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李建华:英俊不输焦恩俊,娶封神纣王爱妃,今现状如何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8-10 03:35 2

摘要:说起李建华这个人,很多八零后九零后一听名字可能有点懵,但提到他演的二郎神杨戬,那可就熟悉了。那是1990版《封神榜》里的经典角色,他把杨戬演得稳重又帅气,眼神锐利,动作干净利落,跟后来焦恩俊在其他版本里的潇洒风流比起来,各有各的味儿,不少人觉得李建华的版本更接

说起李建华这个人,很多八零后九零后一听名字可能有点懵,但提到他演的二郎神杨戬,那可就熟悉了。那是1990版《封神榜》里的经典角色,他把杨戬演得稳重又帅气,眼神锐利,动作干净利落,跟后来焦恩俊在其他版本里的潇洒风流比起来,各有各的味儿,不少人觉得李建华的版本更接地气,更像个靠谱的武将神仙,而不是偶像剧里的花美男。

焦恩俊的杨戬是那种俊美到让人移不开眼的类型,但李建华的也不差,五官硬朗,气质稳健,当年播出时也迷倒一大片观众,尤其是喜欢传统戏曲风格的那些人。现在回想起来,李建华的英俊程度真不输焦恩俊,只是他没那么爱炒作,更多时间花在自己的老本行上。

李建华是1960年2月出生的,浙江宁波人,从小就对戏曲感兴趣,那时候宁波当地有不少地方戏,他耳濡目染,慢慢就爱上了这个行当。1974年,14岁的他考进了上海沪剧团学馆,这地方是培养沪剧人才的摇篮,进去后训练特别苦,学唱念做打,一天到晚练基本功。学馆五年时间,他从基础学起,毕业于1979年,直接留团成了正式演员。那时候沪剧正流行,他很快就参与了一些小角色,积累经验。

1980年代,他开始主演一些剧目,比如《眼睛是蓝的》和《筱丹桂之死》,这些戏让他在沪剧圈子里小有名气。他的唱腔细腻,表演不夸张,观众看完觉得舒服,不像有些演员爱卖弄技巧。

进入1980年代后期,李建华的演技更成熟了,1987年他加入了民进组织,继续在沪剧院深耕。他演过《风雨同龄人》,还有《红伶冤》和《秋海棠》,这些作品让他从新人变成骨干。沪剧这种地方戏,讲究的是生活化表达,李建华在这方面特别拿手,他不光唱得好,念白也自然,像日常聊天一样,让人容易入戏。那个年代,沪剧院经常巡演,他跟着团到处跑,接触不同观众,慢慢磨炼出自己的风格。

到了1990年,一个大机会来了,《封神榜》剧组在选演员,沪剧团推荐了他去试镜,结果他拿下了杨戬这个角色。这部剧是根据古典小说改编的,神话元素多,李建华的戏曲底子帮了大忙,尤其打戏部分,他翻跟头、耍兵器都自如,不用替身。

《封神榜》播出后,李建华一下子火了,杨戬这个角色让他从沪剧演员变成电视明星。剧里杨戬是玉虚宫弟子,忠心耿耿,武艺高强,李建华演得有板有眼,不少人说他的版本是最贴近原著的。跟焦恩俊比,焦恩俊的杨戬更浪漫些,李建华的更务实点,但颜值上真没落后,当年剧照一出,很多女观众就迷上了他的硬汉形象。

拍这部剧时,他去了好多地方取景,苏北、安徽、河南、福建、甘肃、新疆,到新疆时条件艰苦,住马厩,洗澡都不方便,但他咬牙坚持下来了。剧组里他认识了吕贤丽,她演黄妃,就是黄飞虎的姐姐,被纣王看上后成了爱妃,但后来自杀保节操。吕贤丽的表演也很到位,把那个悲剧人物演得让人同情。

