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成本, 《蛟龙行动》回炉重造二次定档, 于冬力挽狂澜冲4亿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2 00:53 2

摘要:管虎执导,朱一龙主演的《东极岛》上映第4天,终于止跌了,其首周末三天报收2.02亿,大幅低于预期,目前预测票房从6.22亿稍微提升至6.3亿。

管虎执导,朱一龙主演的《东极岛》上映第4天,终于止跌了,其首周末三天报收2.02亿,大幅低于预期,目前预测票房从6.22亿稍微提升至6.3亿。

说实话,2025年暑期档唯一的一部工业大片,开画表现后继乏力,实属可惜,5.7亿投资,如果海外票房起不来,那可真的亏大发了。

无独有偶,曾在春节档仓促撤档的国产巨制《蛟龙行动》也宣布卷土重来,二次定档8月30日重磅回归。此次特别版定档还得到了,主流媒体的鼎力支持,宣发阵势还算可以。

那么,这部10亿成本的《蛟龙行动》,于冬能否力挽狂澜冲4亿呢?

一、《蛟龙行动》回炉重造。

今年春节档只跑出两部影片。

一部是饺子执导的《哪吒2》,总票房斩获154.46亿,创下了中国影史第一,还有一部为《唐探1900》,陈思诚闷声发大财,几乎在没啥宣发的情况下,最终取得了36.12亿票房。

《熊出没重启未来》未能延续之前的爆款走势,收官票房8.21亿,和之前的系列对比,也处于缩水状态。徐克的《射雕》、乌尔善的《封神第二部》和林超贤的《蛟龙行动》受口碑影响,均未实现票房大爆。

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博纳影业制作出品的《蛟龙行动》,该片大年初一上映首日仅收7412万,后续的排片和上座率,在竞争中一直处于垫底状态。

更致命的还有口碑问题,当豆瓣开出6.4分之后,博纳老总于冬坐不住了,直接在其个人朋友圈怒怼豆瓣“黑水”,说他们公司制作的电影,遭遇不公平对待。

结尾处,还信誓旦旦说了那句“《蛟龙行动》绝不撤档”这句话。

可随着《哪吒2》一枝独秀,外加吸干大盘,《蛟龙行动》的处境越来越难看,一周后,单日票房跌至1500万左右,眼看着已无回天乏术之力,最终博纳影业还是被现实打败了。

2月14日,在《蛟龙行动》在上映第16天头上,宣布将制作一部特别版,择日和观众见面。这就是典型的打不过就跑的行为。

经过团队半年时间的回炉重造,《蛟龙行动》特别版对外宣发定档8月30日,并同时发布了一款最新预告片。

预告片内容与第一版没有多大出入,只是在结尾处标注了“48帧高帧率”,也就是说,提升了海底摄影画质亮度,因本片绝大部分剧情都发生在海底潜艇内。

另外,新增的队员正面特写镜头,更大幅提升了任务的沉浸感和代入感。团队还对叙事结构进行了优化与节奏调整,力求为观众带来“直接开干”式的畅爽连贯体验。

从目前来看,电影也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做了微调,至于是否能够提升观感,还有待观众走进影院,亲自去体验一番。

不过,啡哥春节期间观影过此片,并对《蛟龙行动》做过细致点评,其实本片口碑表现不佳还是剧情不行造成的,比如说对方是谁?我们下去干啥?为啥要这样去做?

这几点没有说服力,加上“吹口琴”煽情和女队员蒋璐霞的剧情被剪,等多重因素造成了口碑中庸,如果回炉重造,在这几个方面没有加强,我还是觉得预期票房不会很好。

二、10亿成本,博纳力挽狂澜冲8亿。

《蛟龙行动》撤档的时候,票房定格在3.93亿,这对于一部花费巨资打造的工业大片来说,铁定亏个底朝天了。

其亏损级别能在中国影史都得留名了,该片也给博纳带来了一定的资金回笼上的困难,为了此片的宣发,于冬还找韩寒的亭东影业借款7000万。

而在这之前,凡是主旋律大片,博纳影业当仁不让,从《红海行动》至今,该公司一直稳赚不赔,比如有张涵予的《中国机长》《中国医生》,吴京和易烊千玺的《长津湖》《水门桥》等。

