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带孩子看《南京照相馆》”为何引热议?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2 19:25 3

摘要:抗战历史电影《南京照相馆》上映后迅速成为票房冠军,但关于该不该带孩子去看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有人赞成“铭记历史从娃娃抓起”,也有人认为孩子只感受到恐惧和仇恨,反而难以形成理性认知。微博上“《南京照相馆》是否适合小朋友观看”也登上热搜。

抗战历史电影《南京照相馆》上映后迅速成为票房冠军,但关于该不该带孩子去看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有人赞成“铭记历史从娃娃抓起”,也有人认为孩子只感受到恐惧和仇恨,反而难以形成理性认知。微博上“《南京照相馆》是否适合小朋友观看”也登上热搜。

支持带孩子观看的人认为,这部电影是一堂历史课。演员佟丽娅分享,9岁儿子在首映中哭得不能自已。“这部电影对年轻一代来说,远不止是部影片,更像一堂刻进生命的历史课”。《南京晨报》组织“小记者”专场观影,一名三年级学生在观后感中写道:走出电影院的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对先辈的敬意和对和平的珍视,也更加坚定了‘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的信念。”

也有网友表达了不同观点。拥有200多万粉丝的影评博主“农夫夸电影”发出网民投稿,列出几个“恐怖”场景,例如婴儿被摔死、市民被赶入河中杀害,河水变红、日军砍下平民头颅,手拿着头拍照,以及女孩被强奸等。因此建议“等孩子长大了再看”,也由此引发了“建立电影分级制度”的热烈讨论。

这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其实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支持者认为,早一点了解历史中残酷的一面,不仅能够更好树立爱国主义史观,而且还能更加全面了解人类社会,乃至人性丑陋的一面,对于孩子未来成长有益无害。反对者当然认为一些镜头“少儿不宜”,应该给童年留下足够美好的时间,不要过早走入“成年社会”。

在笔者看来,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经历过“从童话到现实”的过程,成熟的标志往往是放弃不切实际的“童话幻想”,要承认生活不完美、自己不完美,我们所处的社会也不完美,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因此,从孩子成长来看,不在电影中看清社会,就要在经历中认清现实。与其在日后成长中,用挫折与教训换来成长,倒不如在电影文学中先尝试感受一下“残酷的文明过往”。家长所要做到的,就是做好观前的知识铺垫和观后的情绪疏导。(辛文)

来源:金山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