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如鲠在喉!辛辛苦苦做了两年曲协主席,竟成了郭德纲的垫脚石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8-14 12:49 1

摘要:估计现在当了两年的曲协主席的冯巩也没想明白,这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怎么他就不行?

要说这几年相声圈里最风生水起的,那非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莫属。

他们硬是把小剧场的板凳,坐成了万人空巷的演唱会。

你说怪不怪?明明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玩意儿,到了郭德纲手里,咋就成了“流量密码”?

估计现在当了两年的曲协主席的冯巩也没想明白,这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怎么他就不行?

你说现在这世上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郭德纲这流量,也是一路“血雨腥风”闯出来的。

他从草根起家,在夹缝中求生存,靠着扎实的传统功底和敢于创新的“歪门邪道”,硬是把相声从小圈子推向了大众。

用大白话说,就是他让相声变得好玩了,不再是只有文化人才能听懂的曲高和寡,而是老百姓茶余饭后都能乐呵乐呵的段子手。

可这“好玩”,在某些人眼里,可就成了“低俗”。

那些个坐在庙堂之高的主流相声界,看不惯郭德纲的野路子,觉得他把相声的格调拉低了。

这就是场特典型的雅俗之争,他们觉得相声就该端着,就该是高大上的艺术殿堂。

可郭德纲不信邪,他觉得艺术就该是活的,就该是能让老百姓开心的。

你来我往,口水仗没少打,相声圈里那点事儿,比电视剧还精彩。

就在这相声圈风起云涌的时候,一个人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他就是冯巩!

说起冯巩,那可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作为哦春晚的常客,那句“我想死你们了”的招牌台词,家喻户晓。

他可不是一般的相声演员,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根红苗正,民国代总统冯国璋的曾孙,这身份,放哪都得高看一眼。

而且他还是相声大师马季的得意门生,这师承更是金字招牌。

从小,冯巩就展现出非凡的表演天赋,9岁就在儿童宣传队里出尽风头。

后来进了马季门下,那更是如鱼得水,一路扶摇直上。

1986年第一次上春晚,和师弟刘伟搭档,从此春晚就成了他的“主场”。

他和牛群那对“黄金搭档”,简直是承包了几代人的笑点。

什么《无所适从》、《亚运之最》,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经典。

除了相声,人家在电影圈也混得风生水起,拿过金鸡奖影帝,那可是实打实的演技派。

所以,当2023年5月,冯巩被推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九届主席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众望所归。

毕竟,论资历、论影响力、论人缘,冯巩都是不二人选。

大家都在想,有了冯巩这位德高望重、又根红苗正的领导,相声圈是不是就能海晏河清了?主流和非主流,是不是就能握手言和了?

甚至有人暗自期待,冯巩能不能带着主流,跟郭德纲来个强强联手,把相声这块蛋糕做大?

但现实,往往比理想残酷的多啊!

冯巩上任之后,大家眼中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他,似乎并没有像大家预想的那样“大刀阔斧”地改革。

他依然活跃在短视频平台,拍着那些接地气的搞笑段子,和闫学晶、徒弟们互动得不亦乐乎。

有人劝他把精力多放在曲艺事业上,可从结果来看,他似乎并没有听劝。

再看看整个主流相声圈,似乎也并没有因为冯巩的到来而焕然一新。

姜昆时代啥样,冯巩时代还是啥样。除了搞点非遗相声大会,或者在节假日去外地商演一番。

从这些细节里,你就能看出,冯巩虽然当了两年曲协主席,但为相声行业发展,他似乎并没有做出傲人的成就。

反观被主流排挤了多年的郭德纲,这几年却干得有声有色。德云社所到之处,也是座无虚席。

人家郭德纲每年还会抽空去唱戏,这些事儿,原本是曲协最应该做的,可偏偏是郭德纲在默默地做着。

所以,谁在好好说相声?谁在认真传承传统艺术?老百姓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看看网上宣传的中国广播艺术团要在北京办演出,白凯南这些主流大咖都去了。

主办方还特意强调场场精品,叫好叫座。结果网上一查,才61个人点“想看”。这数字,寒酸得让人想哭。

紧接着国庆节冯巩还要带着队伍去了深圳大剧院商演,票价从80到680不等。

这就让人费解了,北方尤其是京津冀地区,那可是相声的老家。为什么主流相声演员总爱往深圳这样的南方城市跑?

因为北方老百姓对相声太熟了,尤其是天津、北京的观众,张嘴就能给你说几句贯口。你要是活儿不好,作品不行,那等着你的就是倒好儿。

可南方老百姓对北方曲艺了解不多,加上去演出的又是他们这些老牌艺术家,就算演出效果差点,他们也不会太挑剔。

说白了,就是北方不好糊弄,南方容易忽悠。

不过这里有个更让人“拍案叫绝”的细节,你可能不知道。

很多人都以为,冯巩和郭德纲关系一定不好,但你错了!

坊间传闻,冯巩当上曲协主席,郭德纲反倒成了人生赢家。为啥?因为冯巩这人,是个念旧情的主儿。

冯巩自己说过,他这辈子最感谢两个人,那就是石富宽和侯耀文。

虽然冯巩后来拜了马季先生为师,但他提起侯耀文时,却说:“我跟耀文老师,没有师徒的名分,但有师徒的情分,他改变了我的一生。”

这句话分量可不轻。而谁不知道,侯耀文生前对郭德纲这个徒弟,那是极尽维护和喜爱?冲着侯耀文这层关系,冯巩也不会跟郭德纲过不去。

再说说石富宽,冯巩更是直言他是“一辈子的恩人”。当年,冯巩还在天津制线厂当工人,是石富宽和侯耀文亲自跑到天津,连演三场,感动了厂里的人,才把冯巩调到了铁路文工团。

要是没有这两位,冯巩现在可能就是个制线厂的退休老工人,哪有什么春晚巨星?

而且石富宽就收了四个徒弟,现在全都在德云社工作!冯巩就是不看僧面看佛面,也犯不着跟郭德纲闹僵。

所以,你再回头看看,这相声圈,哪有什么绝对的敌人?更多的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江湖情谊”。

冯巩兢兢业业地做了两年曲协主席,他努力了,也付出过。但相声的春天,似乎并没有因为他的到来而普照大地。

反倒是郭德纲,在争议和排挤中,硬生生地闯出了一条路,把相声这门艺术,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就像是,冯巩辛辛苦苦地铺路修桥,想让更多人走上这条相声大道。

结果发现,这条路上的车,跑得最快的、最拉风的,反而是郭德纲这辆“德云号”跑车。

所以,当有人说“冯巩如鲠在喉,辛辛苦苦做了两年曲协主席,竟成了郭德纲的垫脚石”时,这话听着心酸,却也道出了几分无奈的真相。

这不是冯巩的失败,而是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一切向前奔腾。谁能抓住时代的脉搏,谁能真正走进老百姓的心里,谁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郭德纲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创新,抓住了市场机遇,满足了观众对相声艺术的新需求。

而冯巩虽然在行业内地位尊崇,但在带领曲协推动相声发展方面,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他所做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似乎真的成了郭德纲走红的一种铺垫。

这相声圈的江湖,远比我们想象的精彩!

来源:奇闻观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