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娱乐圈出了大事,赵露思和经纪公司闹翻后直接罢工,结果这事儿闹得比她演的戏还精彩,她连续开直播带火了一堆小商家,自己一分钱广告费都不接,反而让全网都在给她打call。
最近娱乐圈出了大事,赵露思和经纪公司闹翻后直接罢工,结果这事儿闹得比她演的戏还精彩,她连续开直播带火了一堆小商家,自己一分钱广告费都不接,反而让全网都在给她打call。
有个面馆老板说以前一天卖四十碗面,赵露思直播提了下店名,第二天排队排到马路对面,上海有人专门坐高铁去买她推荐的面,店家忙得连洗碗都顾不上。
说起明星和经纪公司,过去几十年,这关系一直很明确,就像“工厂”和“产品”,公司是工厂,投钱、给资源、铺人脉,把一个有潜力的新人打磨成光鲜亮丽的“明星产品”。
产品成了型,就能接广告、拍戏,公司自然要拿走大头利润,这套规矩天经地义,明星本人呢,就是工厂里最值钱的一项“资产”,所有权、收益权,合同里写得明明白白。
这台机器曾运转得丝滑无比,哪个明星要是想单飞,或者闹情绪,公司有的是办法收拾,最管用的一招叫“雪藏”——把你这个产品束之高阁,不给曝光,不给工作,让你在仓库里慢慢生锈贬值,耗到你扛不住了,自然就低头认错,毕竟,产品一旦离开了生产线和销售渠道,基本就废了。
可到了赵露思这儿,这台老机器偏偏卡了壳,事情的导火索大家都清楚了,她洋洋洒洒一篇长文,控诉公司在她生病期间食言,偷偷转移工作室的钱,想沟通还冷处理加威胁。
更让人傻眼的是,一份稀里糊涂续签到2030年的合同,像道无形枷锁,让她动弹不得,想解约?天价违约金等着,想妥协?那又得被当成赚钱工具压榨到底。
按照旧剧本,她要么忍气吞声,要么被雪藏,然后慢慢淡出公众视野,但赵露思偏不,她选择了谁都没想到的一条路——主动“报废”自己,她公开撂话:不给公司干活了!这下子,工厂的生产线是真停了。
诡异的是,这个停止了“生产”的“产品”,不但没贬值,反而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商业价值逆势井喷,她开始天天开直播,可跟别人不一样:她关了打赏,摆明了不要粉丝一分钱。
她公开喊话,所有品牌方别找我,我不接商业合作,为啥?她赚的钱大头要给公司,她宁可不赚,也绝不再为那张她觉得不公的合约打工。
这一手,直接斩断了传统模式里“明星影响力”和“公司收益”之间的那根脐带,她等于告诉市场:我的影响力还在,但我把它和你们熟悉的商业体系分开了,于是,一种新的价值“货币”诞生了,这种货币不叫“代言费”,而叫“信任度”。
当一个顶流明星,不再为了带货去推销东西,她的每一句话,都带上了前所未有的分量,她不再是广告里冷冰冰的“代言人”,而成了你身边那个懂得多、品味好,还特真诚的朋友,第一个验证这种新模式威力的,是重庆一家普通面馆。
她随口说那里的杂酱面好吃,结果第二天,那店从门可罗雀变成门庭若市,队伍长得不见头,老板可能到打烊都没想明白,这泼天的富贵是怎么来的。
接着,这股力量精准指向了那些最需要流量的领域——农产品,她说自己常喝葛根茶,四川广元一家网店,一夜之间库存清空,老板连夜下架链接,村里的葛根都被挖光了,根本做不出来,她说家里炖汤的竹荪好,还特意叮嘱大家去农民自己的直播间买,别让中间商赚差价。
结果,那些平时只有几个人看的农民直播间,瞬间涌入几千上万人,主播们连夜打包,手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从吃的到用的,她随手展示的任何一件东西,都能在几小时内引发全网“同款效应”,甚至有人做了个表格,逐帧分析她的直播,把她用过的东西都列出来,供大家“抄作业”。
这局面太有意思了,经纪公司手里握着一份能把她“锁”到2030年的合同,却发现这份合同只能控制她的“工作”,却控制不了她的“价值”。
公司可以不让她进剧组拍戏,但没法让她闭嘴,没法阻止她在直播里聊家常,而恰恰是这种最生活化的分享,正在创造着比拍戏、代言更直接、更惊人的商业奇迹,这简直让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手里的王牌资产,成了烫手的山芋。
这出戏演到今天,早已超越了个人恩怨,它给整个行业上了一堂公开课,第一,它暴露了传统经纪公司模式的脆弱性,这个模式建立在“明星影响力必须通过公司安排的渠道(影视、代言)才能变现”这个前提上。
可现在,直播平台给了明星一个可以绕开公司、直面大众的渠道,当影响力可以直接转化为购买力,而这个转化过程又被明星本人所控制时,公司的议价权就被大大削弱了。
第二,它重新定义了“商业价值”,过去,一个明星的价值是用代言费、片酬这些数字来衡量的,赵露思的案例则显示,在信息爆炸、广告泛滥的今天,“信任”才是最稀缺的资源。
她通过“反商业”的行为,积累了巨大的信任资本,这种资本一旦释放,其能量是传统广告模式难以比拟的。
当然,这条路不是谁都能走的,赵露思敢这么做,有几个前提:她已经积累了足够高的国民度和流量,庞大的粉丝基本盘是她敢于叫板的底气。
更重要的是,她展现出了一种豁出去的姿态,哪怕暂时不当明星也在所不惜,这种破釜沉舟的决心,也不是人人都有,这更像是一个“核武器”,威力巨大,但轻易不能动用。
眼下,这场对峙还在继续,据说公司也在用一些盘外招,比如泄露她的私人电话,而赵露思这边,也坦言自己算是半只脚踏出了这个圈子,甚至开始在直播里为跟了自己多年的工作人员张罗后路。
她很清楚,当她唯一的待播剧播完,她手里能牵制公司的筹码就更少了,公司或许就等着把她拖垮,拖到2030年,拖到市场彻底把她遗忘。
但现在看来,谁输谁赢,还真不好说,只要她还能开直播,还能对着几千万人聊天,她就能让一家小店爆火,让一个村子增收,她就依然是那个“最有商业价值”的赵露思。
而这份价值,公司看得见,摸得着,却一分钱也拿不到,这可能才是这场纷争里,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它像一个寓言,讲述了一个被制造出来的“产品”,最终拥有了独立的灵魂,并反过来拷问那个制造它的体系。
银河酷娱手握一份价值四亿的合同,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本该属于自己的商业价值被艺人以一种近乎慈善的方式挥洒向民间,这大概是整个事件中最具讽刺意味的一幕。
流量从来不该是资本的专属武器,当它能帮一个普通人多卖十斤葛根粉,能让一家小店活下去,这才是它最该有的样子,赵露思的反抗,或许就从这里开始让流量回到人身上,而不是账本上。
信息来源
来源:青史难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