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画家和社会活动家,冯骥才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在我国已经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代表作《神鞭》《俗世奇人》《挑山工》等作品脍炙人口,多篇散文、小说被收录于大、中、小学语文教材,累计入选各类教材版本近百种。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文坛巨匠早年曾有
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画家和社会活动家,冯骥才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在我国已经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代表作《神鞭》《俗世奇人》《挑山工》等作品脍炙人口,多篇散文、小说被收录于大、中、小学语文教材,累计入选各类教材版本近百种。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文坛巨匠早年曾有过一段职业运动员的经历。
冯骥才先生,1942年3月25日出生于天津,自幼展现出多方面的艺术天赋。1949年起先后师从严六符、惠孝同等画坛名家学习传统山水画,20世纪60年代初跟随吴玉如研习古文。1961年,他凭借身高优势(身高1.92米)和运动天赋,加入天津市男子职业篮球队,成为一名有前途的中锋,却在次年因比赛受伤而不得不告别体坛。这次转折使他转入天津书画社专职从事绘画工作,临摹宋代山水及风俗画,同时开始在报刊发表画作和美术评论。冯先生曾说:“我原有三个爱好——篮球、绘画和文学。在我胸骨摔伤后,从医生口中得知,体育不再是我继续拼搏的事业。我失望和苦恼过,但不是一落千丈,我所喜爱的绘画在体坛之外等待着我。”即便离开了职业赛场,冯先生仍保持着运动习惯,通过篮球、骑行、跑步等方式保持充沛体力。他曾说:“我在凭体育运动给我的好身体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创作靠脑力,而脑力来自精力,精力来自体力。”冯先生对体育人的发展也有着深刻见解,他曾有这样一个感悟:“一个人的运动生命是短暂的,竞技和竞赛,只能在精饱力足的青春时代。从事体育的人,当然要在这黄金般短暂的时机上,倾心竭力去创造成绩和功勋,同时,也要注意发展自己多方面的才智,才不会在年长力衰,失去随心所欲的体质或因意外变故而中途易辙时茫然无措。”
来源:凌之月下话体育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