光《长津湖》和《水门桥》票房都爆到了98亿,这给于冬极大的信心,所以他们才敢给林超贤这部《蛟龙行动》开出10亿预算成本,在中国内地,属于顶天制作了。

之前也只有乌尔善的《封神》系列才能比拟,说是总投资30亿,单部10亿制作成本,不过从第二部看来,乌尔善在严重注水。

10亿预算成本,院线票房得达到30亿才能赚钱,这简直就是豪赌,而第一版《蛟龙行动》的票房为3.93亿总票房,片方分账收入仅1.33亿,直接亏损9.2亿。

特别版回炉重造,主要是后期特效制作和重新剪辑,只要不补拍,这部分投资不会太高,我预计这次的花费不会超过3000万。

那总成本会攀升至10.3亿,回本线大约在31亿,除去前面近4亿票房,于冬得想办法再拿到27亿票房,才能让影片不至于亏损。

显而易见,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觉得,这次《蛟龙行动》特别版能冲击4亿,两个版本最终能拿到8亿以上,就算胜利,减少一些损失,相当于赚回来一些。

对于,这次冲4亿的目标,于冬力挽狂澜,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为啥这样说呢?

啡哥分析认为主要有两点:

其一,吸引潜在人群。

春节档,这部电影上映之后,很多伙伴都没有去观影,估计会是一种遗憾吧,这次特别版,相信能够吸引到这些潜在观众。

之前观影过的那部分影迷,这次极大概率会去重温,想看看,这个特别版,到底有哪些“特别”之处,尤其此片会吸引一大批“军迷”爱好者。

于冬再想办法制造一些短视频营销话题,提高热度,一旦上映之后,口碑比现在好,观影感受有了大幅提升,说不定真能吸引一批观众前去一探究竟。

其二,档期选择颇具战略眼光。

春节档大片云集,《蛟龙行动》拿不到排片,口碑又中庸,所以一蹶不振,而这次档期有个重要的节点,那就是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在即。

全民热情高涨,《蛟龙行动》又与影片主题高度契合,可谓天时地利。

再说,同档期缺乏强力竞争对手。

8月22日至23日上映的《死神来了6》《伊甸》网络资源已流出,除了粉丝没人去看;郭富城文艺片《无名指》、徐克《青蛇》重映、张家辉惊悚片《赎梦》票房体量有限。

有点分量的只有曹保平导演,郭麒麟主演的《脱缰者也》,但我认为这部电影的票房也就几千万的样子。

8月29日是一年一度的七夕档,主要有蒋奇明、张艺凡的《7天》,屈楚萧、王子文的《有朵云像你》,还有叶童主演的《寻找1999的月老》这三部电影。

这是为七夕量身定制的,主打节日营销,首日爆发后难有长线表现。

后一个档期为9月3日,刘浩良执导,韩庚主演的《营救飞虎》,以及高群书执导的战争片《生还》,这两部影片体量都不行。

这样一来,《蛟龙行动》完全有望成为该档期霸主,如果能把握住大阅兵带来的民众情绪,配合好宣发工作,4亿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于冬此次的排兵布阵,是否能成就一场漂亮的票房反击战呢?

三、结语。

不过,话说回来,春节档跑路再重映的,只有《我们一起摇太阳》有所斩获,而此片的豆瓣口碑高达8分。

除此之外,包括刘德华的《红毯先生》和邓超的《中国乒乓》,重映的时候,没有掀起一丝涟漪。

《蛟龙行动》的二次定档,是于冬博纳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毕竟投资太大,谁都不希望10亿巨资打了水漂。

而这10亿投资能否借特别版挽回颜面,关键要看两点:一是回炉重造后的品质提升能否扭转口碑,二是能否抓住9月3日这个情绪红利。

31亿回本已成天方夜谭,要是能冲4亿,两个版本累计8亿,至少能为这部工业大片挽回些许尊严,啡哥还是希望于冬少亏一些,工业大片还真得指望博纳这些公司了。

您觉得《蛟龙行动》二次定档能斩获4亿票房吗?您会去看这个重映版吗?

来源:湖北电视台-微影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