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四个月大就丢给外婆,三年过去亲爸和奶奶几乎没露面”——这条消息一出来,评论区瞬间炸了。
“孩子四个月大就丢给外婆,三年过去亲爸和奶奶几乎没露面”——这条消息一出来,评论区瞬间炸了。
不是狗血八卦,而是太多人看见了自己:职场妈妈刚下产床就被催复工,老人被迫顶上,而另一头仿佛隐身。
孙怡妈妈这次把话挑明,其实戳中一个普遍痛点:明星也逃不过“丧偶式育儿”。
女儿生完没做完月子就进组,不是她不想歇,是怕一歇就被新人顶掉。
普通人可能没镜头追着,但那份“再不回岗就换人”的焦虑,写字楼里天天上演。
更扎心的是资源落差。
董子健妈妈是业内大经纪人,按说拉资源一句话的事,可现实是孙怡产后还得自己拼。
有人酸她“嫁豪门”,可豪门不给你用,光环就是玻璃罩。
像极了那些娘家有点关系、却从不开口的小夫妻——面子看着亮,里子冷暖自知。
婚礼也没办,戒指也没戴,当初说是低调,如今回头看像提前写好的注脚:仪式感的缺席,往往就是责任感的缺口。
普通人办酒收份子,至少还图个“当众承诺”,他们连这一步都省了,难怪后来散得悄无声息。
最难受的是孩子。
三岁正是黏人期,每天睁眼找爸妈,结果只有外公外婆。
评论区有人说“有钱人家请保姆啊”,可保姆换尿布,换不来孩子叫一声爸爸。
明星家尚且如此,那些半夜独自冲奶粉的宝妈,看到这条新闻大概只会苦笑:原来星光底下,也照不亮缺席的角落。
散都散了,再吵谁对谁错没意义。
真正该被看见的是:育儿不是妈妈一个人的KPI,爸爸和奶奶如果始终隐身,再厚的家底也补不上孩子心里的洞。
下次遇到同事刚生完就被催报表,别再劝“忍忍就过去了”,先问问她需不需要替个班,比转发一万条“为母则刚”有用得多。
来源:梦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