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真喝起来,不是太淡就是太冲。2025第一季度两部爆款,一部是白敬亭、章若楠的《难哄》,另一部是虞书欣、林一的《嘘,国王在冬眠》,就正好站在了这两个极端。
这年头,甜宠剧就像咖啡馆里的拿铁,哪家不标榜自己“奶香浓郁、回味绵长”?
可真喝起来,不是太淡就是太冲。2025第一季度两部爆款,一部是白敬亭、章若楠的《难哄》,另一部是虞书欣、林一的《嘘,国王在冬眠》,就正好站在了这两个极端。
结果你猜怎么着?
前者让人心里发闷,后者让人嘴角上扬。
别看《难哄》光听名字很“哄”,实际上一点不哄人,反倒一开场就给你兜头一盆“遗憾青春”,配上压抑沉默的配乐,整得像谁都欠谁的似的。
而《国王在冬眠》这边呢?轻轻巧巧,知道自己不是来深挖人性,也不是来教育观众的,就是奔着撒糖来的。所以节奏干净利索,节拍感十足,该嗑嗑、该暧昧暧昧,画面像朋友圈滤镜直接拉满,看的时候嘴角老是忍不住往上翘。
讲真,看这两部剧的感觉像什么?
一个是在寒冬里穿湿袜子走夜路,一个是窝在被窝里吃热甜汤圆。都叫“爱情”,但一个让你想逃,一个让你想重看。
先说《难哄》这部剧,改编自竹已小说,原本是《偷偷藏不住》的姊妹篇。那年白敬亭靠“段嘉许”火得一塌糊涂,这次换了个设定,演个“被初恋拒绝后变身高冷学霸”的桑延,回归就是冲着复仇和和解来的。
剧情看起来够劲儿吧?
但问题就出在这儿:它太沉了。
你本来想着嗑糖,结果前几集看得你满脸问号,男女主合租不说话、互相试探,所有情绪全靠眼神飘、背景乐慢放、空镜头填满。
一集过去了,他们就打了个照面。
三集过去了,他们还在“你还好吧”这种浅层沟通。
很多观众直接在弹幕问:这是甜剧吗?我是不是进错片场了?
当然,白敬亭演技是没掉线的,章若楠也拍得挺好看。但演员再能打,架不住剧情压抑、节奏拉胯,给观众的感受就是:“你想让我们哭出来,却连眼泪的铺垫都没给够。”
甚至你会发现一个悖论——越想拍得“深刻”,越容易把甜剧拍成道德剧;越讲“成长的代价”,观众越想点叉退出去。
一句话,《难哄》这锅糖还没捂热呢,观众就被“苦回忆”劝退了。
再说《嘘,国王在冬眠》。
这名字一听就知道主打治愈系,女主是漫画家,男主是滑雪冠军,两个人从雪地相识,到彼此试探,整个过程像是雪地里撒糖,不粘牙,还透心凉。
这剧最聪明的一点是——它不装。
不拿高深设定、不靠故弄玄虚,直接就告诉你:“我们就是来谈恋爱的,别期待太多反转。”
你别说,这种“坦白做人”的剧,在一堆装疯卖傻的偶像剧里,反倒显得稀罕。
虞书欣那种“拧巴中带点萌”、林一那种“木讷里藏温柔”的组合,虽然不炸裂,但恰好落在观众的舒适区。尤其在雪地那几场戏——
牵手、拌嘴、抱紧、眼神戏……
一整套流程像过节吃饺子,虽熟悉,但每年都期待。
更别提这剧的实景拍摄直接拉满质感分数,那雪山、阳光、木屋的画面,搭上温柔的BGM,嗑起来就像喝了杯38℃温牛奶,能化掉你一天的社畜疲惫。
这就得聊聊现在看剧的人到底要啥了。
简单说三个字:“我爽就行。”
不求深度,不要说教,不想被内耗情绪PUA。你可以拍得俗点,但不能太拧巴。你可以讲遗憾,但必须给我糖吃。观众不是傻子,他们只是懒得累。
《难哄》就是“高开低走”,拿着文艺片的剧本,想演出甜宠剧的情绪,结果一不小心跑偏了。而《国王在冬眠》不贪、不抢、不绕弯,糖就是糖,爱情就是爱情。
现在的观众,比你以为的还要聪明。他们不是只追颜值,也不是只嗑套路,他们嗑的是“爽感”+“真诚”。你拍得不累,他们才愿意跟着走。
如果真要说“谁是王者”,《国王在冬眠》赢得不是剧本,而是观众的信任感。它说自己是甜剧,观众一看:果然是甜的;它说要轻松,观众一看:果然不费脑;它没骗你,也没骗自己。
《难哄》这次翻了个大车,不能怪白敬亭,也不能怪原著,是真没抓住“甜剧该轻”的精髓。它太想讲点什么,结果把观众都劝退了。
而虞书欣这边,不争不抢,把该做的做了,该撒的糖撒了,结果反倒赢了这一季的“最轻松甜宠剧”。
所以,结论也别绕弯子了:《难哄》你爱它,它让你伤神;《国王》你随便看,它让你开心。
甜宠剧这碗饭,还是得“甜得顺口、宠得真诚”才能吃得稳。这一季,王者换人,合理得很。
来源:古风文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