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2年9月30日,满载英军战俘的“里斯本丸”从香港返回日本,途经舟山东极岛附近海域时被击沉,1816名英军战俘被锁在舱底,危在旦夕。绝境之时,东极岛渔民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划着小舢板,冲进海浪,陆续救起384名英军。正在热映中的电影《东极岛》正是取材于83
钱江晚报
我们为浙江出品电影而来,找寻光与影的力量——浙江省电影局官方平台
今天上午,你去浙江日报大门口的“潮咖”领一份特殊的钱报了吗?
1942年9月30日,满载英军战俘的“里斯本丸”从香港返回日本,途经舟山东极岛附近海域时被击沉,1816名英军战俘被锁在舱底,危在旦夕。绝境之时,东极岛渔民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划着小舢板,冲进海浪,陆续救起384名英军。正在热映中的电影《东极岛》正是取材于83年前的这一事件。
8月8日,《东极岛》导演管虎、费振翔,总制片人梁静,演员朱一龙、吴磊、倪妮来到舟山路演,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创作心得。
影片中朱一龙和吴磊饰演的阿赑和阿荡,原型分别是当地渔民沈晶生和林夫云。
8月10日,《钱江晚报》推出“报”告东极岛·限量纪念版,从他们两人的角色出发,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年要冒死相救这些来自异国的陌生人。
阿赑:海上有难,必救
我的家,就在舟山东极岛。
我想去上海,我早就和阿花约好,攒够了钱,就带着阿荡一起,离开这里,换一个活法。
日本人来了3年,锁村封海,我想,忍忍吧,活着就有希望。
可那天,我没能拦住阿荡,他一头冲进海里。祖训说,海上有难,必救。
阿荡没了,村里很多人都没了。他们说,这世道不是你想干嘛就干嘛;他们说,我举刀的样子很凶。
是,我杀红了眼。舱底,死的、烂的、伤的,那一个个绝望的眼神,你们看到了吗?
我只是想救一个,再救一个。
打好渔结,挂上锚,捞起最后一船人,我也快撑不住了。
阿荡好像来接我了。他说,我们一起,去一个安稳、美好的世界。
记忆里,我们救下了很多人,其中一些人活了下来,他们最终都能回到家乡吧。
80多年过去了,你们一定远离了这些血与痛吧?
好好生活,守护好爱的人,守护好这片海,它是我们永远的家。
如果有机会去远方,也替我们看一看,看看那些我们向往却再也无法抵达的生机与繁华。
阿荡:写给血性的中国人
你们好啊!我叫阿荡。
我喜欢大海,喜欢在海里自由的感觉,我瞒着哥哥,在海里捞起了一个负伤的朋友。
他叫牛门(纽曼),蓝眼睛黄头发,他的话我听不懂,他不停地指着一个球,念home。
后来我明白,那是他的家。我拍着胸脯说,我一定送你回家。他笑了。
可我,连累了村民。吴老大死在刺刀下;牛门也死了,被扔进大海。
我愤怒!为什么?凭什么?我要救人,我要报仇。
船要沉了,舱底还有很多人,逃不出去,他们是盟军,是来帮我们的。我在水下疯狂地寻找,在即将沉没的船里找一条活路。
都是人命。得救。
我尽力了。这是中国人的血性。
阿花说,很多年后,有人问起,我们为什么要冒死救人。
我想,无论什么人,说话听不听得懂,长得是不是一样,生而为人,还是应该互相帮着些的。
我还不到20岁,如果重来一次,我想多认一些字,跟着哥哥去上海闯荡,还要去看看牛门的home。
我走了。不要太挂念。珍惜你的生活,多陪陪家人,交两个好友,做你觉得对的事,血依然热。
线下领取:8月10日10:00-15:00,于浙江日报社(杭州市体育场路178号)大门口的“潮咖”俱乐部,我们设立免费领取点。现场还准备了专属印章、免费观影券等福利(每人限领一份,数量有限,领完即止)。凭观影券可观看当天15:30在浙影时代影城·西湖文化广场店3楼8号厅的《东极岛》,先到先得。
线上互动:8月10日起,潮新闻·钱江晚报发起“致敬平民英雄”《东极岛》公益观影活动。你在“报”告东极岛·限量纪念的版面留白处写下你的“回信”,字数不限,拍照后发至小红书账号,带话题#东极岛钱报纪念版。话题讨论量每增加1000,即可解锁一场公益观影。我们将代表所有参与本次活动的读者和《东极岛》的观众,邀请烈日下,在各条战线为群众生活保驾护航、默默付出的基层工作者免费观影。活动截至8月30日,最高解锁10场公益观影活动。
这份特殊的“报”告东极岛·限量纪念版,属于过去的他们,也献给今日的我们,让我们共同见证这束来自海上的光。
来源:钱江晚报