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果,绣绣刚跟苏苏说让她在自己家住一晚上,苏苏嫂子费左氏就带着人来了封大脚家,说要接苏苏回去。
苏苏因为第一年没有在娘家过年,于是大年初一一早上就带着礼物带着礼物给姐姐绣绣拜年了。
绣绣心疼苏苏年龄小,就带着苏苏一起去逛了庙会,晚上还留着苏苏一起在家聊天。
苏苏说和绣绣聊不够,于是绣绣就提出来让苏苏在家里住一晚上,两个人晚上可以多聊一会儿。
结果,绣绣刚跟苏苏说让她在自己家住一晚上,苏苏嫂子费左氏就带着人来了封大脚家,说要接苏苏回去。
面对找上门来接人的费家嫂子,苏苏说想要在姐姐家住一晚上,绣绣也主动跟费左氏求情,说要不然就让苏苏在这住一晚上。
按理说,就算费左氏是嫂子,可以管着弟媳妇儿苏苏,逼着苏苏回家。
绣绣并不是费左氏的弟媳妇,而且她也是苏苏的姐姐,她都开口,费左氏无论如何都应该给绣绣这个面子的。
但费左氏完全没有给绣绣一点面子,直接一句“下地吧”就带着苏苏离开了。
绣绣眼见费左氏态度很坚决,也就没有再去说什么了,让苏苏跟着费左氏一起回去了。
费左氏前脚带着苏苏走了,后脚绣绣就跟封大脚说了一句“俺也不知道把苏苏留在费家对不对”。
看到绣绣后悔劝苏苏留在费家,才懂费家嫂子不让苏苏留在封大脚家错过了三件重要的事情。
01费左氏错过的第一点,是苏苏和费文典培养感情的机会。
费文典和绣绣是青梅竹马,两人感情很深,绣绣愿意嫁给费文典,不仅仅是因为两两家大人,更重要的是绣绣是真的了解费文典,也是真的喜欢费文典。
绣绣但凡不喜欢费文典的话,她也不至于已经在封大脚家了,一听说费文典要来接自己,还会那么开心、那么期待。
相比绣绣和费文典青梅竹马,绣绣十分了解费文典,苏苏对费文典完全是一无所知。
而且因为苏苏和费文典几乎没有什么了解,所以在苏苏眼里,费文典身上没有什么优点,也就会读书,认识几个字而已。
细节就是,费左氏得知费文典要走的时候,跟苏苏说让费文典给她留点东西,苏苏当时脱口而出就是费文典什么都没有,能有什么东西留给自己。
费左氏虽然一心促成了苏苏和费文典的婚事,但因为费文典从小就外出求学了,费左氏其实对费文典也不是很了解,也没有什么办法去帮助苏苏多了解一点关于费文典的事情。
再加上费左氏比费文典要大不少,他其实也不太了解费文典的想法,除了能够想到让苏苏和费文典生一个孩子外,再没有其它办法了。
和费左氏对费文典不了解,没有办法促进费文典和苏苏的感情相比,绣绣和费左氏从小一起长大,两人成亲之前也经常通信,绣绣十分了解费文典。
如果绣绣能够站在姐姐的角度,和苏苏聊一聊费文典,把费文典的优点都说给苏苏听,让苏苏能够更加了解费文典。
说不定苏苏了解了费文典之后,就能够对费文典改观,也能慢慢喜欢上费文典。
而且苏苏留在费家嫁给费文典,绣绣作为这个姐姐也是同意的。
既然绣绣也希望苏苏能够留在费家好好过日子,那绣绣肯定是希望苏苏能够和费文典培养出感情,两个人能够幸福。
加上绣绣又是一个十分通透、而且会过日子的人,苏苏也十分听这个姐姐的话,。
如果绣绣能够站在姐姐的角度劝一劝苏苏,那对于苏苏和费文典后面的感情培养肯定是有利的。
苏苏和费文典培养出了了感情,那有孩子是早晚的事情,也费左氏也就不用那么费劲逼着费文典和苏苏生孩子了。
只可惜,费左氏压根没有想到这一点,她因为忌讳绣绣曾经被抓进过马子窝,害怕苏苏名声受到连累,不愿意苏苏留宿在封大脚家。
费左氏过分看重名声,嫌弃绣绣名声不好听,一意孤行拦着苏苏和绣绣来往,导致苏苏错过了和费文典培养感情的唯一一次机会。
因为这个时候的苏苏还很懵懂很单纯,不知道什么是喜欢,虽然不喜欢费文典,但也也没有喜欢上其他人。
这个时候,是帮苏苏培养对费文典感情的最好时机。
一旦等到苏苏在感情上开窍了,后面有了自己喜欢的人,再想要培养苏苏和费文典感情,几乎就不可能了。
02费左氏错过的第二点,是绣绣和封大脚的信任。
绣绣虽然之前差点嫁给了费文典,做了费左氏的弟媳妇,但绣绣对费左氏也不是很了解。
在绣绣的视角,她对费左氏的了解,就是年少守寡,一个人带大小叔子,撑起了整个费家。
绣绣的家境和费家其实是差不多的,所以她是完全能够理解费左氏的不容易的。
所以,虽然绣绣最后没有嫁给费文典,没有作成费左氏的弟媳妇,但她从心里来说还是很佩服费左氏的,对费左氏是十分有好感的。
然而,绣绣本来对费左氏的这份好感,因为费左氏逼着苏苏回家这件事情,有点动摇了。
