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美轮美奂 闽剧电影《双蝶扇》观影暨艺术研讨会在京举办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3 14:10 2

摘要:闽剧电影《双蝶扇》观影暨艺术研讨会于8月12日在北京中国电影博物馆举办。该片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联合摄制,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出品。

闽剧电影《双蝶扇》观影暨艺术研讨会于8月12日在北京中国电影博物馆举办。该片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联合摄制,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出品。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陈涌泉,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波,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侯克明,剧作家龚应恬,中国电影博物馆副馆长刘军、中国戏曲学院交流合作部副主任李华裔,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李金辉,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助理教授付桂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导演李唫,与出品方代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副董事长洪雷,指导单位代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郑灵苏,以及主演周虹、导演江涛等主创团队出席。

与会嘉宾围绕传统戏曲美学的现代呈现,戏曲改编电影的创新实践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高度评价影片对闽剧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审美优势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认为影片以福州方言为载体,依托闽台同源语言优势,能够唤醒共同的文化记忆,促进两岸观众情感共振与心灵契合。

电影对于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的呈现,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陈涌泉表示,《双蝶扇》的美,不仅体现在视觉上,它是人情之美,人性之美,人物之美,思想之美,将电影的写实与戏曲的写意结合得非常好,将中华美学的精神和中华文化的风范融合为自身鲜明的辨识度,希望未来能够承担起对外文化交流的重任,相信当外国观众看到之后,也会为之惊艳。

对于影片,侯克明给出了“美轮美奂,守正创新”的评价,认为影片在制作上将特效和实景虚实结合,创造出一个完整的电影空间,镜头语言与戏曲唱腔相互呼应、互为补充,加强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真正做到了让电影手法为戏曲呈现服务。

对普通人情感、人性的生动演绎,是影片的另一大亮点。路海波认为,传统戏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人之常情,只有真实的情感才不会让观众“出戏”,而《双蝶扇》中无论是母子、夫妻,甚至两位男主角之间的互动,都是从人之常情出发,从真实的人性出发,角色瞬间立住。

在龚应恬看来,演绎接地气的普通人故事本就是福建地方戏曲的一大特色,即便不是家国情怀的宏大叙事,也依然能够拨动我们的心弦。

李华裔则表示,女主角林梦卿为爱突破现实藩篱的行为和选择颇有现代女性的意味,在面对吴玉山和陈子霖双双舍己求人全而忍痛离去的结局时,她表现出的自我调适和对命运的思考正是女性力量的一种展现。

作为一部戏曲电影,仲呈祥认为这是一部值得重视的、具有研究价值的作品。《双蝶扇》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坚守中华戏曲本体之正、优秀传统文化之正、伦理道德之正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现了人性的闪光点——成人之美,将对方的情感置于自己之上,在现实中完成对情感的追求与坚守,这是以前的戏曲中没有展现过的,人类两性感情中非常独特的一面;而主创团队用电影语言彰显中华戏曲美学精神和艺术魅力的可贵尝试,也将有助于传统戏曲突破当下的市场困境,值得肯定。

研讨会上,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郑灵苏表示,闽剧《双蝶扇》是十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的重点扶持剧目之一,电影版在艺术上的再创造,有利于推动剧目更上一层楼,希望能够延续舞台版的佳绩,得到大众认可的同时更加彰显剧种的独特价值。

福建是戏曲大省,传统戏曲不仅在省内拥有良好的受众基础,更是两岸民众交流的桥梁,福建广播影视集团副董事长洪雷表示,“八闽戏曲电影工程”旨在通过电影形式推广福建传统戏曲文化,目前,首部影片《双蝶扇》已取得放映许可证,越剧电影《红楼梦》也已进入筹备阶段,预计年底开拍,未来福建电影制片厂将持续深耕“八闽戏曲电影工程”,推动更多福建戏曲瑰宝登上银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