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刺眼的不是数字,而是他们都在同一天画上句号——像约好似的,谁也没跟谁打招呼。
三天里,三位名字上过热搜的人突然没了。
最刺眼的不是数字,而是他们都在同一天画上句号——像约好似的,谁也没跟谁打招呼。
解亚娇,48岁,唱《望月情思》的那位。
很多人第一次听是在电视晚会,她穿一身素色长裙,声音一出来,弹幕全是“开口跪”。
后来她去《星光大道》当评委,镜头扫到她点评选手,话不多,但每句都在点上。
原来她是从齐鲁音乐学院一路唱到国家舞台的,拿奖拿到手软,可朋友圈最后一条动态还停留在彩排现场。
病来得太快,团队只说“因病”,没给细节,留给大家自己猜。
朴翔,35岁,哈萨克小伙,上过《好声音》。
那年他选了周杰伦战队,唱了一首《极无双》,嗓音里有草原的风,也有城市的霓虹。
比赛后他没爆火,微博粉丝停在几十万,演出海报不大,但场场都唱满。
心梗两个字蹦出来的时候,群里有人回:“他才35啊。”
没人接话,因为都知道下一句是“可心梗从来不看年龄”。
切爷,60岁,北京地产圈老网红。
视频里他穿老头衫,在自家小区遛弯,讲怎么挑户型、怎么避坑。
粉丝爱看他“有钱但不装”,点赞最高的一条是他说“房子再多,睡觉也就一张床”。
结果床还在,人先走了。
评论区一水儿的“钱买不回健康”,听着像鸡汤,可此刻没人想反驳。
三个人,三条路,最后都停在同一天。
有人把他们的微博翻到底,发现解亚娇最后一次发的是观众送的鲜花;朴翔是排练室自拍;切爷是劝年轻人别熬夜。
再往前滑,全是“下次见”“明天继续”。
可明天突然不营业了。
说点实在的。
体检报告别压抽屉了,熬夜的剧可以明天追,微信里“改天聚”改成今天就聚。
不是唱高调,只是这三天的热搜让人看清:意外和明天真的不知道谁先来。
能做的,是把今天过得像今天,而不是像彩排。
来源:森林里倾听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