绣绣心里很清楚,苏苏和自己不一样,苏苏还是个很单纯的小女孩,本来没有什么心机,只要能够吃好、喝好、玩好就十分满足了。
所以,其实费左氏完全没有必要在苏苏身上花这么多心思,给足苏苏自由就可以了。
但现在苏苏只是想在自己亲姐姐家住一晚上,费左氏都不愿意,咄咄逼人地逼着苏苏必须回家。
说好听点,费左氏着急让苏苏回家,是因为苏苏太小了,她作为嫂子关心苏苏这个弟媳妇儿。
但说直白点,就是费左氏控制欲太强了,任何人和事情都要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不允许任何人和任何事情脱离自己的掌控。
费左氏那套所谓的关怀说辞可以骗过苏苏这个单纯的小姑娘,但是肯定骗不过绣绣的。
绣绣正是因为十分了解苏苏,所以她在看到费左氏那么严格控制苏苏后,才会心里产生悔意,觉得自己当初是不是不该劝苏苏留在费家。
在绣绣看来,他们的娘已经去世了,自己作为姐姐,有义务要照顾妹妹,要为妹妹的幸福着想。
一旦绣绣产生了这种想法,她肯定会格外关注苏苏在费家的一举一动的,以及费左氏的举动的。
本来如果费左氏不那么严格地控制着苏苏,绣绣肯定是会站在费左氏这边的,帮着费左氏培养苏苏和费文典感情的。
但现在费左氏这么一闹,绣绣对费左氏也就不像之前那么信任了。
绣绣虽然生在那个时代,但她认识字,而且思想也比较开明,没有那么封建死板。
当初因为封二让绣绣回去找宁学祥要那15亩地的陪嫁,绣绣直接就带着自己的包袱走了,说要自己在山上搭一个窝棚自己过。
所以,站在绣绣的角度,如果知道苏苏在费家过得不开心,她不会用老思想劝苏苏继续留在费家,而是会鼓励苏苏要学会靠自己,靠自己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
封大脚虽然未必会懂绣绣说的道理,但他对绣绣是无条件信任的,只要绣绣说什么做什么,封大脚一定是无条件支持的。
费左氏治家确实是一把好手,有手段有主见,但她思想太封建落后了,习惯了用管理租户的那一套来管着苏苏了。
但费左氏不知道的是,苏苏不是她的租户,没有那么容易掌控。
她用这种强硬地手段来管着苏苏,不仅容易激起苏苏的逆反心理,还引起了绣绣的反感,无形之中把绣绣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03费左氏错过的第三件事情,是跟上时代的机会。
费左氏和宁学祥是当地两个比较有代表的人家了,两家都是土地大户,都是靠租地收租子挣钱的。
但费左氏和宁学祥又有些不一样,费左氏比宁学祥大方多了,对租自己地的租户也很好,除了过年过节给租户们送东西外,租户们有什么困难来借钱,费左氏也基本都是能帮就帮。
关于这一点,费左氏对铁头一家的所作所为,就是最好的说明。
这说明费左氏不是一个顽固听进去劝告的人,她是一个有人情味的人,一个不算很坏的地主。
而绣绣因为封大脚的缘故,和农协的负责人杜春林又十分熟悉。
依仗着和杜春林的这层关系,一旦上面有什么政策上的变动,绣绣肯定也是能很快就知道的。
如果费左氏没有在绣绣面前展现超强的控制欲,那绣绣一旦知道这些消息,肯定是会愿意把这些消息告诉费左氏,劝一劝费左氏的。
不管费左氏能不能听得进去绣绣的劝说,至少她能提前知道这些消息,能够提前有所准备,不至于太被动。
但费左氏太强势了,在苏苏留宿这件事情上,费左氏在绣绣面前展现出来了说一不二的强势控制欲。
看到费左氏这么强势的控制欲,绣绣即便日后从杜春林那里得知了一些消息,恐怕也不会轻易出面去劝费左氏。
一来,因为苏苏这件事情,绣绣会觉得费左氏对自己是没有什么信任感;二来,绣绣知道费左氏很强势,未必听得进去自己说的。
04费左氏不让苏苏留宿在绣绣家的举动,看起来是在为苏苏考虑,毕竟绣绣名声不好,苏苏留在姐姐姐夫家传出去也不好听。
别人会说闲话,说费左氏治家不严,没有管好苏苏这个弟媳妇儿。
但其实费左氏的举动,恰恰暴露了她思想陈旧、不懂变通、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这也暗示了费左氏注定和绣绣、封大脚不会是同一类人。
费左氏大概也没有想到,自己因为强势的控制欲,让自己错过了三件重要的事情,不仅害了苏苏和费文典,还连累了整个费家。
来源:犀利姐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