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多元世界观中,不断打开新的奇案戏剧空间;在探案者身份上做全新探索,理解更多普通人的正义主张;以更年轻的态度回应经典与新兴议题……古装探案剧以活跃的迭代满足着当下观众的情绪情感情怀,这是“常看常新”的根本。
在多元世界观中,不断打开新的奇案戏剧空间;在探案者身份上做全新探索,理解更多普通人的正义主张;以更年轻的态度回应经典与新兴议题……古装探案剧以活跃的迭代满足着当下观众的情绪情感情怀,这是“常看常新”的根本。
作者:蓝二
编辑:王子之
版式:王威
进入暑期档以来,《朝雪录》《定风波》的先后热播,说明对于古装探案剧,观众还是完全看不够。
这一曾经的国民题材在近几年复兴后,越来越大胆地进行着多元化的创新尝试,更能满足新观众与新审美,因此常常成为市场上的一柄利器,口碑、爆款不断。
从目前来看,古装探案剧已经整体呈现“新代际”特征。
它摆脱单一的历史背景框架,灵活融入多种古装细分题材,在武林、庙堂、民间、妖境等多元世界观中,不断打开探案的奇妙想象和戏剧空间。
它充分呈现当下创作意识,摆脱“个人造神”而讲述平凡能力者与热血团队,关注女性探案力量,由人物与群像塑造的焕新,不断加深古装探案可连接观众的人文情感。
它亦更注重对当下时代的敏感性,以具有年轻态度的主题议题表达,找到与观众的生活回响。
根本上说,在创新中持续实现“古装框架”与“探案能量”的相互助力、互相成就,正是这一融合类型的持久之道。
当《朝雪录》的“无头新娘”与《定风波》的“缝杀新娘”相携而来,观众们心跳加速地感受着中式惊恐的连续升key。
这的确是古装探案剧先得满足观众的一份“猎奇瘾”。正如《包青天》的“乌盆记”能够成为一代人的童年绝杀,古装框架下的罪案天然注重传奇色彩与离奇想象,要创造更浓烈的奇观戏剧美学。
于是在当下的一批古装探案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奇诡”风格的强势存在,它们也循着几个重点方向不断寻找新鲜感与变化空间。
首先一点,古装探案剧正深入结合不同题材语境,进行多样化的奇局设计。比如作为武侠题材的《莲花楼》,就会以江湖门派的“功法”设置障眼法,“灵山识童案”中就以肉身化金身“蝉蜕登仙”的表象来掩盖杀人阴谋。
其次,“中式微恐”的运用也愈发精湛。其代表性元素——如“红色”视觉符号和各种傀儡类元素——常用常新,变幻出许多令观众印象深刻的“谜面”。
《朝雪录》
《定风波》
创作者们还擅长将这些奇观谜团组合嵌套,不断升级案件的复杂性。《唐诡西行》的“魔王脱壁杀人案”就是其中代表性的精妙编织,其中有官员连环诡异死亡、画中魔王现世深夜斩人、妖法术士取人肝脏、神话怪兽突袭等虚实结合的多重谜题,一环接一环搅动局面。
奇观越绚烂,越会强化“不可能犯罪”之感,也就会给其后的揭秘留下了更强的戏剧性,那么进一步就需要有层层推进、完整闭环的精彩推理能力来让奇观稳稳落地,令观众过瘾到底。
擅打悬疑牌的爱奇艺,在古装探案剧中就继续实现了严谨的拆解。种种诡异案件,在相对合理可信的古代解剖、勘验、药理、机关等知识方法中逐层寻踪,最后核心归于障眼法、叙述性诡计等可解释的经典罪案诡计上。
近期《朝雪录》中的“无头新娘案”,推理逻辑就被观众频赞“完整细腻”。先是查验喜轿血液喷溅状态,判断并非第一现场,扯下它的诡异面纱;继而在多次尸检中,找到新娘死因及案发地生物信息,进一步准确筛查;其间又通过对周边物证进行分析,对重要人物关系和口供真伪进行辨识,逐步锁定嫌疑人身份。
值得一提的是,严谨逻辑之上,这些剧集的推理也兼有灵动身法,在不同故事中实现着不同的趣味与爽感。比如推理进程并非一成不变:相比《唐诡》等剧侧重流程完整的官府判案,《莲花楼》的江湖更重“破局”,节奏更利落,常常快刀斩乱麻两三集一案。又如部分题材空间中还有着非常规的推理“玩法”,奇幻背景的《无忧渡》中就融入了一次对“无限流时间循环”的智力破解。
可以看到,当充分用好古装各题材的内容特质,深入挖掘历史和文化富矿,不断拓展奇观空间与推理空间,破案故事层面就总有打开的新鲜感。
奇诡案件表象之下,当下的古装探案剧同样重视深层叙事与深度表达,这也使得它们拥有了更长线的内核吸引力,获得更好的口碑。
在这些剧中,破案除揭开单元内容真相,更承担与推进着相应题材的核心叙事任务,让“旧故事”获得了新张力。
