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厨房的“主角”,并非岳云鹏,而是那位曾经在蒸馒头时,被压面机卷变形了四根手指的农村老太太:岳妈!
“快来,妈又包了饺子!”
这是岳云鹏北京的豪宅厨房发出的声音,
但,厨房的“主角”,并非岳云鹏,而是那位曾经在蒸馒头时,被压面机卷变形了四根手指的农村老太太:岳妈!
她穿着蓝衬衫、粉马甲,满头白发却腰板笔直,站在那里,指挥着全场。
这个场景,温暖得让人想哭。
当天,岳云鹏的五个姐姐全员到齐,从河南农村一路赶到北京。
她们身上的“应援服”看起来甚至有些“土气”,但当她们坐在演唱会内场,举起灯牌的那一刻,气场却强得惊人。
“我们全家出动,是为了弟弟。”
她们没有去住酒店,住在弟弟家的别墅里。
但这次“聚会”,与其说是为了演唱会,不如说,是一次迟到了许久的家庭团圆。
在岳家的厨房里,姐妹们围着母亲包饺子、做面条,聊的都是那些关于“家”的琐碎。
对她们来说,饺子只是一个“借口”,能和母亲一起下厨,才是她们最珍贵的“票”。
岳云鹏曾说,自己吃过最好吃的馒头,是母亲凌晨三点蒸出来的。
可那一口馒头的背后,是母亲手指被压面机卷进去、痛到撕心裂肺的代价。
从那之后,母亲的四根手指再也没能恢复成原来的模样,永远扁平。
岳家是最早是做馒头生意,靠着父亲的一辆独轮车,走街串巷了二十年。
而14岁那年,岳云鹏面对父亲“要不要一起卖馒头?”的询问,拼命摇头。
他不想一辈子站在锅炉前,他想去北京闯一闯。
他离开了,但母亲的心,却从未真正“放下”。
他上夜班,母亲就等到天亮;
他巡逻,母亲就在床边守着听动静。
她不放心的,不是他的能力,而是怕他在异乡“挨饿、挨冻、挨骂”。
钱确实好用,但岳云鹏知道,妈妈真正想要的是“安心”
如今,岳云鹏的母亲住在北京的别墅区,和刘强东做邻居。
四层独栋,地暖、进口厨具、医疗设备样样齐全。
可当别人羡慕这位“母亲从农田走进豪宅”的人生逆袭时,她最喜欢的地方,却依然只是厨房的那个小角落。
“看着孩子们吃饱了、打着嗝,她才觉得幸福。”
她看到大海,第一反应不是感叹自然的壮阔,而是说:“这水拿来浇地该多好啊。”
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土”,但却道尽了农民母亲对“家”的执着。
岳云鹏的妻子郑敏,出身北京知识分子家庭,曾是护士。
原本,她完全可以对一个农村出身的男孩嗤之以鼻。
但她没有。
她辞去稳定工作,陪着岳云鹏。
他没钱,她没嫌弃。
他上台,她在后台。
岳母生病,她一手包揽了所有的医院跑腿。
岳云鹏的五个姐姐,曾在公开场合感谢郑敏:
“弟弟有今天,少不了弟妹的功劳。”
岳家日常不过是一日三餐、早晚问安。
郑敏的智慧,是润物无声的。
从饭店后厨到春晚,他的成功是被“骂”出来的
岳云鹏的第一份工作是保安,一个月300块,夜班扣40。
后来去饭店端盘子,只因算错两瓶啤酒,被客人当众骂了三个小时:“
你这种人,活该一辈子端盘子。”
他没有顶嘴,只是默默辞职。
可命运没有因此关死所有的门。
他穿着油渍斑斑的厨师服,走进德云社面试,郭德纲看了他一眼,说:“留下。”
那一留,就是十年。
十年小剧场,十年站票观众,十年里,他从“随时可能被开除的新人”,熬成了德云社的“门面担当”。
豪宅曝光不重要,重要的是“地暖终于可以开了”
岳云鹏给母亲装了地暖,她却从不舍得开。
“费电。”
直到有一年,管道被冻裂,母亲才被“逼”着开了一次。
这就是中国农村母亲的典型缩影。
你可以给她一切,她却只想为你省一切。
她的幸福,不在于朋友圈的炫耀照,而是孩子们的饱饭、安睡、健康。
她的“豪宅理想”,从来不是别墅有多大、设备有多高端,而是“孩子们在饭桌上笑得多真”。
这个世界上,最难演的角色,不在舞台上,而在厨房里、病床边,和深夜接电话的那一刻。
岳云鹏的母亲,不是个例。
她是无数农村母亲的缩影。
她们吃过的苦,撑起了孩子们的半边天。她们不懂流量、不懂炫耀,但她们知道什么叫“心疼孩子”。
真正的“豪宅”,不是地段有多贵,而是屋里的人笑得多真。
来源:傅风尘搞笑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