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亲"这个词对郭麒麟而言,曾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直到六岁那年,德云社初具规模,他才被接到北京,面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小黑胖子"父亲,内心充满陌生感。
郭麒麟的成长历程堪称坎坷,父母早年离异,父亲郭德纲为德云社创业四处奔波,无暇顾及他,只得将其送回天津由祖父母抚养长大。
"父亲"这个词对郭麒麟而言,曾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直到六岁那年,德云社初具规模,他才被接到北京,面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小黑胖子"父亲,内心充满陌生感。
原以为幸福生活即将开始,然而新家给他的感受,更像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外人。家中挤满了师兄们,虽然名义上是"少班主",实际上却处于德云社的最底层。
德云社创业初期,郭德纲被生计和徒弟们所困扰,郭麒麟不仅要遵循"好东西先紧着师兄们"的规矩,甚至在餐桌上,也要等所有人都吃完后,才能享用剩余的食物。
更令人窒息的是郭德纲对郭麒麟实施的"打压式"教育。他似乎坚信,只有先将儿子的自尊心彻底击碎,未来在社会上才不会轻易被击倒。
于是,郭麒麟成了那个"不配拥有自尊"的孩子。这种教育方式持续多年,即使郭麒麟已在影视圈取得不俗成就,郭德纲仍坚持这种理念,只是儿子始终未能接受。
许多人听闻此事后都不解,明明郭德纲最疼爱小儿子,为何要将德云社交给大儿子?深入了解后便会发现,所谓的"唯一继承人"不过是个虚名。
虽然德云社名义上是郭德纲的,但实际上99%的股份都掌握在王惠手中。而王惠有自己的亲生儿子郭汾阳,怎么可能将股份转让给郭麒麟?要给也是给自己的亲儿子。
至于给郭麒麟的,只有德云社的"法定代表人"这一职位。说白了,这个位置就是个"背锅侠",一旦德云社出现任何问题,法人需要承担首要责任,风险最大。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王惠母子的算盘打得多么精明。口头上说郭麒麟是"唯一继承人",实际上却让他担任法人,既获得了好名声,又不用承担实质风险,可谓一箭双雕。
然而如今,郭麒麟以"嫌麻烦"为由婉拒担任德云社唯一继承人,王惠母子的精心计划只能落空。毕竟谁都不愿意承担最大风险,却得不到相应回报。
郭麒麟所说的"嫌麻烦",或许并非完全是托辞。当一个人凭借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一番事业,又怎会执着于别人画下的一张饼?郭麒麟的人生早已超越了德云社的范畴。
他通过自身努力,为自己描绘出美好未来。郭麒麟的作品、口碑以及赢得的尊重,都证明在这场德云社继承权之争中,他才是真正的赢家。
来源:平静中感受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