如当下正在热播的《定风波》,从第一案起,谜面和谜底就在不断地为主线引疑问、抛线索,一丝一缕地编织出一个横跨朝堂与民间的阴谋复仇、家国正义故事。
“琅华阁”塑像流血泪、辅政大臣连环被杀,直指政权背后的隐秘黑洞;新娘缝杀案、霍将军被杀案,逐渐引向海崖惨剧,揭开幸存者的复仇;而这些复仇者身后的更大黑手,海崖惨剧背后更复杂的朝堂阴谋,也正在后续案件中逐渐漏出线索,指向的又是一个扭曲人性、粉碎一切的皇权斗争旋涡。
《定风波》
这一古代政治故事模式,观众其实已经很熟悉,但《定风波》重新增强了故事的表现力——一方面,探案与阴谋多层谜团,全剧能一直保持较强的紧张感悬念感;另一方面,由每一血腥惨烈凶案揭开一角旧事拼图,也让其中的冲突和情感都更加强烈,主题表达更击打人心。
与《定风波》所透出的表达类似,更多古装探案剧中正在进行着与现代悬疑同样的深度、多元化议题探讨。
《无忧渡》借“人与妖”,呈现出更具当下意识的善恶之辨,传递出一种不因“对立”定善恶、不因“表象”断是非的根本态度,更深入地展现了复杂人性中执念与欲念的拉扯与异化。《朝雪录》则在主线上令伸冤复仇的女主角离开常规“宅斗”路径,而去事业中寻新路,同时多个单元案件关注女性在爱情、尊严等方面的困境,整体实现了对当下女性热题的连接。
《无忧渡》
联结多部作品去看,当下古装探案剧中对于人物的全新探索与表达,或许是对观众更重要的黏合。
作为新代际作品,在主角的塑造上,它们不进行“青天”依赖而深埋“法治精神”,不打造“神探”而讲述普通人,不做“旁观执法”而是“身在局中”。
这自然是符合当下内容创作整体的平视视角,但更是将古装探案中的公平正义,由“上对下的给予”,转向每个普通人、小人物都可以勇敢主张与追求坚守。在这过程中,也可以真正呈现出一个普通人,在社会认知、心智发展、理念信念等方面的逐步成长。正如《风起洛阳》中,偏执独断、为私仇追凶的高秉烛,在与他人协作中逐渐明白,正义不止于个人恩怨,更关乎守护苍生。也如《唐诡》中的卢凌风,在探案中真正深入种种民情,打破自己曾经的傲慢与偏见,走向个人心理的真正成熟。
《唐诡》
同时,古装探案剧也正以更加饱满的群像,去打动更多观众。
《莲花楼》当时拿高分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观众对李莲花、方多病、笛飞声三人群像的认可。这一群像打破过去兄弟情义讲述的“单薄”,一方面细描着伙伴的深度意义,一方面通过命运的对照交互进行信念的碰撞。
《莲花楼》
而到《定风波》,群像塑造更见功力。该剧有着目前最庞大的探案群像,从师徒、师兄弟,到年轻成员小队,甚至是宿敌竞合组。其中,“人的平等塑造”成为一个重要亮点,既体现在每个人物背景、个性、能力、成长线的耐心塑造上,也体现在他们对破案的功能上,很多重要突破都会由最合逻辑的相应成员来实现。由此他们形成了一组更有力量的热血群像,也交叉出更多动人的情义看点。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位置与功能的演变,尤其真实地折射出当下古装探案剧对时代的积极回应。比如《唐诡》时,樱桃和喜君虽是从属人物,但凭借实打实的武力或知识特长,初步塑造出不容小觑的女性探案形象。而到了近期的《朝雪录》,秦莞已是探案中的绝对主导者,其周遭的女性角色,如侍女茯苓、武郡主岳凝等,也都能够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深度参与到破案的关键环节,展现出独立的思考力与行动力。
我们可以看到,“探案者”这一核心位置折射出的是重要的时代精神,正是通过重新思考“探案者”的身份价值与存在意义,并从中完成不断更新的成长讲述,古装探案剧才得以更好地由人生共鸣与情感力量上去连接观众。
从《唐朝诡事录》《莲花楼》到《朝雪录》《定风波》,在近几年的创作探索中,爱奇艺已经成熟掌握奇诡美学、逻辑强度、叙事能量、现实刻度、情感共鸣等重要落点,为古装探案剧打造出多长板的创作框架,展现出了成熟的类型驾驭能力与统治力。如今,爱奇艺俨然搭建起一个颇具规模与辨识度的古装探案宇宙,而我们也十分期待这个持续生长的古装探案宇宙,将在未来带来怎样的惊喜,又将以怎样的创新姿态,为这一经典类型开拓出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来源:影视热议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