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上岛前,安杰总端着——喝咖啡必得用细瓷杯,对江德福的战友时常爱答不理,连走路都踩着高跟鞋。
《父母爱情》里,安杰的后半生能过得安稳顺遂,关键就在上岛后的那段日子。
安杰最初是不愿意离开青岛的。
安杰后期亦是被形势所迫才去海岛随军的。
她被逼着离开熟悉的环境,却在岛上做了三个聪明选择,等于给自己后半生的幸福铺了路。
第一个选择,是彻底收起了大小姐的架子。
没上岛前,安杰总端着——喝咖啡必得用细瓷杯,对江德福的战友时常爱答不理,连走路都踩着高跟鞋。
可登岛那天,她把高跟鞋扔进海里,像是与过去那个讲究体面的自己郑重告别。
为啥?因为她怕了。在青岛那些年,看着姐姐安欣一家被下放到黑山岛,日子过得连七块钱都要发愁,她夜里辗转难眠,生怕自己哪天也落得同样的下场。
上岛后她终于明白:什么面子、什么讲究,都不如跟江德福踏实过日子重要。
江德福穿带补丁的衣服,她不再皱眉头;家里没条件做西餐,她学着蒸馒头、擀面条;就连邻居大妈上门唠嗑,她也能笑着递上一杯热茶。
这身段一放下来,日子反倒少了磕碰,顺顺当当起来。
第二个选择,是拒绝当家庭主妇,找了份教师的工作。江德福起初觉得,女人在家带孩子、做饭就够了,可安杰偏不乐意。她知道:要是天天围着锅台转,用不了几年就会跟社会脱节,到时候江德福说啥是啥,自己连反驳的底气都没有。
当上老师就不一样了——白天去学校教书,能和同事聊工作、说家常,还能挣份工资,花自己的钱时腰杆都挺得直。有回江德福跟她开玩笑:“你现在比我还忙。”安杰笑着回:“忙点好,免得在家瞎琢磨。”
她哪是怕瞎琢磨?是怕丢了自我。女人手里有份事做,心里才不慌,日子才有自己的分量。
第三个选择,是与德华和解,姑嫂俩成了贴心的“战友”。刚结婚时,安杰看见德华就头疼,嫌她嗓门大、不讲卫生,俩人三天两头拌嘴。
可上岛后,安杰怀了双胞胎,江德福忙得脚不沾地,只能把德华接来帮忙。这次安杰学聪明了——德华帮她带孩子、洗衣做饭,她嘴上不说,心里却记着这份好。
德华被老丁的孩子气着了,安杰帮她出头;德华想给老丁织件毛衣,安杰把自己的毛线拿出来。有回德华跟江德福念叨:“嫂子现在对我真好。”
安杰听见了,偷偷笑了。她不是突然变善良了,是算明白了账:跟德华处好关系,自己能省多少事?带孩子有人搭把手,做饭有人打下手,家里的琐事不用费心,才能安心上班、跟江德福好好过日子。这份和解,是为生活找了个最靠谱的帮手。
正是这三个选择成就了安杰登岛后的幸福生活。
不得不说,安杰是幸运的。
但其实,幸运也是一种本事。
安杰就是拥有这种本事的女人,能够在需要妥协的事情上妥协,能够坚持的事情上坚持。
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这种选择的能力的。
幸福从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选对路、走对步,一点点挣来的。安杰的福气,一半靠江德福的疼惜,另一半,全靠自己拎得清。
来源:二姐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