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云评 | 电影《南京照相馆》与抗战胜利80周年的深刻回响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6 10:06 2

摘要: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时刻。当历史的钟声在岁月长河中回荡,电影《南京照相馆》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历史内涵,成为这段记忆的鲜活载体。这部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作品,不仅通过光影艺术重现了民族的苦难与抗争,更在纪念活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时刻。当历史的钟声在岁月长河中回荡,电影《南京照相馆》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历史内涵,成为这段记忆的鲜活载体。这部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作品,不仅通过光影艺术重现了民族的苦难与抗争,更在纪念活动中承载着铭记历史、传承精神、警示未来的多重使命,为80周年的纪念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南京照相馆》以“微观视角”切入宏大历史,将镜头对准一群被迫为日军服务的普通百姓。在暗房显影的隐喻中,真相如胶片般在黑暗中逐渐显影:邮差阿昌、照相馆学徒罗瑾等角色,从最初的恐惧与沉默,到目睹日军暴行后的觉醒与抗争,最终用生命守护罪证照片,成为照亮历史黑暗的微光。电影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与象征手法,展现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挣扎与升华。日军胁迫百姓拍摄“亲善全家福”与私下拍摄的屠杀照片形成强烈对比,揭露了侵略者虚伪的本质;暗房中显影的不仅是照片,更是被掩盖的真相与民族不屈的脊梁。

影片背后的真实历史更令人震撼。罗瑾与吴旋的原型人物,在现实中以血肉之躯守护相册,历经藏匿、遗失、找回的惊险历程,最终使这份血泪证据成为审判战犯谷寿夫的关键。这段史实与电影叙事相互映照,印证了艺术创作对历史的忠诚与传承。正如电影所传递的:个体的勇气与坚持,可以成为撬动历史正义的支点。

电影以具象化的故事,将南京大屠杀的惨痛记忆“复活”。当观众跟随角色经历恐惧、愤怒与抗争,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文字,而是可感可触的情感冲击。这种沉浸式体验,尤其对年轻一代而言,是跨越代际的深刻教育。

影片中普通人的觉醒与抗争,正是抗战精神的缩影——面对强敌不屈,危难中坚守良知,以微小之力汇聚成民族救亡的洪流。这种精神在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在和平年代,我们仍需以同样的坚韧面对挑战,守护来之不易的安宁。

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不仅是回望,更是面向未来的宣言。电影《南京照相馆》与纪念活动共同传递的核心理念——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正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基石,铭记历史——以电影为镜,我们看见苦难,更看见苦难中迸发的勇气。这种记忆不应被封存于档案馆,而应融入民族血脉,成为抵御遗忘的抗体。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和平需要主动捍卫。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对历史最好的回应。

光影流转,记忆永恒。电影《南京照相馆》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语境下,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向历史深处的通道;一面镜子,映照出民族精神的魂魄;一盏明灯,照亮了和平未来的方向。当我们从影院走出,带回的不仅是感动,更是责任:以史为鉴,守护真相,传承勇气,让历史的回响永远激荡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

80年风云激荡,和平来之不易。让我们以电影为起点,继续书写铭记与奋进的篇章,让南京照相馆中显影的真相之光,永远照亮人类追求正义与和平的道路。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