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龙新片《东极岛》首映失利,预测票房跌至6亿,管虎亏惨了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0 20:33 1

摘要:因弟弟阿荡的惨死,他从起初坚决不惹事只想远走高飞的置身事外之人,转而变成了一心复仇的孤胆英雄,闯入日军军舰杀疯了。

朱一龙化身皮肤黝黑、身材健美的海盗之子,身姿如鱼灵活畅游于大海之中。

因弟弟阿荡的惨死,他从起初坚决不惹事只想远走高飞的置身事外之人,转而变成了一心复仇的孤胆英雄,闯入日军军舰杀疯了。

朱一龙在他参演的新片《东极岛》中表现惊艳,演技更上一层楼。

可惜的是,《东极岛》无论从票房还是口碑上来讲,陷入双双失利的境地。

《东极岛》在8月8日的首映日票房拿下6974万,还不敌已经上映15天的《南京照相馆》,后者当日的票房为7993万,超出前者1000多万。

如今,《东极岛》单日票房更是被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反超,预测票房一跌再跌,如今已经跌至6.22亿。

该片属于是大制作,其中拍摄了许多高难度的海底戏份,诺大一艘轮船沉没的场景更是耗资巨大,8000万美元的投资,折合人民币5亿多的成本,票房至少破15万才能回本。

如今看来,管虎导演估计会亏得很惨。

关键问题还在于《东极岛》口碑不行,前有同题材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作为范本,近有同类型的电影《南京照相馆》作为对照,《东极岛》无论是在拍抗日题材还是反映历史真相的维度上,都做得格外容易引人诟病。

一是不尊重历史真相。

东极岛渔民救助英国战俘的动机,本是简单纯粹,是他们淳朴善良的天性,他们“海上有难必救”的准则。

然而,在电影中却被处理得很奇怪,这些渔民一开始只知道忍,后来在两兄弟的激发下,在阿花的一番女权宣言之后,终于不忍了,集体出海救人。

突出了个人英雄主义,却忽略了中国渔民的群像塑造,有把渔民塑造成愚昧落后的背景板工具人之嫌。

二是历史真相交代不全。

前段时间口碑极高的《里斯本丸沉没》,可以说给很多观众上了一堂沉重且深刻的历史课。

在此基础上,再看来《东极岛》,发现这段历史故事讲得偏颇不全。

影片在东极岛渔民救了三百多名英国战俘这里戛然而止,停留在阿赑为救人而牺牲的结局上。

其实到这里,故事才刚刚开始,后续才是最残酷最精髓的剧情。

因渔民救了战俘,日军上岛,对渔民们动用酷刑,严刑逼供那些英国人的下落。

英国人为了不继续连累渔民,而站出来自首,后来这些英国战俘中的大部分被押解回日本,死在异国他乡。

渔民与日军斗智斗勇,偷偷藏下了三位英军战俘,把他们安全送到了上海,这才揭发了日军令人发指的罪行。

关于这些历史真相,电影里并未揭示。

三是血腥场面特别直给。

相对于《南京照相馆》中对于杀戮场面的克制表达,《东极岛》可以说是太不节制了,杀一家三口、屠戮小孩的镜头都有,那位英国战俘被抓走后砍头,还有个把血淋淋人头拎起来的镜头。

暴力镜头毫不节制,会给观众带来不适之感。

四是对英国战俘的塑造,令许多国人反感。

里斯本丸号里关押的英国战俘,其实是当时沦为殖民地的香港的英国驻军。

他们本质上同样是侵略者,却在电影中被塑造得像是高级优雅的文明人,被说成是“帮我们打日本子的”。

而东极岛的渔民却被塑造得像愚昧落后的野人,这是影片让很多人所义愤填膺的一点。

第五,剧情逻辑前后矛盾,Bug太明显。

东极岛上,老祖宗有规矩,女人不能上船。

阿花站出来,砸掉一面墙,露出祖宗塑像,一番宣言,誓要打破这个不合理的传统禁忌。

女人,偏就要上船。

因为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规矩,这些女人没有上过船,没有经过海上风浪,都应该是新手吧。

但随后这些女人们上船扬帆,抛绳救人,冲在第一线,一个个的尽显飒爽好身手,都像是经验丰富的渔民,前后明显矛盾,细节真不讲究。

虽然《东极岛》槽点挺多,但也说不上是烂片,影片本身也有不少优点。

首先,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影片。

海底戏份拍起来本身难度就非常高,像两兄弟在海底游弋的画面,拍得非常具有美感与艺术性。

影片还用了IMAX特制拍摄,轮船沉没的耗资巨大,在画面视效等方面做得也是一流水准。

其次,情感戏拍得细腻动人,极能调动人的情绪。

比如两兄弟之间的情感牵系,是影片中非常能打动人的部分。

尤其是弟弟阿荡死去,哥哥阿赑将他的尸身背回家去那段戏份,悲凉痛彻,催人泪下。

另外,影片在揭露日军残暴罪行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的,特别能调动观众情绪。

三位主角阿赑、阿荡和阿花,有股特别野性的活力与美感。

他们身上那股蓬勃的生命力,狂野、自由、不羁,叛逆、冒险,有勇气有血性。

两兄弟不像是渔民,所以给安排了一个模糊不清的海盗之子的身份。

主演的演技都很棒,无论是年轻一代演员朱一龙、吴磊、倪妮,还是老戏骨倪大红、杨皓宇、陈明昊等,表演都很炸裂。

阿赑因失去至亲而悲愤至极,原地爆发,浴血复仇,只身闯入日军阵营,徒手连杀多人的场面很解气,最后为了救助落水英国战俘,而殒身大海的画面,也很动人。

后又借阿花之口表达,看得出来,导演编剧在这个人物身上赋予了某种神性。

如果说这不是一部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那么导演拍成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叙事并没有什么问题。

然而,既然事关历史真相,又是关于抗日与民族情感的敏感话题,那么做出一些立场奇怪的改编,就会很容易引火上身自毁口碑,口碑与票房双失利的情况也是有迹可循的。

来源:惊悚电影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