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上的历史回响:当《731》定档“九一八”|信 真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4 20:40 1

摘要:日光穿透斑驳树叶,在地上洒下细碎光影,看似寻常的八月,一则消息却如惊雷,震动国人的视听。电影《731》定档9月18日,刹那间,往昔的伤痛与悲愤被唤醒,记忆如汹涌潮水,将我们拽回那段不能被忘却的历史。

银幕上的历史回响:

当《731》定档“九一八”

文//信 真

日光穿透斑驳树叶,在地上洒下细碎光影,看似寻常的八月,一则消息却如惊雷,震动国人的视听。电影《731》定档9月18日,刹那间,往昔的伤痛与悲愤被唤醒,记忆如汹涌潮水,将我们拽回那段不能被忘却的历史。

1931年9月18日,那个血雨腥风的夜晚,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自此,山河破碎,硝烟弥漫,中国人民在苦难的深渊中开始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而731部队,这支隐匿在黑暗中的恶魔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以“给水防疫”为幌子,秘密进行着惨无人道的细菌战和人体实验,将无数鲜活的生命,变成了实验室里冰冷的“实验材料”。

如今,电影《731》选择在“九一八”这个特殊的日子上映,绝非偶然。它是一声振聋发聩的警钟,是对历史的庄严致敬,更是对“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这一信念的深刻践行。当影院的灯光渐暗,大银幕亮起,那段被岁月尘封的黑暗历史将被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我们或许会看到,一个个无辜的百姓,被强行抓入“特设监狱”,他们眼神中满是恐惧与绝望;会看到,侵华日军那一张张狰狞的面孔,在进行冻伤实验、毒气实验、活体解剖时,没有丝毫的人性与怜悯;会看到,在零下30摄氏度的室外,受害者被绑着,肢体逐渐坏死,而日军研究人员却冷漠地记录着所谓的“数据”;会看到,孕妇被活生生地剖开肚子,胎儿被取出,成为他们实验的牺牲品……这些场景,是历史的真实写照,是中华民族心中永远的伤痛,也是我们必须直面的过去。

导演赵林山耗时十年打磨这部作品,剧组走访国内外,查阅资料超百万字,从美国解密的《731部队报告》,到731部队原队员的口述证言影像资料,从哈尔滨图书馆藏的原始实验报告,到幸存者的口述实录,每一份史料都是对日军暴行的有力控诉,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创作者对还原历史真相的执着。他们以1:1的严谨比例复刻了占地6平方公里的细菌工厂,从“特别移送”的火车车厢到实验室的手术台,从锈迹斑斑的实验器械到弥漫着死亡气息的牢房,力求将那段黑暗历史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人间炼狱之中,真切地感受着先辈们所遭受的苦难。

演员们零片酬出演,他们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烈的缅怀,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姜武、王志文、李乃文等实力派演员,用精湛的演技诠释着角色的命运与挣扎,将日军的残暴、受害者的痛苦以及反抗者的坚韧,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的表演,不仅仅是在塑造角色,更是在为历史发声,为那些在731部队暴行中逝去的生命代言。

电影《731》的上映,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它是对民族记忆的捍卫,是对先烈的深切缅怀。在当今时代,虽然和平与发展是主流,但历史的伤痛不能被忘却,战争的阴霾从未彻底消散。日本国内仍有部分势力企图歪曲历史、美化侵略,否认731部队的罪行。在这样的背景下,《731》的上映,如同一把利剑,刺破了他们的谎言,让真相大白于天下。它提醒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同时,也警示着全世界,战争的残酷和反人类的暴行绝不能被容忍,我们要共同守护和平,防止历史的悲剧再次上演。

当电影落幕,走出影院的我们,心中或许会五味杂陈。愤怒、悲痛、震撼、反思……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厚重。我们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不能让那些无辜的生命白白牺牲。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教训,让和平的阳光永远照耀大地。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要以史为鉴,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让和平的力量更加坚定。

9月18日,让我们走进影院,共同见证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在光影中感受历史的重量,汲取前行的力量 。

【作者简介】信真,1953年生。1973年入伍。历任北京军区党委秘书、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军区政治部秘书长,某甲种师政委,石家庄警备区政委。从部队退休后,放弃京城优越生活,回乡创业十年,组织退役军人、军烈属、困难户成立了天津龙鑫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办了有机生态果园,为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2024年,被评为北京军休榜样。爱好文学写作,有多部(篇)作品出版、发表,并多次获奖。

来源:丰融春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