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7年8月的天津,蝉鸣裹着暑气往天津大学红砖墙缝里钻。建筑系大二的姑娘小芸抱着绘图板往教室跑,白衬衫下摆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月白的确良衬裙——这是她妈用攒了半年的布票买的。
1957年天大建筑系女生被谢晋相中!和秦怡同台演《女篮五号》,这姑娘后来咋样了?
1957年8月的天津,蝉鸣裹着暑气往天津大学红砖墙缝里钻。建筑系大二的姑娘小芸抱着绘图板往教室跑,白衬衫下摆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月白的确良衬裙——这是她妈用攒了半年的布票买的。
那天下午没课,小芸蹲在建筑系资料室翻老图纸。门"吱呀"一声开了,进来个戴鸭舌帽的中年男人,盯着她看了半天:"姑娘,能跟我去拍部电影吗?"
小芸后来才知道,这人是上影厂的谢晋导演。他刚在天津选角,想找个"看着像大学生,又有股子清清爽爽劲儿"的姑娘演林小洁。资料室老师偷偷说:"这可是大导演,拍过《鸡毛信》的!"
试镜在天津大学小礼堂。小芸穿自己最体面的蓝布衫,头发用木簪别着。谢晋让她念段台词,她紧张得直搓手,念到"妈,我想打篮球"时,声音突然发颤——像极了她妈反对她进球队时的模样。
过了三天,小芸接到通知去上海。上影厂化妆间飘着雪花膏味儿,她对着镜子涂口红,手直抖。秦怡姐推门进来,穿着墨绿旗袍,往她手里塞了块桂花糖:"小丫头,别怕,我跟刘琼老师等你呢。"
电影拍的是解放前的篮球女队。小芸演的林小洁是林洁(秦怡饰)的养女,跟着养母练球。有场雨中训练的戏,她在真雨里跑了二十遍,胶鞋里灌了水,脚底板泡得发白。刘琼老师举着秒表喊:"再来!你这腿抬得不够高!"
杀青那天,谢晋拍着小芸肩膀笑:"闺女,你演得自然,像自己经历过似的。"小芸摸着戏服上的汗渍,想起天津大学操场上那棵老槐树——她总在那儿背台词,叶子沙沙响,比摄影棚的聚光灯暖多了。
电影1957年底上映,全国影院都在放《女篮五号》。小芸跟着妈妈去天津新华影院看,坐在后排,听见观众说:"这姑娘眼熟,像咱们身边的学生!"散场时,有个戴红领巾的小丫头拽她衣角:"姐姐,你是打篮球的吗?"
后来小芸成了专业演员,演过《青春之歌》里的学生,也演过《早春二月》里的教师。可她总说,最难忘的还是1957年那个夏天——在天津大学的梧桐树下,谢晋导演对她说:"姑娘,你的眼睛里有故事。"
有些机会就像夏天的风,吹过就没了。可小芸抓住了,她把天津大学教室的阳光、老槐树的影子,都揉进了电影里。后来的人看《女篮五号》,或许会看见秦怡的坚韧、刘琼的沉稳,可我知道,那抹青春的亮色里,还有个天津大学建筑系姑娘的影子——她没辜负那年夏天的蝉鸣,没辜负谢晋的信任,更没辜负自己眼里的光。
文献来源:《谢晋电影回忆录》《天津大学校史档案》《〈女篮五号〉拍摄日志(1957)》
来源:穿越时空的史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