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高冷天空
编辑|高冷天空
17岁就靠《花木兰》红遍大江南北,60岁却沦落到被网友群嘲"给机会都不中用"——这就是陈百玲,
曾经被豫剧界视为掌上明珠的"小香玉",如今连这个艺名都被恩师常香玉收回了。
从万众瞩目到万人嫌,她到底作了哪些妖?
1982年,年仅17岁的陈百玲凭借《花木兰》中"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这段经典唱腔一炮而红。她那高亢清亮的嗓音,
加上生动传神的表演,瞬间征服了无数戏迷。连豫剧泰斗常香玉都惊了,当场赐名"小香玉",就差把"接班人"三个字刻在她脑门上了。
那时候的小香玉,春晚、国际舞台轮着上,说是戏曲界的顶流明星一点都不为过。
1994年遇上山西台导演王为念,这哥们一见她就彻底沦陷了
不仅辞掉了电视台的铁饭碗、还变卖古董花瓶给她办学校,活脱脱一个"人形提款机机"。结果婚后四年,小香玉在采访中直言"当初选他就是图资源"这句话直接让网友炸锅。
离婚时王为念所有财产都留给了她,自己净身出户。
有人拍到他离婚后独自开车绕北京三环,边开边哭,那场景连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
常香玉一心希望她坚守传统豫剧的精髓,可这位徒弟却执意要走创新路线,
把街舞动作融入豫剧表演,用电音重新编排经典唱段。直接把奶奶气到放狠话:"你不配用我的名!
更绝的是在常香玉的葬礼上,她待了不到半小时就溜了,转头就继续以"小香玉"的名义接商演、上节目。网友纷纷吐槽:"脸皮比城墙拐角还厚"。
如今的小香玉嫁给了山西富商,住豪宅带娃两不误,偶尔接些商演和综艺。
但她的每次亮相,评论区总是两极分化——有人痛批她"靠奶奶的名气吃饭",也有人力挺她"至少让豫剧被更多人知道"。
最讽刺的是,今年她在联合国表演豫剧的视频下,点赞最高的评论赫然写着:"常奶奶要是知道,怕是要气得从棺材里坐起来!
小香玉的人生轨迹堪称一部现实版的戏剧传奇——天生一副金嗓子,手握顶级资源入场,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说她完全不对吧,她确实让豫剧走进了更多年轻人的视野;说她做得对吧,那些看着常香玉戏长大的老戏迷们,个个气得牙痒痒。
正如一位戏迷的感慨:"创新可以,但不能丢了根本。"
来源:高冷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