还查不出真凶,不由得让人心生寒意。

当然,哲妃是第一个但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宫廷斗争的牺牲品。

在她之后,玫嫔、仪嫔相继有孕,但一个生下男女同体的死胎,被视为不祥;里一个先是被突然出现的蛇吓到胎位不稳,又在生产时遇到难产,也生下了死胎。

玫嫔落下病根,无法再侍奉皇上,失去了皇上的恩宠;仪嫔则刺杀有嫌疑谋害她和玫嫔腹中之子的如懿未果,又听闻金玉妍恰好在此时怀孕,成日以泪洗面,最终驾鹤西去。

而为了追查这些事情,也牵扯出更多的嫌疑人。

先是如懿被心腹丫鬟阿箬诬陷有谋害皇嗣的嫌疑,被打入冷宫;慧贤皇贵妃临终前则承认了这一切都是皇后指使自己去做的;皇后临终前否认这些事和自己有关;一直到金玉妍倒台,众人才明白这都是金玉妍的杰作。

当时还是个小小贵人,却城府极深,不仅让皇后背了锅,慧贤皇贵妃做了打手,还联合阿箬陷害如懿,自己则美美隐身。

虽然金玉妍最终为自己的狠毒付出了代价,但逝去的人终究是回不来了,而她机关算尽,却也没能斗倒和取代如懿这个继后,也没能让自己的儿子登上太子的宝座,更被心爱的世子当成弃子一样无情丢弃,也难怪她最后选择了自尽,也提醒自己下辈子一定不要再与她们争斗。

无论是上述提到的妃嫔也好,宫女也好,她们无一不在用血淋淋的真相想敷衍啊阐述一个道理:宫廷并不是天堂,宫廷生活也远不是养尊处优,而是为了一点点稀薄的资源(皇上)抢破了脑袋,不惜踩着别人的尸体上位,否则就只能任人鱼肉。

这让我想起了《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只有被老爷点了灯的姨太太才可以点自己喜欢吃的菜、享受锤脚服务以及跟着老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大太太和下人们也跟着奉承巴结,否则便没有这些特权,甚至连下人都敢骑到主子头上,这不正是宫斗的缩影吗?

我还想到《大长今》中郑尚宫历经数超,终于看透了宫廷的本质,对韩尚宫说的一番话:“但是,小时候华丽的宫廷原来只是假象而已。虽然宫中人来人往,但是宫廷是寂寞的。也许大家都因为孤单寂寞,才会有妒忌与猜疑;也许因为孤单寂寞,想要承蒙王恩,因此想尽办法献殷勤;因为孤单寂寞,想要拥有财富,因此才会侵害他人;因为孤单寂寞,想要掌握权势,才开始玩弄权谋之术……”

她们其实很清楚,与爱人“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互相尊重,平视而非仰视,才是一对正常夫妻该有的关系;她们也明白,那些无论是年纪大她们一轮,与她们相仿抑或是比她们更小一些的女人,也并不是发自内心地希望去斗争去抢夺,包括自己也不是这样的人,但一旦入了宫就再也由不得自己。

更多时候,她们的斗争,是为了让自己在陌生的环境活得像个人,也想让自己未来的孩子、自己的家人亲族活得更加充裕,而不用像自己一样摇尾乞怜、如履薄冰。

只是,后宫佳丽三千人,能脱颖而出,还能独占鳌头的,终究是少数罢了;更多的红颜,早已被淹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要说后人,就连他们的亲族,或许都已记不清她们闺名是什么,年芳多少,生日是什么时候,哪年进的宫,只记得她们进了宫,从此便是两个世界的人……

来源:小健爱说经典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