吕贤丽是1962年5月生的,上海本地人,跟李建华一样,1974年考进沪剧团学馆,1979年毕业留团。她是国家一级演员,早年主演过《庵堂相会》和《寒梅》,唱腔委婉,演技细腻,1987年也加入民进。两人本来就是同事,拍《封神榜》时有机会多接触,虽然剧中角色没啥交集,但私下他们聊得来,分享表演心得。拍完剧没多久,他们就确立关系,很快就结婚了。

到现在,俩人结婚34年了,一直挺稳定的,没啥绯闻啥的。吕贤丽在剧里演的黄妃是纣王的爱妃,但现实中她嫁给了“二郎神”,这事儿当年还被观众当段子说。夫妻俩婚后继续在沪剧院工作,经常合作演夫妻或恋人角色,比如在《红灯记》和《生死对话》里,他们搭档默契,观众看完都觉得真实。

结婚后,李建华没一头扎进影视圈,虽然《封神榜》火了,但他还是更喜欢舞台。他觉得拍电视剧太浮躁,脚踩不到实地上,沪剧舞台才让他有归属感。后来他接了些电视剧,比如《上海一家人》,跟李羚、谢园、曹翠芬合作,还有《美女也愁嫁》和《开心公寓》,跟陈好、贾一平搭戏。

这些剧让他在电视上露脸,但没让他放弃沪剧。相反,他和吕贤丽一起专注沪剧传承,两人都是沪剧艺术的非遗传承人,级别高,责任也大。2010年左右,他们参与了沪剧《日出》的演出,李建华主演,吕贤丽也出力不少。那时候沪剧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他们就开始想办法带新人。

进入2010年代,李建华和吕贤丽的精力更多放在教学上。2018年,他们60岁左右时,跟陈瑜等沪剧艺术家一起开了沪剧表演班,还成立了娃娃艺术团,专门教小孩学沪剧。目的是让沪剧不失传,扩大影响力。

2019年,他们去金山区的实验幼儿园试点“沪剧进校园”,每周给70多个小孩上课,吕贤丽教唱腔,李建华教身段。那些小孩从零学起,现在有些已经能上台表演了。夫妻俩不光教技术,还讲沪剧的历史,让年轻人懂这门艺术的价值。沪剧是上海本土文化,接地气,唱的都是老百姓的故事,他们觉得传承这事儿比拍电视剧有意义多了。

2020年代初,疫情影响了演出,但李建华夫妇没闲着,通过线上方式继续教课。2023年,他们上了一次综艺节目《疯狂的冰箱》,分享《封神榜》拍摄趣事,比如新疆的艰苦条件,还有剧组的集体生活。节目里他们俩看起来精神头足,头发有点白,但气色好。吕贤丽劝李建华别太纠结名利,家庭和艺术更重要,这话挺实在的。现在2025年了,李建华65岁,吕贤丽63岁,都退休了,但没完全闲下来。退休后他们还是沪剧训练营的指导老师,带出一批新人。有些学生已经在沪剧院工作了,继续发扬这门艺术。

最近几年,李建华偶尔在抖音上露面,唱沪剧段子,比如《少奶奶的扇子》,跟吕贤丽合唱,粉丝留言说声音还那么稳。2024年,他们参与了沪剧《芦荡火种》的传承版演出,虽然不是主角,但帮忙指导。

2025年上半年,有报道说他们在社区演出,推广沪剧小品《幸福公交》,观众反馈不错。夫妻俩生活低调,不接广告,不炒作,女儿长大成人了,长得漂亮,独立生活。他们家在上海,日子过得平静,专注艺术。比起那些成富豪的明星,李建华夫妇更像普通人,但他们的贡献实打实,在沪剧圈子里是骨干力量。

总的来看,李建华从1974年起步,到现在50多年了,一直没离开舞台。他的英俊没褪色,现状也稳定,娶了爱妃后生活美满。希望沪剧能借他们的力,继续火下去。这样的艺人不多见了,值得多了解。

来源:赖正直20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